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邬思道擅长“阴谋为体”,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深谙帝王心,谋士生涯时,“轰轰烈烈做了一番事业”,显示了他的才智和韬略,用登龙十二术帮助胤禛顺利即位。最后,明哲保身,带着媳妇如月做个白云野鹤去浪游四方了,学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终老一生!
那么,邬思道是如何看透四阿哥胤禛有夺嫡之心的?是“天命”激发了胤禛夺嫡之心?还是邬思道有意推他入夺嫡之路?
胤禛决心参加储位角逐,寻邬思道入府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剧情,是在黄河泛滥成灾,两岸良田毁尽,民不聊生的背景之下展开。与狂怒不止的黄河水同样波涛汹涌的,是康熙皇帝诸位儿子对储君之位的争夺。
得知黄河泛滥,康熙立即紧急召开朝会,召集朝中大臣和诸皇子商议出策应对此次黄河。原本应将百姓疾苦放在首位的廷议,却成了诸儿子相互攻伐、相互倾轧的“战场”!
尤其是太子胤礽慌慌张张赶来参与朝会,可能还沉浸在郑春华的温柔乡当中,当康熙问询他黄河灾患解决方案的时候,胤礽一问三不知,让在场的文武百官贻笑大方。
此时,八阿哥胤禩见康熙对太子胤礽的表现很不满,趁机拍起马屁,对此事“侃侃而谈”:自从皇阿玛在位以来,倾力治河,30多年,百姓都未受任何黄患之苦。此次,黄河发大水不因人事,纯属天灾……
其实,八阿哥胤禩说此番话,有两个目的:
一是让康熙认为黄河遭灾,并没有像他们口中那么严重,不必着急赈济,先静观其变。
二是心虚,户部是他主管,比谁都清楚国库的现状,所以用混淆视听来掩盖他的失职。
这时候,清查户部的四阿哥胤禛出现了,当场揭露了户部的现状,更是将八阿哥胤禩自以为是的“假仁假义”呈现在康熙面前,这些行为必然是康熙所厌恶的。
当前,究竟由谁前往江南筹款赈灾,已然成为了焦点所在,于是,四阿哥胤禛接手了筹款赈灾差事,这也就是这时候胤禛开始初露锋芒。
在赈灾这期间,四阿哥胤禛的积极表现,以及极为卓越的才干,进而在康熙心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并得到了第一顶郡王帽子的加封。
经历此次赈灾,四阿哥胤禛心态有了微妙的变化,他决定暗中小试牛刀,加入争储之争。
胤禛决心参加储位角逐之后,他决定物色一个厉害的谋士给他出谋划策,于是,想起他早年读过那篇“讨伐贪官墨吏”的大文,认为这个人能助他干大事,此人正是邬思道,于是,让年羹尧务必要寻到此高人!
就这样,邬思道进入了四阿哥胤禛潜邸,表面上是当四阿哥胤禛世子们的老师,实则是四阿哥胤禛聘他为幕僚,或称为谋士。
激发了胤禛夺嫡之心的既是“天命”,也是邬思道的推澜助波四阿哥胤禛江南赈灾完成后,接下来要面对的是追比户部欠款,这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差事,诸位皇子都不想摊上此事,四阿哥胤禛心里也没底,于是,大半夜找邬思道点拨。
邬思道做出一段精辟分析,欠国库钱无非有三种人,一种穷叮当响的人,借钱是无奈之举;二种不安分的人,为借而借;三种唯利是图的人,把国库当成捞油水的地方。
这是邬思道第一次正经地作为参谋为胤禛出主意,邬思道之所以对胤禛“推心置腹”,一是感恩四阿哥胤禛的赏识,不仅赏口饭吃,还以礼相待;二是透过胤禛的心思,洞悉了胤禛有夺嫡之心,暗示自己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登龙术”,文学历史无所不精,可以助四阿哥胤禛一臂之力。
当然,四阿哥胤禛虽嘴上没有直接应允,但心里已默许了。后来,邬思道是他成功谋取皇位必不可少、举重若轻的关键人物。
刚开始四阿哥胤禛虽对邬思道以礼相待,但也有防备之心,毕竟还没了解到邬思道的真本事,而让四阿哥胤禛真正相信邬思道,是以下几件事:
第一件事,以“办差阿哥”为父亲分忧。
邬思道这个人物的厉害之处是神机妙算、深谙圣意。关于追缴国库欠款的差事,四阿哥胤禛也是摇摆不定,不知道接好还是推辞好,这时候邬思道就起到关键作用了,他如此回答:接,一定要接!诸位阿哥为何不争这个差事呢?是怕欠款追不回来吗?不是!是抱着不得罪人,怕失人心!如果四爷爷不愿意接这个差事,那么皇上不是连一个愿意为他分忧的阿哥都没有了吗?
