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南大光电,势不可挡!

牛头湖人世界 2025-04-05 15:30:38

2024年南大光电的年报显示公司赚了23.52亿元,这个数字让很多人感到吃惊。要知道这家公司已经连续八年收入都在增长,特别是在国外对我们半导体材料封锁这么严的情况下。听说国外有个大公司的高管说过"就算公开图纸中国也造不出光刻机",可是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已经在中芯国际的14nm芯片生产线上用了,这个事情真的挺厉害的。

​晶圆厂扩建带来的机会​​

现在苏州工业园区里,南大光电新建的三氟化氮生产基地每天都在不停工生产。这种用在芯片刻蚀环节的气体,现在全球每十片晶圆就有一片用的是中国产的,其中大部分都是南大生产的。有报告说中国正在建的42座300mm晶圆厂会吃掉全球43%的半导体材料,刚好南大做的那些清洗设备用的材料、沉积薄膜的材料还有光刻材料都是最需要的。

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采购部的人说,他们现在七成的特种气体都是从南大买的。"五年前我们还要用韩国货,现在南大的纯度能做到6N级别,价钱还便宜15%。"他们内部的统计表显示,2024年国产半导体材料自己供应率从三年前的12%涨到了21%,特别是做前驱体材料的进步最大。

​​二十年搞技术的辛苦路​​

在南大光电的研发中心走廊里,摆着2000年做的第一批MO源样品。这种做LED的核心材料当年只有德国公司能生产。负责技术的王总工程师说:"那时候我们团队在净化车间住了八个月,把材料纯度从4N提升到6N。"到了2019年,南大的MO源在全球市场占到第一,逼得德国公司把价格降了三成。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20年,当时中芯国际被断供特种气体,南大光电连夜送了30吨三氟化氮过去。生产主管张伟手机里还存着当时的照片,银色储气罐装满货车往上海运。就是因为这次事件,让南大的特种气体业务三年里收入翻了2.5倍。

​​光刻胶终于有了突破​​

在宁波的子公司里,价值2.3亿元的纳米光刻胶生产线刚刚调试好。技术负责人杨琳说:"这里生产的ArF光刻胶能用在14nm芯片上,价格比日本货便宜20%。"2024年这个产品卖了上千万元,拿到了长江存储三成订单。

不过这个突破来得不容易。2022年日本有家公司想来谈合作,条件是南大不能自己研发技术。"我们直接回绝了。"董事长在股东会上说,"现在想想要是当时答应了,现在可能还在给人打工。"现在南大在研究的EUV光刻胶已经做完实验室阶段,打算2026年给客户试用。

​​赚钱多了但毛利率降了​​

看南大光电的财报会发现个有意思的事情:2024年收入涨了38%但毛利率掉了2个百分点到41.16%。财务总监解释说:"特种气体这块我们主动降价抢市场,现在这块收入占到六成四。"投资人更关心的是,等新的7200吨三氟化氮生产线投产后,市场占有率可能从18%涨到25%。

不过风险还是有的。日本最近说要管制光刻胶出口,虽然南大库存够用半年,但ArF光刻胶的关键原料光酸树脂还得进口。有内部消息说公司正在和中科院合作研发替代材料,估计2025年第三季度能完成中试。

​​中国半导体材料在进步​​

从南大光电总部楼顶看出去,周围五公里内聚集着17家半导体设备企业。这种产业集群的效果正在改变全球半导体格局: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额第一次破万亿,用国产材料的成熟工艺芯片占到38%。

问董事长成功的秘诀,他的回答有点意外:"我们每年把收入的9%拿来搞研发,但更重要的是敢在别人放弃时坚持。"他办公室挂着2005年第一台MO源反应器的照片,生锈的设备铭牌和窗外新建的晶圆厂形成鲜明对比。

写在最后​

南大光电门口的马路上,装满气体罐的卡车每天都在来回跑。这些写着"中国制造"的金属罐子运往各地的芯片厂,最后变成手机、汽车和AI服务器里的芯片。在这个被技术封锁和反封锁的时代,一家中国材料公司八年的增长曲线,可能比什么豪言壮语都更有说服力。

11 阅读:3479

评论列表

lfhwl

lfhwl

4
2025-04-06 21:28

连营收和利润都分不清。

ZJF

ZJF

1
2025-04-07 12:01

放狗屁

牛头湖人世界

牛头湖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