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渐逝:美国经济面临的多重挑战(一)

雪球的隐士 2024-07-11 08:22:32

我并不认同所谓中国经济四面楚歌的观点,用长篇大论来唱衰中国经济,在我看来,这既缺乏全球视野,也缺乏对经济历史的深刻理解。相反,我认为美国经济正步入困境。回顾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而美国经济则显得停滞不前。

从2004年至2023年的这二十年间,尽管美国经济有所增长,从12.22万亿美元增加至27.36亿美元,年化增长率约为4.3%,与世界经济增速相当,因此美国GDP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一直在25%左右波动。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实现了从1.96万亿美元到17.89亿美元的飞跃,年化增长率高达约12.3%,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也从不足4.5%提升至17%。若非近两年美国对中国发起所谓的金融战、汇率战,导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这一比例很可能已接近20%。

审视当下,我们不能仅局限于眼前,而需要回顾历史、研究过去,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展望未来。否则,对当下的分析将是静态的、不客观的,所得出的结论也将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

要深入理解当前形势,我们需要明白世界各国在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以及美元的地位。

一、全球经济的二元/三元结构

按照结构经济学的观点,世界各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世界呈现二元结构,欧美工业国处于核心地位,负责生产制成品;而殖民地则处于边缘地位,为欧美工业国提供原材料,并成为其产品的倾销市场。

随着世界的发展,各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分工进一步细化。基于公司制的股份所有制成功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出现则实现了研发与制造的分离。原本欧美工业化国家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如英美等发达国家专注于提供金融服务和研发支持,而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则专注于中高端制造,东盟、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则负责中低端制造,沙特、智利等国家则提供原材料。世界经济逐渐从二元结构发展为三元或四元结构。

另一种更通俗的说法是将世界划分为消费国、生产国和资源国。欧美发达国家属于消费国,中国属于生产国,而俄罗斯、澳大利亚则属于资源国。从实物生产的角度来看,这种划分是相当准确的。然而,这种划分也是片面的,因为世界的运行实际上由两条线构成:一条是明线,即实体经济;另一条是暗线,即虚拟经济或资本市场。消费国用于消费的资金实际上是从资本市场上赚取的,具体如何赚取,我可以通过A股市场来举例说明。

以2024年7月8日的收盘价计算,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约为70多万亿人民币,而这些公司一年的营业收入合计也约为70多万亿人民币。如果将沪深两市的所有上市公司视为一个整体,那么其市销率大约等于1。

假设美国计划从中国采购1万亿美元(约合7万亿人民币)的产品,这将为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带来多少营业收入呢?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例,该产业链大致由三个环节构成: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处于最接近消费者的下游位置,锂电池等零部件企业处于中游位置,而碳酸锂等原材料企业则处于上游位置。假设每个环节的毛利率约为20%,如果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获得1个亿的订单,那么锂电池等零部件企业大约可以获得约0.83亿元的订单,而碳酸锂等原材料企业则大约可以获得约0.69亿元的订单。

因此,整个产业链因此增加的营业收入大约是2.53亿元。

这意味着,如果美国愿意从中国采购1万亿美元的产品,那么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将因此增加2.53万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按照1美元等于7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即增加约17.7万亿人民币的营业收入。这将导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的总营业收入增加约25%。如果市销率保持不变,继续维持在1左右,那么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也将增加约25%。

换句话说,如果美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赚回这1万亿美元,他们只需要采取两步策略:

第一步,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进行做多操作,例如购买价值1万亿美元的股票或股指期权。虽然理论上讲,营业收入增加25%会导致市值增加25%,但一旦上涨趋势形成,就会自我加强,也就是说实际涨幅可能达到50%。例如,2021年沪深两市所有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了约20%,但市值却上涨了接近40%至50%。这意味着,如果外资能够提前掌握美国对中国的采购规模,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在低点入场、高点出场,用1万亿美元的本金赚取约0.5万亿美元的利润。

第二步,趁机囤积居奇,做多大宗商品市场。1万亿美元的产品订单大约需要0.5万亿美元的大宗商品来支持。具体能赚多少,可以看看2021年大宗商品的涨幅就知道了。与资本市场的收益相比,这两者的收益应该是相当的。

因此,消费国并不是懒虫,他们是通过提前掌握自己的消费数据,在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上赚取利润的。

(未完待续)

0 阅读:0

雪球的隐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