2024年1月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 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 10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 7.76‰,年末常住人口为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
在近年来中国人口持续负增长的背景下,相比2023年数据,2024年我国多出生52万人,人口出生率亦比前一年提升了0.038个百分点。这是自2016年以来的出生人口数量首次正增长,一举扭转了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的颓势。
那么,这一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原因呢?
第一,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传统文化和民俗信仰的影响。2024年是龙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权威和力量的象征。因此,许多家庭都希望能够在这一年生下一个“龙宝宝”,认为这样能为孩子带来更好的运势和未来。这种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出生人口的增长。许多年轻夫妻在计划怀孕时,特意选择了龙年作为孩子的出生年份,从而导致了这一年出生人口的增加。
然而,传统文化的影响并非唯一原因。近年来,政府对于人口政策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生人口的增长。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包括提供生育津贴、延长产假和陪产假、优化生育医疗服务等。这些政策的出台,降低了家庭生育的经济压力,提高了生育意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出生人口的增长。
比如湖北省的天门市,相继出台诸多鼓励生育的政策,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加1,050人,增幅高达17%以上,就是明显例子。
此外,社会经济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具备了更好的经济条件,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这使得许多家庭在计划生育时更加从容和自信,愿意承担生育和抚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同时,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职业发展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这也为生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尽管2024年的出生人口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人口负增长的大趋势。近年来,随着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推迟生育甚至不生育。这使得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据国家统计局同步发布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进一步上升至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
因此,我们仍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人口负增长的大趋势并未改变,需要继续努力制定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应对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挑战。
这一次出生人口数量的增长,类比股市来说,是下跌中继,还是就此反转,出生人口节节升高?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