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崇信道教,标榜静心内摄,虔诚修仙,从1534年到1567年去世,长达33年的时间,几乎不上朝。
大臣们揣合圣意,纷纷歌道颂仙。
各路道人方士也齐聚京城,疯一般地奔向人生巅峰。
但嘉靖“怠政”却不“怠权”,耳朵一直支楞着,时不时杀回尘世,享受一把君主才有的生杀大权,简直不要太吓人。
别说大臣了,就是他的同好道士们,也鲜有完美收官的。
但有一位道士,从1539年就天天陪在嘉靖身边,直到1557年病退,始终倍受恩宠,不仅成为明朝唯一同时挂职少师、少傅、少保(三孤)的人,最终还寿终正寝。
这份幸运,连端的好本事的权相严嵩,也自愧弗如。
他就是陶仲文。

一、道士也鲜有善终
陶仲文得宠后,嘉靖爱过的其他有点地位的道士,大都没善终,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位是:
1、段朝用
最牛的本事,一是说自己用银子化炼的器具都是仙物,二是明确提出让嘉靖别见人:
帝深居无与外人接,则黄金可成,不死药可得。
勋臣郭勋赞助段朝用,给嘉靖送钱修道,后来露馅了,段朝用被杀。
2、龚可佩
没啥法术,主要是能帮大臣们出思路写青词,又有陶仲文引荐,所以也曾常伴嘉靖左右。
后来被宦官抓住了他醉酒的现行,被杖毙喂了狗。

3、蓝道行
嘉靖经常向他提问,他就把答案封起来,送入宫中,往往惹得嘉靖不爽。
送信的太监急了,每次先把蓝道行的答案打开看过,觉得可以了,才往皇上那送,从此才颇得圣眷。
此人很值得一提,严嵩倒台就因为他的扶鸾术,又叫扶乩术。
就是拿一根丁字形的木架,悬在空中,两边的翅膀上各有一人用食指按着,下垂的那根木棒晃来晃去,在沙盘上留下痕迹,然后道士们依照沙盘上的图形说事儿。
1562年,蓝道行看不惯严嵩,就通过扶乩在嘉靖面前点了炮,推倒严嵩垮台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不过,他也遭到了严嵩报复,死于狱中。
4、王金
原本是个杀人犯,通过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进献仙酒,又偷了别人进贡的灵芝做成一座小山,涂了一只五色的小乌龟,把嘉靖哄得开心之极。
后来因为送的药不好使,被下入死牢,最终被发到边疆了。

二、位极人臣
和上面几位道友不同,陶仲文是一路开挂。
1、拜对码头
陶仲文原先只是个喜欢道术的县城小吏,因为结识了大他16岁的同道中人邵元节而走运。
邵元节是嘉靖的第一代道友,从不掺和政事,只谈道法修炼,所以深受喜爱。
陶仲文被推荐给了嘉靖,并从前辈身上学到了与嘉靖相处的心得。
2、好运爆棚
陶仲文在嘉靖身边施法,运气爆棚,从未失手。
邵元节没能驱走的宫中黑眚(黑气一类的不明现象),陶仲文喝一口符水,喷在剑上,就消失了。
嘉靖次子朱载壡得水痘,陶仲文祈而愈之。
1539年接了邵元节的班,第一次陪嘉靖出游,就准确预言了火灾。
不久,嘉靖生病,陶仲文念了段道经,居然很快就痊愈了。
从此,嘉靖恨不得把所有发生的顺心事都和陶仲文联系起来,大臣们可以不见,每天必须与陶仲文一起冥想。
甚至于,连六部尚书级别的重臣都未必能混上一个的“三孤”荣誉,嘉靖通通都加给了陶仲文,明朝一代仅此一例:
一人兼领三孤,终明世,惟仲文而已。

3、小心谨慎,不问朝政
陶仲文把前辈邵元节侍奉嘉靖的心法学了个十足十,就是谨慎小心,尤其不要谈论政事。
终其一生,最多碰过两次政治。
一次是他曾推荐过礼部右侍郎朱隆禧到边境领兵,嘉靖没同意。
另一次是1550年的河南巡抚胡缵宗被冤一案中,正碰上京城大旱,陶仲文说只有减轻刑法,才能下雨,因此无意间救了100多号被冤的官员。
4、激流勇退
1556年,嘉靖已陷入修仙的半疯状态了。
你看他自己加的长达34个字的封号,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都不好排版了。
陶仲文此时也已经81岁了,再不归隐,就真穿帮了。
于是,1557年,陶仲文请求病退,并把历年所赐的万两白金、蟒玉、金宝、法冠,全部归还给朝廷。

这么一看,陶仲文似乎还说得过去,其实不然。
除了耽误嘉靖干正事和浪费大量钱财之外,陶仲文提出“二龙不相见”,就是真龙皇帝和潜龙太子不能见面。
父亲数年不见儿子,太子储位空置,让本就多疑的嘉靖心性更加喜怒无常,并搅起朝堂各方势力的暗流涌动。
所以,陶仲文被历史定义为佞幸,不冤。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嘉靖时,何止道士,谁陪着朱厚熜,估计都得扭曲,否则只能做杨最、杨爵、杨继盛那样的短命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