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侦探·拾光季》在芒果tv上线,正好接棒《名侦探的假期》,让和节目一起成长了十年的观众,终于能在春节假期结束后再得到一剂解压良药。
首发阵容完全是熟人局,何炅、大张伟、魏晨、张若昀、王鸥、杨蓉、吴昕,老玩家全员回归,一开口就是那味儿了。
不过从第一期节目的播出效果来说,无论是故事细节、人物设定、推理逻辑,还是综艺效果来看,似乎都不够惊艳。
除了吃老底卖情怀,目前唯一抓人眼球的,可能就是不顾同事死活的大尺度剧情,把娱乐圈不能摆在台面上讲的潜规则全都演了一遍:
联合营销号发通告、捆绑cp炒热度、带资进组、陪富婆打牌,还有为“哥哥”默默付出的地下女友……
芒果台狠起来,连自己家艺人都不放过啊!咱也来凑个热闹,看看都是谁心虚到瑟瑟发抖了。
“蔷薇”的故事
《大侦探拾光季》首案《我在竖莱坞拍短剧》,时间线设定在M2051年2月5日。
可实际上,凭借《蔷薇的故事》走红后,虽然横屏剧竖屏剧都有涉猎,但《蔷薇》仍然是她事业上的顺位第一,和大演员、昕导演组成的三人组于她而言更是非比寻常。
皮总以推荐其获奖为由,利诱欧主演继续拍摄《蔷薇的故事》第五季,但第一天拍摄,男二号演员甄网红就擅自篡改台词。因为皮总的干涉,剧组此次采取了“一镜到底”无法NG的拍摄方式,甄网红靠着加戏逐渐成为男主角,并完全扰乱了剧情走向。
到了第二天剧组聚餐时,甄网红又故意借位让相机拍到自己和鸥的牵手、搂肩等亲密动作,错位视频在网上曝光炒作,刻意制造话题。
甚至还可以把“庆祝律师事务所成立”的竖幅换成“甄求婚成功,成为鸥人生合伙人”,意图深度捆绑欧主演,以图让自己走红。
鸥主演深知如果不制止甄网红,以后的演艺事业可能就会被甄网红赖上,自己塑造的大女主形象也会被毁于一旦。却因“栽赃继父”的秘密被皮总获悉,不得已只能配合甄拍求婚戏。
蓉服装,20岁的剧组服装师。在社交平台认识了当时几乎还是素人的甄网红,因为对方长得帅又有腹肌,因此颇有好感,还主动给对方提出穿搭建议。
而甄网红不仅回复了她的私信,还主动提出一起吃宵夜。二人自见面后逐渐熟络,并在相处过程中,发展成了情侣关系。有了蓉服装的倾力帮助,P图、做数据、规划事业,甄网红终于从无人问津走向成名。
依旧是在蓉服装的建议下,甄网红争取到了出演《蔷薇的故事》第五季的机会。为了两人不分开,蓉也应聘到了剧组,想给对方一个惊喜。然而甄却以自己正在上升期为由,拒绝公开恋情。出于对甄网红的爱意,恋爱脑上头的蓉服装也同意了。
剧组开拍后,甄网红开始向蓉抱怨自己在剧组遭受职场霸凌。蓉便在其引导下开始千方百计帮助他,换掉大演员的姜片、让对方呕吐不止无法继续拍摄,还特意设计剪坏甄网红的潜水衣,只为让他能露腹肌吸引女粉关注。
尽管如此尽心尽力,得到的却是甄网红背叛她的电话录音。不仅毫不在意的将其当做鱼塘里的“草鱼”,还对着富婆金主撒娇叫“姐姐”。
伤心的蓉多次试图质问甄网红,对方要么不接电话,要么敷衍了事。一次次失望之下,蓉服装彻底心灰意冷,一次在街边宿醉时,她被鸥主演遇到并带回酒店。
资本的傀儡
对于观众来说,第一期节目与其是在看故事,不如说是在三个小时里速通了一遍内娱早已不再新鲜的各种潜规则大全。
演员带资进组,导致大演员的戏份一降再降,从第二主演沦为客串,毫无话语权的导演、编剧,被魔改到面目全非的作品;
故意借位让相机拍到亲密动作,联合营销号恶意炒作制造话题,增加热度,一辈子要捆绑对方消费;
为了所谓“上升期”隐瞒恋情、甚至婚姻状况,不仅对恋情不负责任,对待粉丝更是充满虚伪与欺骗。
值得一提的是,《蔷薇的故事》没有再把传统意义上“潜规则”的受害人角色都加在女演员身上,而是让刚入行的男演员们搞“雄竞”。
魏助理,甄网红20岁的助理,形象好、身材好,有潜力,心中怀揣着成为演员的梦想在“竖莱坞”竖漂。
