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的差距在拉大

科技丛林 2023-03-21 14:50:38

随着小鹏财报的发布,蔚小理去年的成绩单都摆在我们面前。

不过,往事不可追,我们不评判过去,只看现在。

虽然现在才是第一季度的尾声,但站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基本上能看到今年一整年「蔚小理」的发展脉络。

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蔚小理的差距已经在逐渐拉开。

那么,谁掉队了?谁又取得了进步?这是我们今天想要聊的话题。

01销量之争:30万、25万、20万

过去的2022年,蔚小理三家的销量分别为12.25万、12.08万、13.32万,成绩相近。

但是进入到2023年,情况在发生变化。

今年,理想继续冲到排头,且与蔚来、小鹏逐渐拉开差距。

先说理想。理想预计2023年30-50万 SUV的市场总量在140万辆到150万辆之间,其要拿下20%份额,也即是说理想23年交付量差不多在28万-30万。

年初的公开信上,小鹏表示2023 年的目标是累计交付 45 万辆车,截止到2022年底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为25.87万辆,也就是说今年交付目标在20万左右,再严谨一点,19.13万。

此前,蔚来预期是23年销量要超过雷克萨斯(PS:2021年雷的销量是22.6万,22年18.39万),差不多20万左右,和小鹏差不多。

但是在Q4财报会议(2023年3月)上,销量目标变了。李斌表示,今年全年销量目标是相比去年翻倍,也即是25万,销量目标有所提升。

也即是说现在三家的销量目标分别是:理想30万、蔚来25万、小鹏20万。

一季度销量指引也能看出三家销量趋势:

理想:5.2万-5.5万辆,营收指引174.5亿元-184.5亿元;

蔚来:3.1万-3.3万辆,营收指引106.2亿-115.4亿元;

小鹏:1.8万-1.9万辆,营收指引40亿-42亿元。

具体到目标实现上,三家策略也不同。

理想今年不发L6,依靠L789这三台车去博取30万的交付量,不得不佩服理想强悍的产品能力。

通过引入L7/L8 Air车型,理想夯实了30万-50万市场竞争力。

按照李想的说法:「没有L8 Air和L7 Air,2.5万量/月交付保底,Air开始交付后,3万量/月交付保底。」

至于时间点,李想表示预计在二季度实现。

按照最低28万的年销量目标,一季度52000台的交付的表现来看,接下来三个季度平均季度交付量要超过76000台,月均交付量都在25000台以上。

理想今年要狂奔起来了。

至于小鹏,从面上来看要靠P7(改款)、G3(改款)、P5(改款)、G6、全新MPV 这5款车型。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下半年要推的MPV就不说了,能贡献的销量有限,所以,主要还是靠其他车型。

目前销量大头主要靠P7i和G9,G3和P5已经哑火,得等改款才能换一口气。

从刚过去的Q4财报来看,小鹏接下来的产品策略会很激进,会以更高性价比去占领市场。P7i的改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而且从目前反馈来看这个策略很成功。

但即便如此,改款车型对小鹏的贡献也只能让这些车型销量尽量回到曾经的状态。

小鹏现在最大的依仗还是G6,这台小鹏自己的Model Y。「我们相信G6会成为这一个市场销量排名前列的爆款,在量产爬坡后会取得P7 2-3倍的月销售目标。」

G6将在上海车展亮相,在今年的二季度末正式发布跟启动交付。

何小鹏表示:「从今年的三季度开始,小鹏汽车的销量将会看到同比和环比的大幅度增长,并且较大比例的高于行业增速。」

让子弹先飞一会儿吧。

蔚来这边主打的是一个「多生孩子好打架」策略,今年,全系车型都会切换到NT2平台。

但就是蔚来预期管理有点问题。

Q3财报上,李斌说:「明年上半年我们有5款车型会推出,总有一款会是蔚来的Model Y。到明年6月,我们会有8款车在售。」

到了在Q4财报上,说辞变成了「今年Q2交付4款新车,包括ES6,第五款车将于7月份开始交付。」

简单分析一下就是,Q2会交付换代ES8、换代ES6、换代EC6以及EC7,7月份交付的第五款车应该就是ET5猎装。

也即是说,到今年7月,蔚来会有8款车型在售:

ES:ES6、ES7、ES8

EC:EC6、EC7

ET:ET5、ET5猎装、ET7

「交付5款NT2全新车型,全系产品切换到NT2平台,覆盖BBA 80%主销车型所在的细分市场,产品力具备碾压性优势。整体会进入产品线较强的周期。」

至于销量,李斌表示NT2产品全部发布后,可把所有产品分为三类:

ET5+ET5 Touring+ES6,目标月销20000台;

ET7、ES7、ES8,每款车每月2000-4000台,合计8000-10000左右;

