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父母会养出“懒”孩子?做好这3点,娃自然就勤快了

兰妈谈育儿 2023-07-24 22:47:01

文/兰妈谈育儿

有人说,父母要学会偷点“懒”才能养出勤快孩子

刚开始还不明白这句话

等到真正体验过后才知道,原来适度“放养”也是教育上的一种大智慧

上周末,和几个姐妹相约去海边度假

在大包小包的行李装备下,大家都被朋友苏苏的大儿子暖到了

只见,一个年仅11岁的小男孩,从上车、到下车,一直抢着把大背包背在肩上不说,一路上还总是关切地问妈妈:“累不累,我还能多拎一件东西”

再看看其他小朋友,两手空空还没走几步路就喊累,嘴里还不停地抱怨说:“真累,以后再也不跟妈妈出来玩了”

在这种比较明显的对比下,苏苏自然就成为了大家的羡慕对象

当天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好几个姐妹都忍不住向苏苏请教养娃经验

本以为勤快的孩子背后,一定会有一个特别勤快的妈妈在影响着

可苏苏却告诉我们:

“自从有了二宝后,人一累嘴巴也懒了很多,结果我发现每次瘫坐在那一脸疲惫的时候,大儿子都跑过来嘘寒问暖”

听完苏苏的经验传授,晚上睡觉前我还特意问了问女儿:“你觉得苏苏阿姨家的大哥哥为什么那么勤快,知道心疼妈妈还主动抢着拎东西呢?”

女儿思索几秒后回答:“苏苏阿姨需要大哥哥呀,就算我说要拎东西,你也会阻止,因为你每次都会说:不用,我自己可以”

听完女儿的话,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原来,一直以来并不是我们的孩子太懒了,而是在变得勤快这条路上被父母“截胡了”

想想过去那些日子,面对孩子想要参与xx事时,大家是不是经常以各种理由回绝呢?

比如:

“你现在还太小,等长大后再帮爸爸妈妈干活吧”

“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好习,其它什么事情都不用你操心”

“你有帮爸爸妈妈干活的这份心就够了,这些事有我们,你去玩吧”

有人说:教育好孩子,你就要舍得用孩子

而这次海边度假也让我深有领悟:勤快孩子都是被“需求”出来的

在孩子变得勤快这条路上,你不给孩子被需求的机会,他们又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感呢

所以,勤快孩子都是“用”出来的,想要孩子变得越来越勤快,家长就要在孩子面前产生“被需求”感

比如,家长做好以下这3点,孩子的需求感上头后自然就变得勤快了:

第1点:

独立上要舍得“用”孩子

只知道心疼却舍不得“用”孩子,这是当前很多家长都容易入局的误区

15岁女孩菲菲,从小到大一直过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生惯养生活

看着上小学还要妈妈喂饭吃的菲菲,大家都劝说:

“孩子大了就要让他们自己去学习独立,父母不可能一直陪在身边时刻照顾着”

可妈妈却认为:“以前读书连1、2、3都不会写,长大后也自己就会写了”

她也一直觉得:“独立这件事不用教,等到了一定年龄段、一定环境自然就会了”

可事实真相真的如此吗?非也

每一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犹如一张白纸,他们需要在经历中不断成长

像一路成长所养成的生活习惯,包括学习能力都是一点一滴所积累的成果

有些路,你不走一遍,永远都不知道哪些方向感是正确的

有些事,你不参与一次,也永远掌握不到处理好一件事的经验

而有些娃,你不舍得“用”他,更永远学不会在艰难环境下坚强独立

菲菲就是这样一个“不舍得”被用的孩子

因为母亲的过度心疼与保护,以至于高一新生入学那天,妈妈前脚刚回家,菲菲后脚就打电话哭闹着要回家

原因是:洗完头不会用吹风机、和穿鞋系不好鞋带被室友嘲笑

在这种相对于比较尴尬的环境下,菲菲拒绝住校,更排斥和同学们讲话

看到都快跟自己一般高的女儿,妈妈有些无奈地指责说:“你现在都那么大了,还动不动就耍小脾气,不会用吹风机、不会系鞋带,不知道跟同学们学吗”

面对妈妈的指责菲菲也不甘示弱,她声嘶竭底地喊着:“你不是说什么都不用我做,有你们就行了吗?我看你们就是嫌我烦,巴不得我早点离开你们”

直到那一刻,妈妈才意识到孩子的能力都是从很小形成的

如果别人在上小学就已经学会的系鞋带能力,你的孩子上高中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在这种悬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孩子的内心肯定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内心失衡情况下也很容易陷入自我内耗

《独立,向前冲》一书中曾说,家务活是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的最直接方式

一个孩子有没有责任意识、有没有独立能力,从他们在家里做不做家务活就能看得出

所以,独立是父母教会孩子的第一课,舍得“用”也是我们锻炼孩子自我能力的第一步

第2点:

