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王牌军遭围困,为何74师结局是全军覆没,整个11师却能重创华野

两千年来英雄史 2025-02-21 10:03:49

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进行了合作,一起击败了日本人。尽管如此,在合作期间,国民党也从未给我党提供任何援助,依旧看着我党用最简单的武器对抗日本人。相比之下,国民党的武器就比较精良,他们的军需品也十分丰富。正因如此,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才敢立刻撕掉和平条约,再次与我党宣战。在蒋介石看来,自己的部队装备精良,而且在人数上有压倒性优势,怎么可能打不过呢?

只可惜现实是残忍的,国民党在内战中频频失败,那些精良的武器也都被解放军拿走了。正因如此,后来国民党还获得了一个优雅的外号:运输大队长。不过在国民党的众多部队中,71师和11师算得上是佼佼者了。但同样身为精锐部队,它们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在与解放军的华东野战军对战时,74师全军覆没,无一生还,11师却能让华东野战军损失惨重。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

地理位置的不同,使战场上的局势发生了变化

1947年,蒋介石命令手下开始向山东发起进攻,为了达到目的,他还特意派出了精锐部队74师。随后,74师在孟良崮周围与解放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然而这支王牌部队最终损失惨重,全军覆没。孟良崮战役失败之后,蒋介石气急败坏,立刻派出了另一支精锐部队:11师。这一次,11师在南麻附近与解放军作战,结果解放军损失惨重,只能逼迫逃离战场。这两只精锐部队的人数、装备甚至是将领都极为相似,为何面对华东野战军,战局会如此不同呢?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地理位置。孟良崮附近大多都是崎岖的山路,双方士兵只能步行前进。这也就意味着74师无法及时将部队里的优良装备运送到战场,导致他们失去了一大优势。而南麻地区地势平坦,有许多可以充当掩体的建筑物。11师能够充分利用装备上的优势,再配合上众多掩体,从而给华东野战军造成了重创。

面对上级的命令,张灵甫不得不从

74师全军覆没之后,很多人都认为张灵甫应该负主要责任。但是身经百战的张灵甫,怎么可能不知道孟良崮一战,他们注定会处于弱势呢?当初张灵甫接到上级的命令时,就认为孟良崮附近的地势太过于崎岖,74师又携带着许多重型武器,不适合参与这场战争。

奈何上级根本不听张灵甫的意见,强行让他率兵出征,身为军人的他,又怎么能不服从命令呢?所以就算张灵甫知道最后的结果,也还是要硬着头皮前进。

身处险境时,74师等不到队友的支援

自从74师进入孟良崮之后,他就知道这一战必然很是凶险。这里的地势崎岖,假如他们身处险境,其他部队也很难及时赶来援助。当74师被华东野战军包围的时候,原本应该负责来援助的25师被半路拦截,根本无法完成救援任务。至于另一支救援部队83师,他们根本就没打算过来帮忙。因为83师的将领李天霞早就看张灵甫不顺眼了,再加上之前张灵甫告状,导致李天霞被降职,他更是怀恨在心。得知张灵甫所在的74师遇到危险时,李天霞只想报复他,根本没想过去帮忙。正因如此,74师在绝望的状态下苦苦等待,却始终没能等来一个援兵。就这样,这支精锐部队彻底消失了。

相比之下,11师的处境就比较好,哪怕遭到了华东野战军的包围,他们也能用重型武器为自己增加一些生存空间。再加上周围地势平坦,支援部队能够快速赶来,帮助他们对抗华东野战军。在内外夹击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损失惨重,为了顾全大局,只能暂时撤退。

自古以来,战争向来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无论这三个因素哪一个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改变最后的结局。比如74师和11师,他们之间的差距无非就是地利、人和。尽管现在每个国家都有很多杀伤力极强的重型武器,但是在作战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这三个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胜券在握。不过从74师惨败的案例中,大家不难看出国民党最后为何会一败涂地。他们内部人心不和,又不注重属下提出的合理意见,这样的部队又怎么可能会打败解放军呢?

1 阅读:405

评论列表

何天霸

何天霸

2
2025-02-22 00:27

张灵甫太菜,资历也不够

两千年来英雄史

两千年来英雄史

专注历史人物解说,弘扬中国文化,大富大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