EC6、EC7月销1000-2000台。

李斌重申2023年Q4蔚来品牌将实现盈亏平衡。

希望如此吧。

02效率之争:组织优化

从2022年下半年,蔚小理三家都进行了组织架构的优化和调整。

先说给自己动刀子最多的小鹏。

小鹏对管理团队进行了从顶层开始的调整和改革。

原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凤英加入公司,她会全面负责小鹏的产品规划,销售品牌市场以及负责整个大产品矩阵体系。「这会帮助小鹏产品更精准的抓住客户需求,并且大幅度提高我们在品牌市场销售服务的能力跟效率。」

至于小鹏本人,他的工作重心则是:持续关注如何通过管理实现同样的人数下,实现数倍的能效跟客户价值,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幅度降低全链条的成本。

此外,小鹏管理架构会变得更扁平和聚拢。从今年的2月份开始,小鹏所有的设计团队、研发团队、生产团队、供应链团队和组织管理团队,流程制度团队都直接向何小鹏汇报。

以设计为例,何小鹏透露,三个造型前端团队进行创意的竞争(也即是内部赛马)。

小鹏终于看到自己现在产品设计上的不足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变革需要时间,现阶段的这些车型(包括G6)老早就已定型,所以得等到后面的新车我们才会看到这种改进。

何小鹏透露,现在已经完成了品牌跟市场团队的初步整合,并重新确定了整体的策略。今年小鹏将会大幅降低营销支出。

此外,小鹏也已经完成销售网络扁平化管理,并且正在加强网络布局跟提高一线销售人员的培训和实际的战斗力。

目前改革效果还是可喜。一个案例:P7改款车型P7i SKU大幅精简,同时在新车上市之后展车、试驾车已经同步到店,效率提升不少。小鹏透露随着P7i的上市,小鹏3月新订单量环比2月份又有大幅增长。

但是改革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且有一定滞后性,所以今年Q1、Q2,小鹏的销量和财报,还是不会太好看。

至于蔚来,年初的内部信中,李斌也做了很多检讨,他指出了很多蔚来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交付量增速落后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速;应对供应波动,很多厂商的反应更迅速,更高效;针对需求波动,惯性太强,调整不及时,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新车上市前后的软硬件质量问题已经影响了产品口碑和声誉;测试车事故和数据被窃取事件暴露出公司内部管理需要加强;我们建立了用户满意度的反馈机制,但解决问题的闭环速度仍然距离用户的期望有很大差距;组织和团队在过去一年中扩展过快,内部沟通效率亟需提升;数字管理系统不能很好支持业务的新需求,已经成为了业务发展的瓶颈。外部压力不是我们回避自身问题的理由,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应该做得更好。」

李斌表示,将会对低效的组织、团队、流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优化。

Q4财报上,李斌再次重申效率提升。「今年的重点是提高人效,而非减员或关停项目,追求同样的人力带来更多的产出。」

现在蔚来工作效率似有一点点的提升。

举一个例子,蔚来每次系统更新都会收到用户给到的诸多反馈,不一定马上就在下次新版本更新中体现,很多意见都是「下次一定」。

但是在这次Banyan 1.3.0中,Aspen、Alder、Banyan领航团的反馈大部分都已经在这次新版本中得到体现。

不容易啊,终于没那么多借口了,继续努力吧。

在新势力三家中,理想明显走得更稳健,目标也更明确,对于组织架构调整也更具主动性。

去年12月,李想发布内部信,正式启动矩阵型组织的升级,并在原有的两个横向实体部门(战略部和产品部)的基础上新增五个横向实体部门,支撑公司的全面矩阵型组织升级和流程运营。

这五个部门分别是:商业部、供应部、流程部、组织部、财经部。全面升级流程和组织,DSTE、IPD、IPMS、ISC、BT&IT、LTD、IFS这七个一级流程将会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全面落地,持续优化,形成理想汽车矩阵型组织的最小运营闭环。

理想新的管理划分如下:

总裁马东辉:负责研发与供应群组,管理供应团队(包含供应链、制造、质量);

董事长李想:负责产品与商业群组,管理商业团队(包含销售、服务、充电网络);

CFO李铁:负责组织与财经群组,管理人力资源、企业系统团队;

CTO谢炎:负责系统与计算群组,负责底层系统研发。

李想直言:「矩阵型组织是理想汽车迈进千亿规模、挑战万亿规模的最合适的组织模式。」

2022年理想全年营收为452.87亿人民币,今年理想将向着千亿营收发起冲击。

03自动驾驶之争:从高速到城区

在自动驾驶的竞争上,蔚小理三家都给到了非常高的优先级,同时在技术路线上也保持了很好的默契。

硬件上,三家都完成了向「大算力平台+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的切换;软件层面,都用上了和特斯拉同样的transform的BEV时序网络,且都走上了「重感知、轻地图」路线。

