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入局,骑手社保“破冰”,外卖行业又要洗牌了?

读特新闻 2025-02-20 21:45:35

伴随着京东正式入局外卖,外卖行业发生了新一轮变化。骑手社保“破冰行动”在大幕之下,悄然开启。

2月19日上午,京东发布消息称,自今年3月1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下午,美团宣布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预计今年二季度开始实施。

专业人士在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厂”入局即时零售,特别是餐饮领域,底层逻辑依然是流量经济,新玩家入局有望让即时零售行业转向价值共享、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生态。社保“破冰”是伴随着国家和地方层面相继出台政策、措施下的“势在必行”。

微信公众号截图

“底层逻辑依然是流量经济”

即时零售赛道聚焦了诸多玩家。

各平台早期以补贴争夺市场,在快速扩张时期,则通过线下资源整合、技术升级提升运营效率、模式创新等获客。近几年,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也纷纷入局,试水本地生活业务。

“大家都看上这个领域,是因为市场足够大。”2月20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张翼举在接受读特新闻采访时提到,仅仅是外卖餐饮这一领域,市场规模就达到万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9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3.4%,人们平均每天在外卖上的消费接近33亿元。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元。

在张翼举看来,大厂布局即时零售,特别是餐饮领域,底层逻辑依然是流量经济。“大家都是从自身生态建设去考虑,怎么通过这些业务变现平台流量,又进一步吸引更多用户聚集到平台。”他认为,大厂“厮杀”多年后,市场已逐步规范化,但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一直竞争激烈。

对于京东入局,张翼举认为其优势在于自有物流体系,但挑战同样来自物流体系。他表示,京东这几年一直在建自有物流体系,目前实现了盈利,它的配送能力可以更好地下放到外卖领域,但在当前竞争格局下,京东是否能利用这套系统去实现更适宜外卖配送的路线规划,在这一方面形成区别于传统配送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是打动客户、用户的关键。

骑手社保“破冰”,提供良性示范

伴随京东入局外卖而起的,还有骑手社保“破冰”。

2月19日,美团、京东先后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外卖行业似乎正从一场零和博弈转向价值共享的生态建设。

外卖骑手是当前典型的灵活就业群体。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达到约2亿人。相较于企业职工,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对灵活就业人群仍然存在“险种少、缴费高”等限制。

读特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政策层面,近两年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即时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要求即时配送企业依法合规用工。同年12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全国首个即时配送行业领域合规指引,明确了即时配送服务平台经营者的合规要求,保障各方权益。

张翼举坦言,在政策已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无论是京东还是美团“破冰”骑手社保,都是势在必行的。两者为行业提供了一个良性示范,外卖行业有望摆脱过去野蛮式生长的方式,转向更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类似观点。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举动,能够促进外卖行业更加关注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推动行业从无序竞争走向有序竞争,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只有把各方利益都绑定在一起的时候,共享收益,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张翼举表示,“破冰”社保只是外卖变局中的一环,当供应端重构生态利益分配链,消费端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更安全、更高的品质,配送端保障劳动者权益,行业才能走得更远。在他看来,尽管短期之内,行业的竞争将持续,但行业将往规范化发展。

0 阅读:13
读特新闻

读特新闻

读懂深圳,读懂未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