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痛经”,相信不少女性朋友都深有体会,甚至有人会谈“经”色变,腹痛难忍、腰骶酸痛,面色苍白,甚至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晕厥……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有没有好的办法让女性不再“谈经色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助您早日跟痛经说“拜拜”。
中医对痛经的认识
中医认为痛经多是由于外感邪气、生活饮食不当、体弱虚损,导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亦痛。
辨证有虚实之分,实证有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滞血瘀等,虚证有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等。
中医对痛经的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分期论治痛经。通过止痛来“治标”缓急,通过“望闻问切查”来审因论治以“治本”。
根据不同寒热虚实辨证论治,如血瘀、寒凝等实证,经前一周可服用中药治疗;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等虚证在经净后即可服用中药;经期根据情况也可适当服药治疗。
中医特色疗法
研究发现,针灸可调节前列腺素的异常分泌、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改善血液状态及细胞流变性,从而有效治疗痛经。
建议经前一周进行针灸治疗,2-3次/周,配合艾灸、耳穴、中药外敷或浴足等疗法效果更佳。
广为人赞的艾叶是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具有温经散寒、调经止痛的功效。
艾条灸、温针灸、隔物(姜)灸、督脉灸等艾灸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痛经。痛经的朋友日常也可艾灸关元穴进行保健。
耳朵虽小,但却有大作用,人体的耳朵分布了很多穴位,每个穴位对应着我们的器官或组织,称为疾病反应点,对相应的穴位进行按压刺激,可治疗多种疾病。
如按压以下穴位可改善痛经,快动手试试吧。
每年的三伏天与三九天是一年当中“极热极寒”的特殊时期,也是中医防病养生的关键时期,“三伏贴”与“三九贴”分别选用辛温散寒的中药在人体相应穴位进行贴敷,是防治痛经相辅相成的治疗体系,可阴阳互补,有序循环地调理气血、改善痛经。痛经的朋友,一起来贴贴贴!
选用艾叶等辛温散寒、温经通络的中药,通过热敷、浴足治疗痛经,其调经止痛的疗效广为人赞,这么简便易行的方法,必须安排。
仙女们,快来驱走痛经大魔王,开启你的“不痛之旅”吧~
来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责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