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关于青春期子女,特别是叛逆子女的教育问题被很多专家、学者作为系统学科来研究分析,也正是因为这种研究的日趋完善,才为人们认识和了解青春期叛逆子女的心理和意识特点。
而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就是其中的一位。
劳伦斯·斯坦伯格致力于青春期孩子发展及教育问题的研究,并把自己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心得融入其中。
翻开劳伦斯所著的《与青春期和解:理解青少年思想行为的心理学指南》一书,我突然发现,作为职场父母,一直以来我在和孩子的关系处理方面,竟然一直都有偏差。
今天,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让我们共同学习:作为职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处理与叛逆子女的关系。
一、孩子比看起来更需要你职场,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的必经之地,在职场可以让我们通过付出时间和精力换取生活的物质基础,从而为家庭和子女带来更优质的社会资源。
然而,现代职场因为劳动力过剩以及其他潜在问题,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提高自己的职场“保值率”。
父母是没有完美的,再完美的父母也会遇到糟糕的境况,职场父母也是如此,当我们面对压力、感到疲惫或心不在焉时,我们必然会把天平的一端做出倾斜,斜向工作,就会忽略家庭和孩子。
实际上,很多人也是这么做的,我们或者把自己的父母接到身边来帮忙照看孩子,或者把孩子送到午托、培训机构,或者家庭条件好一点,聘用一个保姆专门看孩子。
我们认为孩子接受了最好的看护,有最专业的人来教育,可实际上孩子比我们看起来更需要我们的陪伴,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
孩子品学兼优、能力突出,需要我们在恰当的时机予以鼓励;
孩子不学无术、玩物丧志,需要我们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开发;
孩子固执孤行、不听劝阻,也需要我们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制止。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主观意愿和评判逻辑,一旦我们不在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出现,久而久之就会给他们带来一个信号:父母,好像并不在乎我!
二、避免出现“沟通障碍”在心理学上,在青春期子女教育方面,把父母分为了三种类型:放纵型、制约型和疏忽型,这其中以制约型最为突出。
大多数父母会认为青春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时期,本来职场就很辛苦还要费精力兼顾孩子的问题,于是孩子出现潜在问题,就想“一刀切”式的快刀斩乱麻,从而忽略了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健康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活动中,我们都会试图用最得体和谨慎的方式去展示自我,然而在家庭中却常常被忽视。
你的家庭中如有孩子,肯定遇到过下面的3个场景:
1、自己和丈夫(或妻子)因为某些琐事争吵,而孩子就坐在旁边听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语;
2、自己因为工作遭到了挫折,回家反复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并把气撒到孩子身上;
3、自己在家里我行我素,坐立没规矩,却反复训斥孩子要端正坐姿、少玩手机、不看电视!
沟通是一个双向过程,不是单方面的输出,也需要彼此的互相理解,孩子不理解父母的所作所为,当他们听到看到的事情与内心价值观产生冲突时,自然也就出现了叛逆心理。
在《人的技能》一书中,罗伯特波顿提到了一种现象——路障。指的就是常见的批评、嘲笑、命令、奚落等不利于沟通,甚至引起防御、抵抗、怨恨心理的一种现象。
为了避免“路障”情况的发生,我们必须采取争取的方法跨过与孩子“沟通障碍”这道坎。
三、跨过“沟通障碍”这道坎中国父母向来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和欧美父母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方面,更多的会采取训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一旦,父母自身的衡量标准与孩子的实际做法出现偏差,父母第一时间就会大声训斥孩子,甚至为此大发脾气,这种方式就是典型的消极沟通。
消极沟通会让孩子失去自己表达感受的主观意愿,从而与父母之间越来越不想交流,直接导致“沟通障碍”的生成。
所以,跨过沟通障碍,第一件事就是学会积极倾听。
传达信息只是沟通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倾听,作为父母,我们在发出训斥之前,最好先暂停2秒,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再做出反应,给孩子以尊重。
为此,可以采用几种方式:
1、多用眼睛去观察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是片面的获取信息;
2、不要用提问和评论打断孩子的话语;
3、孩子对父母说出批评性的话,或者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要一棒子打死;除此之外,跨过沟通障碍,第二件事就是学会合作性解决问题。
合作性问题解决方案的目标是互利共赢,让父母和子女双方都满意,合作性解决有6个步骤:
1、建立基本规则→→2、达成共识→→3、头脑风暴→→4、确定一个或多个双方同意的解决方案→→5、写下你们的协议→→6、设计一个时间进行后续讨论,评估进展。
当然,合作性解决问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彼此的敌意和对感情的伤害,并最大限度的增加真正解决问题的机会。
总之,沟通障碍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破除,敞开心扉,走进彼此的心灵世界,才能更好地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