对于邬思道的指点和建议,四阿哥胤禛显然听进去了,第二天在康熙面前信誓旦旦说:只要对朝廷有利,对江山社稷有利,他大不了做个孤臣就是了。四阿哥胤禛的一席话,无疑让康熙感到非常的欣慰,可谓是说到了康熙的心坎了。有了这样的铺垫,此后的一切也就会变得水到渠成了。
虽然最后事情办砸了,但在康熙的心里四阿哥胤禛府俨然已经是一个顾全大局、敢于负责、办事干练的王爷,也就是所谓“办差阿哥”。
事后,四阿哥胤禛对邬思道进一步信任。
第二件事,建议胤禛拒绝“宰白鸭”案件。
“宰白鸭”案件就是任伯安利用职权买通官员,通过刘八女要求张老汉代替任季安顶罪,刘八女有恩过张老汉,张老汉为了报恩并答应,于是孝顺的张五哥替父亲顶替,结果是砍头,后来他的妹妹阿兰不忍心看他冤死,于是入京寻十三爷胤祥求助。
胤禛知道后,并没有征求邬思道的意见,直接让胤祥上报,康熙也及时救下了张五哥。这说明,对于康熙皇帝的真实意图,胤禛已经明确,而且也已经开始了具体的改变。于是,胤禛并没有“言听计从”邬思道的建议,主动请缨让他审理此案件。
邬思道知道,赌气要离开,胤禛不慌不忙说,等到明天,再决定走不迟。第二天,胤禛用一场“冰火两重天”巧妙的躲过了此差事。
这次,更让邬思道认定胤禛有成大事的“天命”了,下定决心用“登龙术”协助胤禛登上至尊宝座,同时实现自己读书人的一番抱负和理想。并假称宋元星相家推演先天术数,论断后世兴衰,“有一真人出雍州”,鼓励四爷“天予弗取,反受其咎”。这对于坚定胤禛夺嫡信心起了作用,也表现了邬思道忠于主人的态度。
第三件事,邬思道通过教导弘历,替胤禛扳回一局。
顺着邬思道计策走,胤禛感慨“好后悔,不该言听计从”。因为胤禛违拗康熙意思而行的影响,本该按照邬思的发展处理结果的。
可是,胤礽既没有被废,八阿哥胤禩也没有因此事影响,还加封郡王爵位,而且还代替太子胤礽接待蒙古王公,得到百般恩宠,俨然一副新任皇位继承人的模样。
但是四阿哥胤禛所料不到的是,邬思道把这次机会堵在弘历身上,让弘历为他争取加分,那把代表着皇储身份的如意,被康熙皇帝赏给了弘历,还夸四阿哥胤禛培养出一个好儿子。
这样的反转,让胤禛喜出望外,此后对邬思道提可是“言听计从”。
第四件事,以退为进运筹,以大公无私获得认可。
康熙晚年,西北边境烽烟再起,康熙派大将军传尔丹率六万大军前往征讨,不料全军覆没。康熙皇帝大为震怒,指派谁为大将军前往解决边患,成为康熙的一大难题。
与此同时,围绕皇位继承的问题,诸位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诸皇子之间不同政治派别的倾轧中,太子胤礽、大阿哥胤禔和十三阿哥胤祥被圈禁,剩下的只有八阿哥胤禩和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使用的是手段,四阿哥胤禛是工于心计,因势利导,获取康熙的信任。
两个集团都清醒地意识到谁能解决此时的西北边患,谁就极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大战的胜出者。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均有军事才能,因此胤禛如意算盘是让胤祥出任大将军,而胤禩如意算盘则是确保胤禵出任大将军。这样一来,皇位继承之战,就变成了征西大将军的争夺之战了。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出任大将军的集团必须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确保征伐成功,否则结果必将适得其反。四阿哥胤禛正在为此事一筹莫展,被邬先生的一席话,让他拨云见日,既奠定了西北征战胜利的基础,更为雍正继承皇位铺平了道路……
来回顾一下邬思道和四阿哥胤禛这段精彩对话:
邬先生:四爷,难道您忘了,十三爷的外公是柯尔克蒙古大汗吗?
胤禛:他还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呢。我不信十三弟连这点都分不清楚了?
邬先生:西北用兵看起来打的是兵马,实际上打的是钱粮,是后援。茫茫荒漠,十万大军,最怕的就是粮草补给,后援短缺。传尔丹全军覆没,大家都说是他轻敌冒进。
邬思道渡步走过来,又说:可是就没有人替他想想,兵部一个月几道兵符,让他速战速决,但又不给他按时供应钱粮器械,他坐困愁城能不急着找叛军决战吗?如果说传尔丹是轻敌冒进,这恰恰是朝廷逼的,他的失败不是败在敌军,而是败在自己人手里。
胤禛说道:老十四也是知兵之人,难道他就不知道这样做会导致兵败,难道……
还没等胤禛往下想,邬先生赶紧答道:没错,十四爷和八爷要的就是传尔丹兵败。
胤禛:不惜牺牲六万大军,就是为了争得这个带兵之权?
