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发热、咽痛、流涕等症状,如何区分是感冒、流感还是新冠?

老何养护 2025-01-09 16:32:5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当你出现发热、咽喉痛、流鼻涕这些症状时,是不是会感到疑惑:这是普通感冒的“小打小闹”,还是流感的“严重来袭”?

又或者是新冠的再次敲门?看似相似的症状,却可能隐藏着截然不同的病因与风险。

今天,我们就来拨开迷雾,详细分析它们的区别,教你如何从症状到应对,做到心中有数。

为什么这些症状难以区分?

先抛一个有趣的冷知识:从古罗马时期开始,人类就对“感冒”有了初步观察,却直到19世纪末才真正识别出它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流感被正式认定为一种独立的传染病,更是到了1933年才分离出病毒。

至于新冠病毒,作为“新生儿”,它的首次亮相不过是2019年。

这些疾病的症状之所以看起来差不多,是因为它们都属于呼吸道感染,且都可能由病毒引起。

病毒感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触发类似的防御机制,比如发热、咳嗽、流涕、喉咙痛,这是机体“报警”的方式,用以告诉你有敌人入侵了。

但敌人不同,所引发的后果也可能天差地别。

感冒、流感、新冠的“性格”有何不同?

如果把它们拟人化,你可能更容易了解它们的特性:

普通感冒:温和的“邻居小孩”它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注意,这里是普通冠状病毒,而非新冠)等200多种病毒中的一种引起的。表现温和,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比如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痒。

感冒通常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不吃药也能好,几乎不会带来严重后果。

流感:不好惹的“中年壮汉”流感病毒分为A、B、C型,其中A型流感最具威胁,能引发全球大流行。流感的症状比感冒更“猛烈”,常伴有高烧(38℃以上)、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

流感可不是“重感冒”,它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甚至危及生命,尤其对于老人、孕妇和儿童。

新冠:难缠的“高智商对手”新冠病毒(SARS-CoV-2)自出现以来,已经变异出多个毒株。它的症状范围非常广,从无症状到轻微感冒样表现,再到重症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新冠的复杂性在于它攻击呼吸系统,还可能影响心脏、肾脏等多个器官。

细节决定差异:从症状上如何判断?

我们来拆解一下具体的症状,看看它们如何帮助我们区分这三种疾病。

1.发热:普通感冒不爱发烧,流感和新冠“热情高”

· 普通感冒:很少发烧,最多是低热(37.3℃~37.8℃)。

· 流感:发烧是流感的标志性症状,常常突破38℃,并伴有明显的寒战。

· 新冠:早期毒株感染时,发热是主要表现之一,但随着变异株的出现,发热的比例逐渐下降,有些患者甚至不发烧。

2.咽喉痛:谁最擅长“喉咙攻击”?

· 普通感冒:喉咙痛通常是轻度的,像“被沙子擦了一下”。

· 流感:咽痛可以出现,但不是主要症状。

· 新冠:很多轻症患者以咽痛为首发症状,有人形容喉咙像“刀割一样疼”。

3.流鼻涕和鼻塞:谁最“爱凑热闹”?

· 普通感冒:流鼻涕是它的“专属名片”,而且鼻涕刚开始是清水样,后期可能变黏稠。

· 流感:较少见,偶尔会有鼻塞。

· 新冠:Omicron等变异株感染后,流鼻涕和鼻塞的比例增高,但通常不如感冒明显。

4.全身症状:谁让你“浑身难受”?

· 普通感冒:疲劳感通常较轻,不会明显影响日常生活。

· 流感:肌肉酸痛、剧烈头痛是典型表现,很多患者会感觉“像被重锤砸了一样”。

· 新冠:中招后可能感到乏力,但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甚至毫无不适。

5.特殊表现:谁“另辟蹊径”?

· 流感: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比如肺炎、脑炎等。

· 新冠:部分患者会出现味觉、嗅觉丧失,这在感冒和流感中几乎看不到。

· 还有些人会有胃肠道症状,比如腹泻。

一个真实案例:谁能想到轻视流感会致命?

2017年,美国女演员凯蒂·欧文斯因感冒样症状住院,最终被诊断为甲型流感并发肺炎,不幸去世。

这件事震惊了很多人,因为她的症状刚开始只是普通的发烧和咳嗽,但病情恶化极快。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流感绝不是“普通感冒的升级版”,而是一种极具威胁的病毒感染。

对于高危人群,一旦流感症状出现,必须尽早就医。

如何避免“踩坑”?预防比治疗重要

普通感冒:做好“防守”感冒没有特效药,预防的关键是勤洗手、少摸脸,尤其是鼻子和眼睛。

多喝水、注意休息,症状一般会在7~10天内自行缓解。

流感:疫苗是“王牌”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孕妇,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新冠:别放松警惕随着新冠疫苗的普及,重症率和死亡率已大幅下降,但防护仍不能掉以轻心。

特别是在人多的地方,佩戴口罩仍是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措施。

医学之外的思考: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疾病?

从某种意义上说,病毒的存在是人类与自然共生的结果。

普通感冒、流感、新冠的出现,让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脆弱与强大。

正如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所说:“健康是生命的第一财富。”当你感到身体不适时,不妨停下脚步,倾听身体的声音,给自己多一点关爱。

结语

发热、咽喉痛、流鼻涕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截然不同的疾病。

了解它们的特点与区别,能帮助你做出初步判断,更能提醒你及时就医,避免贻误病情。健康是一生的修行,而科学是最可靠的向导。

当下一次这类症状来袭时,别急着慌张,理性应对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流感的流行与防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3. 《感冒和流感的异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4. 《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疫苗接种建议》,WHO。

0 阅读:489
老何养护

老何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