从最边缘的群演做起,数十部短剧的拍摄经验,才让他一步步成为有台词有戏份的共同主演、特邀主演。即使每天近20个小时,几乎事无巨细的照顾甄网红,但仍得不到对方的尊重。
反而因为被皮总注意到,以“介绍资源”为由,在全是“姐姐”的麻将局上抢了甄的风头而被对方怀恨在心。不仅要删掉他的戏份,还要在盒饭里下猪饲料,毁掉对方的好身材,直接以后的堵死戏路。
同样出现在牌局上的,还有原本也是导演的张飚车。出于对皮总的信任,他在拍摄第一天给皮总看了自己原创的《异零异》剧本,结果却被皮总直接抄袭,把创意全部融梗到《蔷薇的故事》第五季,并且抢先注册了“异零异”版权。
皮总还把张飚车带到牌局:房间里空调开得很热,“姐姐”们还会用口红挑逗男演员,牌面上的明码标价都意味着这一场不正当的业务局,存在潜在的性暗示。
而连牌桌都上不了大演员,在《蔷薇的故事》前四季中都是男主演。靠着和欧主演组成的cp吸引了不少粉丝,甚至自己下场经营cp超话,可以说是一招鲜吃遍天。结果到了第五季,却被横空出世的甄网红设计陷害抢了戏份,番位一降再降,从主演变群演、名字被列在客串最后。
而因为形象首先,蔷薇四季结束后大一直无戏可拍,为了能和鸥、昕一起继续搞事业,他早已把自己前几季赚到的200万全部积蓄都给了皮总做投资,结果却换来一场“车祸身亡”的剧情,还被调侃说 “不用浪费镜头再去拍你了”。
《大侦探》一直以题材多元、内容大胆、敢于聚焦社会热点著称。早起期关注了不少网络暴力、校园霸凌等话题,善于通过剧情和案件让观众深入思考社会现象。
但作为身在其中的从业者,在回归第一期就选择以竖屏短剧拍摄为背景,聚焦娱乐圈乱象,探讨自身行业现实问题,还是显得过于大胆了,影视行业著作权、导演编剧的话语权、资本介入后的资源互撕“钱规则”……
艺人的困境、编剧导演的困境、甚至粉丝的困境都有映射,真有种拍完这季就不干了的勇莽。
第一案依旧是何老师做侦探,定海神针依然稳定发挥,负责带领众人调查甄网红和皮总死亡案件,以强大的控场能力和逻辑梳理能力推动案件侦破。但即使是这样大胆的题材、这样让观众期待的阵容,依然无法掩盖令人失望的效果。
《大侦探》的核心模式向来是“角色扮演+逻辑推理”,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曾经开创了国内推理综艺先河,对行业发展影响深远,当之无愧为行业标杆的《大侦探》,也随着推理综艺市场的逐渐饱和而显得疲惫不堪了。
节目有了庞大且忠诚度高的粉丝群体,有了稳定的观众市场,就一定会有更严格的要求和更多要的需求,想要继续引领潮流,就必须不断探索创新,推出更多精彩内容来满足观众。
因此就有了越来越“癫”的故事,越来越重角色而不是逻辑、重扮演而不是推理,故事的戏剧冲突比逻辑的合理性更重要,尺度和“癫度”比推理的严谨性更重要,虽然有趣,却似乎渐渐背离了初衷。
////
作为一档长寿且热门的综艺IP,《大侦探》能做大第十季依然保持高人气、高水准,每年都为内娱源源不断的输送名场面、出圈爆梗、热门搭档与热血团魂,完美收割所有观众的笑点与泪点,还能延伸出《名侦探学院》、《森林进化论》,间接带动《女子推理社》等诸多推理综艺,绝对是功不可没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侦探》可以吃老本,“侦心不改”的本质固然重要,推陈出新的方式也不容忽视。十年,已经让侦探团迈向了“中老年”,也让我们中的很多人,从热血青年变成牛马社畜。
下一个十年会是怎样?或坎坷或平顺,依然希望和侦探们一同度过。
快乐成长
挺好看的,都是老人
用户64xxx91
有三十亿拍封神的还有谁会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