邬先生:是呀,四爷若让十三爷当大将军出任西北,到那个时候,十三爷就是第二个传尔丹。
胤禛:皇阿玛圣明烛照,难道他就一点儿都没有察觉?
邬先生:如果说以前皇上没有觉察,现在也一定是洞若观火了,我料定,皇上心里早就默定大将军的人选了。
胤禛:谁?
邬先生:十四爷。论才略十四爷可以胜任,但更重要的是,只有十四爷带兵出征,才不至于后援受制,重蹈覆辙。
胤禛:照你这么一说,皇阿玛很快会有旨意。
邬先生:不会,他老人家还在观望。
胤禛:观望什么?
邬先生:观望八爷,更是在观望四爷您。
邬先生:太子一位虚悬,皇上又日渐苍老,继位人才是皇上最大心事,这个继位人皇上心里早就有数了,可一直不把它抖搂出来。为何呢?一是为了要保护他,以免他重蹈废太子的覆辙;二是要进一步观察他,看他是不是有人君的器宇。四爷,您如果真的有这个器宇,这一次一定要以朝廷的大局为重,力保十四爷出任大将军,而不是去争这个大将军,四爷……
胤禛不知道是喜还是忧,听走神了,邬思道喊好几声才回过神,问道:依先生的看法,我应该抢先举荐十四弟,出任大将军?
邬先生:对!
胤禛:可十万大军在他手里,万一……
邬先生:不是在他的手里,而是在朝廷的手里,西北用兵打的是粮草,是后援,而接济调配大军粮草的是陕甘总督,只要争到这个位置,就能制约他的十万大军,百万大军……
胤禛这才恍然大悟,说道:对,让老十四出任大将军,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
邬先生的一番运筹,尤其“西北用兵看起来打的是兵马,实际上打的是钱粮,是后援”,可谓是一语中的,抓住了决胜战场的个中关键。战争绝不仅仅在于临阵冲锋的那个决战时刻,决战之前的种种精心运筹,包括对战争全局的分析和预判、选贤任能、排兵布阵、粮草和补给、前后方的协调运作,这一切是决战时刻战斗力的先决条件!
邬思道对时局的分析,世事发展的推测和判断,几乎超过了常人,四阿哥胤禛在夺位的斗争中,受到多智近妖邬思道的一步一步推动,从康熙的观望到获取康熙的认可。
邬思道以“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的策略让胤禛顿时觉悟康熙诸位儿子都是暗地里较劲儿,为争王位剑拔弩张,但是他们却没有想邬思道这样“能推测上意,一语中的,点醒众人”的高人!而且在夺嫡之路上帮胤禛定下了基调!
《雍正王朝》中,邬先生告诉胤禛: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这一句话,让忧心于国家当时的困境、苦恼于处在太子胤礽和八阿哥的政治漩涡之中的胤禛顿时觉悟。因为政治从来都是与险恶相生相伴的。
康熙皇帝英明一世,然而在选择继承人上却是愁眉不展。胤礽本来是钦定的皇位继承人,但由于其自身不努力,还做出一些违禁之事,于是屡次被废。另一方面,八阿哥自恃聪明,广结党羽,收买人心,不断打击皇太子,也逐渐增强了自己的力量,成为有实力问鼎皇位继承人宝座的人。
然而,历史却和这些明白人开了一个巨大玩笑,最后的皇位继承却是最冷门,没有任何理由和资本的四阿哥胤禛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四阿哥胤禛之所以坐上宝座,一是邬思道说的“天命;二是因为胤禛采纳了邬先生的意见: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对皇上和黎民负责就足够了。这其间的奥妙,其实就是邬先生所说的“争与不争”的辩证法。
事实证明,四阿哥胤禛已经将这句话运用到了极致,所以他才能最终挫败诸位兄弟,荣登大宝。
写到最后其实,从四阿哥胤禛寻找谋士邬思道那会起,他就有皇位之心了,巧了,邬思道有“登龙术”本事,四阿哥胤禛有着天子的器宇。自从邬思道与胤禛第一次交谈,他就看透了胤禛的心思,并决定用“登龙术”助胤禛上位。邬思道这个人,神就神在“能推测上意,料事如神”,也正因为他看准了康熙“求稳”的心理。用“大争无痕”的策略,一举将四爷推向了至高宝座!
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胤禛即位后,怕的是泄露争夺阴谋,于“天子”龙颜无光。于是,对立下汗马功劳的邬思道“鸟尽弓藏”,好在邬思道早已做好了隐退准备,带着媳妇如月做个白云野鹤去浪游四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