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冤枉了怎么办?最好的方法不是“自证清白”

兰妈谈育儿 2023-08-29 20:59:06

文/兰妈谈育儿

谁都不喜欢被冤枉,孩子也是一样

一个被冤枉孩子所承受的伤痛,也是你无法想象的

小时候外婆的钱丢了,她冤枉是我拿了

这件事让我特别痛苦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拿外婆的钱,我把书包、身上穿的衣兜,还有衣柜里所有的衣服都掏出来翻个底朝天

目的就是为了让外婆知道:“我没有拿钱”

可外婆呢

嘴里虽然轻描淡写地说着:”丢了就丢了”

私底下却唉声叹气地质疑:“这个家又没有外人,怎么会丢钱呢?你外公那么大的人了,肯定是不会拿的”

当我再次解释说:“我没拿”时

外婆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

她说:“没事,拿了也不要紧,没花完的钱要拿回家,别被人骗了”

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被人误解后最好的办法从来都不是“自证清白”

当你尝试用各种办法去证明清白时,对方的质疑态度依然不会消失

要么是不相信你所谓的证据,要么就是找出其它细节质疑

正如小时候被外婆冤枉拿钱这件事,至今还痛感明显

每次遇到有人的地方我都会刻意保持距离,特别是别人突然离开会让我感到惶恐不安

生怕现场的什么东西丢了,更怕遗失东西后大家把怀疑目光投向我的身上

这是一种社交敏感,也是被冤枉后留下的心灵伤疤

你一直在意什么东西,就会刻意去想这件事、并不断给自己制造很多精神内耗

所以,孩子如果被冤枉了,最好别纠结如何“自证清白”,与其费尽心思找“证据”,不如做些什么让误解不攻而破

01

自证清白就是个“陷阱”

有一位单亲妈妈,因为工作能力出色升职加薪

这本来是很开心的事,可紧接着公司就传出谣言

有人说,才来公司多久就升职加薪,肯定是靠不正当关系走捷径的

也有人说,一个女人能有多大能耐,她离婚都可能是因为xx客户

随着谣言中伤的声音越来越多,这位妈妈不停地寻找自证清白的痕迹

有实习生陪着一起、还有合作文件等等

在自证清白下虽然同事都表示“没事”、“相信她”

可私底下又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觉得自证清白压根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最后,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妈妈只好选择用辞职的方式证明清白

这就是自证清白里的精神内耗

而自证清白就像是一个“陷阱”,不停地消耗你的能量、瓦解你的坚强

当你觉得什么都做了、什么也证明却依旧无法自证清白时,那种感觉仿佛被全世界抛弃了

正如我小时候被外婆冤枉“拿她钱”一样,不被信任的感觉是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的

那,自证清白为什么容易成为越描越黑的“陷阱”呢

我认为,这就是“自证者”、和“误解者”的区别

一般“误解者”都是带着有色眼镜,他们也喜欢用贴标签、或者审判的姿态去看待事实

公司同事认为升职加薪是靠不正当关系走捷径,那是对单亲妈妈的偏见,觉得女人生了孩子就失去了职场价值,也不愿甘心被一个单亲妈妈超越

外婆冤枉“拿她钱”是偷偷买什么东西了,这是对小孩子的偏见,她觉得孩子都经不起诱惑,很容易做出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情

看吧,从心理层面来说,“自证者”、和“误解者”本身就是一个陷阱

如果“误解者”不摘下有色眼镜看人,在偏见影响下,你所谓的自证清白只不过是徒增更多的质疑罢了

所以,当孩子被冤枉了,最好的方法从来都不是“自证清白”,能拥有改变他人偏见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澄清事实”

02

主持公道才是澄清事实

11岁女孩,到文具店买3.6元东西

没注意到付钱的老板,就直接诬陷女孩是“小偷”

尽管当时有同学证明已经付过钱,就放在收银柜台上

可老板依旧不相信,在没有证据说明女孩偷东西的情况下就开始搜书包

后来,店主还把女孩的照片贴在店门口,所谓的“重金悬赏”寻找女孩,无疑是故意把女孩买东西未付钱的偷东西行为大肆宣扬

在谣言盖过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女孩最终以跳楼的方式自证清白

在这件让人气愤、感到痛心的事件里,也许店主经历了太多买东西未付款的漏网之鱼

可很多时候眼睛看到的未必是事实,更何况又没有亲眼看到女孩拿东西不付钱的偷盗行为

但草率下结论、贴标签,甚至在店门口张贴女孩照片,这就是属于“偏见”心理

带着偏见去看人待事的,往往看不到事实真相、更不愿意相信他人的自证清白

同样是孩子被冤枉买东西没付钱,我特别欣赏江苏一位爷爷的处理态度

这是发生在今年4月份的一件事

一个8岁女孩,在爷爷的带领下到文具店买东西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店老板坚持在监控里看到女孩偷拿胶带

