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自云南起义伟大的地方,
横穿过贵州、湖南,开赴抗敌的战场。
弟兄们,用血肉争取民族的解放!
保卫蔡松坡留给我们的荣光。
不能让敌人横行在我们的国土,
不能等敌机轰炸我们的澜沧江!
云南是六十军的故乡,
六十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
我们来自云南起义伟大的地方,
走过了崇山峻岭,开到了抗敌的战场。
弟兄们,用血肉争取民族的解放!
发扬我们护国、靖国的荣光。
不能让敌人横行在我们的国土,
不能任敌机在我们的领空翻翔!
云南是六十军的故乡,
六十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
云南是六十军的故乡,
六十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
这首由田汉先生作曲、由他的夫人安娥女士作词的第60军军歌,或许早已被人忘记,不要说我们这些后人,就连围困在长春城内的第60军将士,恐怕也早已把这首军歌丢在九霄云外去了。我们今天不说英勇抗日的第60军,也不说这首军歌本身,而只说一件有关这首军歌的小故事。
孙公达出了一趟“公差”,到解放军的包围圈那边,侦察一番,回来了。不过,却带回了一个在哨卡负责时借机“叛变投敌”的排长,和他刚刚娶到手的年轻老婆,一个十六岁的女学生。令第182师545团的团长朱光云和副团长赵国璋二人意想不到的是,对于这个排长和他年轻的老婆,孙公达没有把他送到兵团部军法处去,也没有交到第60军军法处,甚至没有交第182师师部,而是直接交给了他们自行处理。
赵国璋谨慎地看了团长朱光云一眼,说道:“团长,还是我来负责吧,没有必要都掺和进去,姓孙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我们还不清楚。”朱光云点了点头,轻声说道:“一定要问清,免得上了他们的当。这些天,虽说好一些,但风声并没有停息,老徐那里,是张阴阳脸,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赵国璋点了点头,便进了关押那个投降排长的禁闭室,威严地坐到了桌子后,冷冷地问了一声:“姓名,籍贯,年龄,职务?”
那个排长见赵国璋一脸的怒气,大气也不敢出,只得按赵国璋的发问,如实回答着:“报告赵副团长,我叫吴晨钟,辽宁鞍山人,24岁,东北行辕干训班毕业,现任第182师545团3营7连2排排长。”
赵国璋冷笑一声,说道:“学生兵啊,这么快就提拔当排长了,为什么要投降共军啊?”
吴晨钟愣了一下,这才说道:“报告副团长,我们吃不饱,弟兄们便往那边跑,我也就跟着去了。”
赵国璋又是一阵冷笑,质问着吴晨钟:“吃不饱,你自己相信吗?一个排长,能娶到这么漂亮的新媳妇,钱是从哪儿来的?我再问你,分配给你们排的粮食,你吃了几个空额,难道还养活不了你媳妇?骗别人可以,骗我老赵,门儿都没有!”赵国璋说着,已经提起了高腔,猛地一拍桌子,说道:“我看,你就是共产党,是不是带领着你的弟兄投靠共军,被孙科长给抓回来了?”
吴晨钟连连摇着手,说道:“不,不,不,赵副团长,我不是,我不是。你说那些事,前几天还行,能吃得饱,可我们原来那个连长,不是打飞机场的时候,阵亡了吗。又换了一个连长,空额,吃完了不说,还一直克扣着弟兄们的粮食,还说是你和团长的意思。于是,我和我老婆,便饿肚皮了。几个老兵,和我一样,饿得心里发慌,这才想着到对面寻条活路的。”
赵国璋一听,心想,这家伙说的恐怕是实话,师长白肇学在吃空额问题上,挨了一棍子,刚刚摆平,可总挡不住一些基层军官,又起了贪心啊。这东西,真如老兵说的,老的打怕了,小的长大了,代代相传,屡禁不止啊。于是压低了声音,问道:“你带的老兵,共军收走了,你,一个排长,还有文化,又年纪轻轻的,他们为什么不要你啊?说,是不是他们派你回来,继续策反弟兄们,要到那边立大功啊?”
随着赵国璋一低一高、一惊一诈的问话,吴晨钟吓得脸色大变,低声说道:“人家不要我,因为我不会唱军歌。”
一句话,把赵国璋的脑袋都说大了,不会唱军歌,连投降都不接受?解放军,这是玩的什么花招啊。而等吴晨钟把话说完,赵国璋内心里却笑了起来。
原来,对面的解放军,怕长春城的难民混进投降官兵之中,而采取了一些甄别手段,比如,带武器者收,不带武器者不收;不拖家带口者收,拖家带口者不收;会走正步出操典者收,不会走正步、不会出操典者不收,会唱国民党军歌、会背诵蒋军规范者收,不会唱者不收,等等。结果,这位吴晨钟排长,虽说带了武器,又是一个组织者,可他却带有老婆,而且学习不怎么好,正步走得不规范,操典也不行,甚至连第60军的军歌也不会唱,于是,解放军便拒绝了他的投诚,还不放他回老家,于是又把他给礼送回了卡空地带,真好遇到了出公差的孙公达,才把他带回来的。
赵国璋感觉到好笑的同时,又问了一句:“孙科长为什么把你送到我这儿来?”
吴晨钟这一回没有迟疑,大声回答着:“孙科长说,只有把我交给你和朱团长,我们两口子才能保住这条小命。”
赵国璋冷冷一笑,骂了一句:“你小子,什么都不会,就不要回去当排长了,在团部,先帮两天忙吧。明天,好好感谢人家孙科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