习惯上要懂得“养”孩子

有位心理医生曾接诊过这样一个女孩

妈妈说,女孩会写作业,但写字的速度特别慢,总是在耽误时间

像平时写字的时候就总喜欢用橡皮擦去擦了写、写了擦

如果一个字但凡有一点不整齐、不干净,那立马就会擦了重写

那种不停地擦了写、写了擦,就像是一种强迫症一样严重地影响了学习进程

直到这种强迫擦写形成习惯,每天要花大量时间浪费在这上面后,妈妈终于忍不不住了

她不理解地对女孩发脾气说:“每天就那么点作业,你也不是不会写,为什么要磨蹭到半夜,看看你写个作业浪费多少本子,你当我的钱都是大风吹来的呀”

刚开始的时候女孩是捂住耳朵,不说话、也不回应

等到同样的话唠叨多了,女孩就出现严重的自闭情况

平时在家拒绝跟父母说话,在学校也不跟老师同学沟通

有一次,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女孩背着书包躲在家附近的桥底不敢回家

等到全村人着急忙慌找到女孩时,看到的就是那卷缩在角落的身影

不了解情况的大家,当时不管问什么女孩都摇头不语,如果追问得比较频繁,还会出现逃跑的应激反应

意识到女儿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妈妈也着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后来,经过心理层面的沟通才发现

女孩以前写作业时妈妈总习惯在旁边当监工,每次不是说“这个字写歪了”,就是说“那个笔画不够标准”

在这种过分干涉的情况下,女孩是焦虑、也是紧张的,为了达到妈妈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地擦了写、写了擦

再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妈妈不再盯着女孩写作业,而是站在鼓励的角度对孩子说:“你尽力就行了,你看你今天的作业就比昨天的字迹工整、秀气很多”

这个鼓励果然也很快奏效了,刚开始写作业时还会下意识擦写,甚至偷偷回头确认妈妈有没有在看

随着妈妈坚定的支持与鼓励影响着,女孩也慢慢形成一口气写完作业的习惯

写完这个橡皮擦案例后,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件事

即:孩子的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正如写作业总喜欢擦了写、写了擦的问题,这就是一份习惯,只不过是一种不太好的习惯

而习惯的根源呢,也是在于家庭教育、和父母影响下的结果

当我们发现孩子的某种行为是一种成长陋习时,就要尽可能地给孩子带去正能量价值

比如,孩子身上的某些坏习惯,最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孩子不好的行为屏蔽掉,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一些可取行为

即便是孩子字迹潦草、拖延磨蹭,但他们此刻还在写作业的责任心就值得表扬一番

这就是在用心态促成教育、用鼓励去培养孩子,也是好习惯的养护与提升

第3点:

沟通上要知道“应”孩子

用心教育孩子那些年,我总喜欢跟娃讲一些道理,希望孩子能一点就通

可道理的话说多了,我发现嘴巴越是勤快的妈妈,越是容易教出叛逆顶嘴的孩子

就比如讲道理那些事:

•晚上十点还不睡觉,我会跟她说:“这么晚还不睡觉,明天上学该迟到了”

女儿会回答:“迟到就迟到呗,反正喊声报告就行了”

•吃饭挑食、浪费时,我会跟她说:“农民伯伯种庄稼很辛苦,你们学悯农这首诗就应该知道,所以我们不能挑食、更不能浪费”

女儿会回答:“我哪里浪费了”

•大冬天非要穿薄裙,我会跟她说:“今天温度不合适,不穿羽绒服会冷,到时候感冒了怎么办”

女儿会回答:“我不冷”

直到一次又一次的顶嘴后,我才发现,讲道理不是在纠正孩子的坏习惯,而是在一次次举例说明中陷入了权力斗争

•你认为晚睡会迟到,根本就比不上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他们要是担心会迟到,哪怕只睡一个小时也会到点就起床上学

•你认为挑食浪费不好,也根本比不上孩子的自我认知,他们如果爱惜粮食的来之不易,吃饭的时候也会特别留意,不会让米粒饭菜四处乱飞

•你认为穿太少会感冒,更比不上孩子自己的冷暖自知,知道在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才能按照季节去合理爱美

可见,和孩子沟通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根本就没必要发展成争吵相对的局面

要知道,孩子生出来就是在不懂中学会懂得,也是在懂得中创造更多价值

当你发现和孩子之间的共同语言变少,甚至出现孩子拒绝跟你沟通的情况时,就需要注意改变相处方式

比如,把讲道理、分配任务等方式改成“回应”孩子

•我们希望孩子早睡时告诉她:“你计划什么时候睡觉呢?别忘了明天早上还得早起收拾书包哦”

•我们希望孩子不浪费时告诉她:“是这些饭菜不合口味吗?如果你总是在浪费,妈妈都没有好好煮饭的信心了,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和我好好沟通”

•我们希望孩子懂得冷暖自知时,告诉她:“如果你不知道穿什么样的衣服合适,那就到阳台去感受一下,这样也免得温度不合适会感冒,对不对”

总而言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主见,也有积极向上的生命欲望,想要一个孩子真正勤快起来,那我们就应该让孩子做自己的“小主人”

当他们可以做自己的决定,自己安排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时,计划、责任、还有目标,这些都会成为共同监督孩子勤快的自我意识觉醒

所以,勤快的孩子从来都不是父母逼出来的,在独立中成长、习惯中养护、沟通上回应,这才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哲理

那么,关于勤快孩子如何培养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3 阅读:777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