实质进展上,三家领航辅助也都开始由高速转入城区,但在进度上还是有明显差异。

最快的还是小鹏(PS:总算有一项能拿得出手了:)。

小鹏是业内第一个实现城市NGP落地的车企。

2022年9月,小鹏城市 NGP在广州试点,10月在广州开启全量开放。

同年10月,小鹏正式推出全场景辅助驾驶将被命名为XNGP,XNGP=⾼速NGP+停⻋场NGP+城区NGP。

何小鹏表示从3月下旬开始,XNGP将会在广州、深圳、上海这三个城市多车型加速落地。

今年下半年,XNGP将不再依赖高精地图,实现对于全国范围内数10个城市道路覆盖。

今年三季度,XNGP将从当前三个城市推广到全国的多个城市。

城市NGP落地的同时,小鹏还立了新的Flag:2023年小鹏要做到⾼速上基本上做到0接管。

2024年:小鹏要实现全场景打通,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能力。

2025-未来:向全⾯⾃动驾驶、⽆⼈驾驶进发。

现在小鹏要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把这种技术上的优势转化成肉眼可见的销量。

蔚来稍慢一步。

2022年12月蔚来NOP+ Beta增强领航辅助姗姗来迟,不过不是针对城市场景,还是面向高速工况。

同年12月开启限量试用,2023年2月试用报名全量开启。

在这三个月时间里,NOP+用户量超过35000人,累计行驶里程1300万公里,版本迭代了20+次。

目前蔚来BEV测试已经在展开,融合BEV的NOP+大概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上线,会用这套新的东西把现在的NP替换掉,到那个时候NOP+ 也将正式成熟,把Beta拿掉。

至于城市NOP,将会在下半年开始小范围测试工作。

一个热知识:蔚来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第一是特斯拉)推出高速领航辅助的车企。

但是到了激光雷达版领航辅助、城市领航的落地上,蔚来却落后了。

本该在去年三季度就发的NOP+,四季度末才推出,而且还只是一个Beta版本,且只针对高速,而那个时候小鹏城市NGP已经开跑一个月了…..

甚至,现在蔚小理三家都在用的英伟达Orin芯片还是蔚来全球首发。

蔚来真的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请好好反思一下。

至于理想,高速领航辅助NOA在2021年12月才推送给用户,起步比蔚来(2020年10月)、小鹏(2021年1月)晚不少,但是理想现在正在迎头赶上。

2022年9月,李想表示,理想汽车与清华大学、MIT 联合研发了混合式BEV算法框架,可以实时构建高精地图,供智能驾驶规控使用。

2023年3月,理想NOA行驶里程超过了1亿公里。

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这样说道:「从2021年12月OTA自研交付NOA开始,到2023年3月,总共经历了15个月。理想是辅助驾驶数据积累速度最快也是NoA交付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下一个1亿公里,我觉得就在今年。」

今年四季度理想,将在AD Max车型上开放城市NOA早鸟用户测试。

理想的目标是:2025年在中国大部分的高速公路和封闭道路上实现真正L4级别的自动驾驶。

而在研发投入上,蔚小理都不含糊。

蔚来2022年研发投入108.4亿元,对比之下,2019-2021年三年加起来研发费用为115.1亿元。接下来,蔚来研发费用保持在每个季度30-35亿元,今年研发支出在120亿-140亿元。

小鹏这边2022年投入52.1亿元,同比增长27%。

理想2022年研发投入一举超过小鹏,来到67.8亿元,较2021年(32.9亿)翻了一番,理想预期2023年研发支出为100亿—120亿元。

也即是说,今年蔚来、理想的研发支出都在百亿以上,小鹏要加把劲儿啊。

04差距在拉开

综上来看,小鹏在和蔚来、理想的竞争中逐渐掉了队,而理想则在平稳进步,今年「蔚小理」或成「理蔚小」。

不过好在,小鹏已经意识到问题,并在奋力赶上。

从价位来看,今年是蔚小理正面交锋的第一年,但是很遗憾,小鹏品牌向上的这一枪没有打好(G9发布失利),理想也没有恋战(没有L6)。

今年小鹏的重点是继续深耕挖掘20万-35万市场潜力,而理想和蔚来则在30万-50万的市场上开始了正面交锋。

但是明年就不一样了。蔚来第二品牌阿尔卑斯就会开启交付,理想L6(或许还有L5)也会提枪上阵,二者都瞄准20万-30万的价位区间,而这正是小鹏的主场,所以,小鹏必须在今年把状态调整好。

明年,将会是蔚小理全面开打的一年。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你觉得内容不错,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这对我的创作有很⼤帮助。

关于作者:5年汽车媒体人,智能汽车行业同行者与见证者,如有报道需求请私信

2 阅读:31
评论列表
  • 2023-03-21 17:53

    质量才是根本,做好产品自然有消费者为其买单,个人看好G9的产品力,小鹏未来可期好吧

  • 2023-03-21 17:54

    看新车销量怎么样吧,个人觉得这车产品力确实是可以的

科技丛林

简介:一起见证智能汽车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