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的起源,居然与一场内乱有关!

历史故事优选 2025-03-06 09:49:44

春秋时期的卫国,建都于河南省淇县一带,也就是当初殷商的首都朝歌。那作为周王朝嫡系姬姓诸侯国的卫国,为什么要建都在前朝的古都呢?

这就不得不提及一场内乱: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发生在周王朝初期。当年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并没有对商纣王的家人赶尽杀绝,还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为国君。给了他们一块封地,来保存商朝的香火。

周王朝统一天下之初,商朝原来的领地上还有大批潜在的反对势力。但按照当时的默认做法,对商朝的后裔不能斩尽杀绝,同时为了防止商朝人叛乱,周武王便把蔡叔度、管叔鲜、霍叔三个他最信赖、最有能力的兄弟封为“三监”,也称“三叔”,让他们监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

周武王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当时周成王还是个孩子,管理不了国家,于是周武王的另外一个亲兄弟周公旦(就是被后人奉为圣人的周公)主动站出来帮助侄儿管理国家,代替周天子发号施令。

这样一来矛盾就出来了,虽然有一部分人支持周公旦监国摄政,可蔡国的蔡叔度、管国(今郑州)的管叔鲜、霍国(山西霍州)的霍叔坚决反对周公旦。他们认为周公旦是想篡权,并向全国发布公告,号召诸侯国和朝中大臣一起讨伐周公旦。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一听说蔡叔度等人要讨伐周公旦,也马上起兵响应。

所以,就因为周公旦摄政的事,“三叔”和武庚一起发动了叛乱,刚刚建立的周王朝又陷入了混乱,这就是所谓的“三监之乱”。

周成王四年(公元前1041年),周公旦为了维护周王朝的来之不易的稳定,便决定以周成王的名义东征叛军,康叔(周公旦弟弟)也参加了此次军事行动。不久,周公旦便平定叛乱,诛杀了武庚和管叔鲜,流放了蔡叔度,将霍叔处废为庶民。

为了继续统治和收服殷商遗民,周公旦决定在原来武庚统治的地区建立卫国,将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作为卫国国都,将平叛有功的康叔改封为卫国国君,所以康叔也称卫康叔。

这便是卫国的起源,所以说,没有三监之乱,也就没有卫国的建立。

0 阅读:19
历史故事优选

历史故事优选

关于历史故事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