当时还气势坚定地让女孩交出胶带,甚至还到了要“搜身”的地步

幸运的是女孩爷爷得知后,并没有对女孩批评,更没有跟店主一样冤枉孩子

女孩爷爷为了证明孙女是清白的,极力要求报警查明真相

当时店主还以为有了监控就底气十足,可等到认真查看监控后才发现是角度差,也因为没有看清楚就错判差点让女孩被冤枉

再后来,警察叔叔证明了女孩的清白,店主也因为理亏而公开向女孩道歉

一个被冤枉的孩子,当你被冤枉、被偏见以待时,主持公道是很有必要的,但主持公道的对象最好是具有一定信服力的

比如,让警察叔叔调取监控录像取证就是最直接有效的证据

我们都相信公道自有公论,也希望清者自清,可眼见也有角度差、也未必是真相

所以,当你觉得孩子被冤枉而遭受偏见、甚至诬陷时,勇敢地让孩子为自己主持公道吧

03

摆脱负面自证不如自信

孩子被冤枉了,这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搏斗”

何为冤枉?明显是属于无实证下的揣测、怀疑

如果孩子被冤枉的第一时间害怕、恐慌,那给人的感觉就是“瞧,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欺软怕硬、恃强凌弱,这也是适用在孩子被冤枉这件事情

有一位妈妈,之前家里丢钱了

她冤枉自己的儿子,还说了很多狠狠羞辱的话

孩子最开始被冤枉的时候情绪反应很大,不停地说“我没拿”、“我没拿”

甚至还急得在家里崩溃大哭

后来,妈妈打扫卫生时才发现丢掉的钱掉落在沙发脚缝

从那天开始之后,儿子就不再开口说话

妈妈知道冤枉儿子不对,孩子也在为被冤枉的事儿生气

可话到嘴边又变成“多大点事,至于吗”

就那样,当孩子持续一年不开口说话后,妈妈开始着急了

她不停地说着道歉的话:

“妈妈做错了,妈妈给你道歉”

“你跟妈妈讲啊,你说呀”

“你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可以不”

“过去的事儿,妈妈给你道歉,好不好”

孩子被冤枉后你以为他丢掉的是别人的信任,其实被丢掉的是自信心

都说“哀莫大于心死”,比被冤枉更悲哀的也是精神上的伤害与麻木

特别是被最亲的家人冤枉,那就是自我崩溃的边缘

所以,孩子被冤枉后摆脱负面自证不如先证自信,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反问的机会与能量

比如,教会孩子用“为什么”来为自己争取权益

一句“你为什么觉得这件事是我做的,有证据吗?把证据拿出来呀”,就充分地体现了孩子的临危不乱

特别是坚定的眼神、清者自清的态度,就给对方一种“我可能误解”的直观感觉

04

真相是需要去发现参与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本质,就是在不断犯错、改错、还有上进

孩子被冤枉这件事也是一样

在孩子被冤枉这件事情上,尽可能地多一些善良、理解和包容

而所谓的被冤枉真相,也是需要共同性的发现参与

如果孩子只是单方面地自证清白,一旦陷入自证就很难全身而退

举个例子

当孩子不听话时你凶他:“越长大越不听话了”

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孩子都会通过以前和现在的对比,让自己更符合父母的期待

特别是在自证清白的过程中,孩子也会不停地讨好、委屈,甚至用很多行为证明自己的懂事

这是因为“自证者”需要的是被信任的期待,可“误解者”一直是在角度中产生看法

真相往往都是需要去参观发现的,特别是多角度的发现与直观感受,才能更全面地看待整件事

眼看着开学脚步即将临近

关于暑假补作业这件事,我已经催促女儿一个星期了

就在前几天,我发现她一天到晚都猫在窗台上不知道干什么

侧颜观察好几次,十次有九次都在摆弄手机

每次看到那里,我想也没想就开始批评:“又在玩游戏吧,我看你就是欠收拾”

正当局面变得紧张起来时,爸爸在一旁提醒说:“你到窗台看看不就知道了”

好奇之下,我拉开另一半被遮掩的窗帘,发现被遮挡的地方恰巧是女儿写作业的小桌子

手机网页的浏览记录呢,也全都是课本作业上的疑难杂症

那一刻,我庆幸打开窗帘查看了真相,更意识到不要随便给孩子下结论的重要性

每一件事物都有不同角度的理解概念、影响变化,不管在孩子身上发生了怎样的事情,我们都要抱着和他们一起寻找答案、发现真相的态度去看待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眼界、距离、还有偏见,很多时候都是在于不同角度的不同认知,我们无法决定别人的想法,但站在同一个角度去同行一段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教会孩子用“事实”引导对方的寻找真相

一句:“钱丢了,这是事实,我没拿钱也是事实,如果你还是不相信,我愿意留下来陪着你一起寻找真相”

有参与才有过程,有过程才有结果

不管结果最终如何,但同行一段路程之后,彼此建立的就是合作关系

到了最后,被冤者那不计前嫌的全心全意寻找,就是不需要言语表达的真相态度

当然,这份态度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发现的,如果只是单纯地自证清白,是很难起到身临其境的影响作用

所以,当孩子面对被冤枉事件时记得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尽可能地让大家都置于同一平行线去看待问题

那么,如果您的孩子被冤枉了大家又该如何应对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6 阅读:2935
评论列表
  • 2023-08-30 18:12

    要让别人证明你拿了而不是说自己没拿

    111 回复:
    是的
  • 2023-08-30 18:28

    之前有个女人被同事造谣勾引老板,她报警说自己被mj并拉同事当证人,警方介入后,造谣的同事自己辞职了

    彼得兔 回复:
    用魔法打败魔法[点赞]
  • 2023-09-01 07:51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