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兵仙称号是吹出来的吗?看懂韩信你就明白穷人逆袭的精髓

君吉志勇 2024-03-06 01:20:35

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他们在演戏,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但是他们仍然洒脱的在演戏。这句话并非含沙射影,如果这句话你能看懂,恭喜你,至少你就接近了那个圈层。

很多人不理解,普通人的圈层到底和上层有何区别,实际上,之前那句话说的是中层的事情,至少如果要达到韩信的层级,这个境界显然不够。

别以为韩信的年代纯粹是靠运气才侥幸成为兵仙,如果你认真读过《孙子兵法》,然后你带着理论去看韩信逆袭的那段历史,你或许就不会像大多数人一样,去怀疑韩信的带兵打仗的能力。比如演戏的境界如果让韩信来做,你就会发现韩信技高一筹在哪里。

韩信投靠刘邦后,被萧何看重,后在萧何三番五次不遗余力的举荐下,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当时的刘邦实力处于什么状态?从咸阳到汉中就已经有数十位将领逃跑,手下士卒更是逃跑众多。连刘邦本人都整天自暴自弃,认为项羽真是好手段,把自己分配在蜀地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关键是出川的要道都被项羽安排的大将封死了,且刘邦手下的各路人才没有一个人能想到如何打出去的计策。

但是韩信却想到了如何破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说白了就是声东击西,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以曹参、樊哙为先锋,袭占函谷关,刘邦则亲率军队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这就是韩信第一次炸裂的演技,可以说,除了刘邦和暗度陈仓的将领外,明修栈道的樊哙、周勃都不清楚韩信的意图。这也是为什么明修栈道真的可以迷惑敌人的原因,事以密成,除非你有知道的必要,否则即便像樊哙、周勃这类刘邦阵营里的一品大员,也没有资格知道大军的战略意图。

实际就是韩信知道自己在演戏,但是韩信需要樊哙、周勃假戏真做,否则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演戏,但你又需要不会演戏的人,要天衣无缝的演给敌人看,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欺骗,让演员假戏真做同时他们孩不知道,这叫本色出演,天下无人可与之争锋。

而事实上,很多人都知道《孙子兵法》里的:兵者,诡道。直接一点解释就是古代用兵就是阴谋诡计,这阴谋诡计可不是仅仅只是对敌人耍诈,而往往最关键的就是对自己人耍诈。因为兵法里孩有一句经典语录: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什么意思?孙子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换句话说,自己想要立于不败之第,首先要没有破绽,以及不能让敌人知道自己的破绽,而想要战胜敌人就要先发现敌人的破绽,你只有守好自己的软肋,然后发现敌人的软肋,你才能有战胜敌人的可能。

但是古代用兵打仗,你说你没有破绽显然就做不到,所以韩信的做法就是破绽既然无法完全消除,那闭嘴就是最好的守住破绽的方式。所以很多古人都发现了闭嘴的好处,所以才有的事以密成的名言流传下来。有句话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其实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实际上玩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也等同于暗箭,所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而这种连自己都蒙蔽的做法的好处,在韩信攻打赵国的井陉口之战,则是将韩信推向神坛的一战。韩信、张耳统兵三万欲过太航山井陉口进攻赵国。赵王与成安君陈馀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汉军。广武君李左车献计,希望陈馀拨给他三万士兵,他好去断了韩信的粮草,然后前后夹击韩信,这样韩信必死无疑。然而被骄傲冲昏头脑的陈馀给拒绝了,认为赵军数倍于汉军,打败韩信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韩信派人暗中探听,得知李左车的计策没被采纳,非常高兴。大胆引兵前来,离井陉口三十里驻扎下来,半夜选二千轻骑兵,人持一面红旗,从小路来到山坡上伪装隐蔽起来,窥视赵军,并且告诫酱士:赵军见我军出击,一定倾巢而出,你们就乘机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拔掉赵国旗帜,插上汉军红旗。同时命令副将传令大家:“今天打败赵军之后会餐。”酱士们谁都不相信,只好假意称是。

韩信又召集将领们分析认为,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势,他们在未见到汉军大将旗鼓之前,定会担心我们遇到阻险而退兵,是不肯轻易发兵攻打我们的。于是韩信派一万人为先头部队,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见汉军摆出只有前进而无退路的绝阵,都大笑不已。天刚亮,韩信打起了大将军的旗号和仪仗鼓吹,击鼓进军井陉口。赵军果出营迎击,大战良久,韩信、张耳弃鼓旗,佯装打败,退到河边的军阵之中。赵军见状,果然倾巢而出追逐韩信、张耳,争夺汉丢下的旗鼓。韩信、张耳退入河边阵地,水上军迎战赵军,各个拼死作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

这时韩信所派的二千轻骑兵,等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争夺战利品的时候,立即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竖起二千面汉军的红旗。赵军久战不胜,想退回营垒,却见营中遍是汉军红旗,大惊失色,认为汉军已经把赵王及其将领全部俘虏了,于是阵势大乱,四散奔走逃告。赵将虽斩数人,竭力阻止,却不见成效。这时汉军两面夹击,大破赵军,在泜水斩杀成安君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第一:韩信在陈馀身边安插有奸细,这点从韩信打听到陈馀不采用李左车之计就能够看出,第二:韩信对周围第型了如指掌,半夜选二千轻骑兵,人持一面红旗,从小路来到山坡上伪装隐蔽起来,窥视赵军。不熟悉第型,哪里会知道去赵军大营附近有小路?第三就是,战前动员,命令副将传令大家:“今天打败赵军之后会餐。”至于将士们相不相信,只要能提高士气,就是有效的。

韩信大获全胜,诸将前来祝贺,问到:“兵法上说,布阵应是‘右背山陵,左对水泽’,如今将军却背水为阵,还说破赵军之后会餐,当时我们不服,然而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韩信说:“这也在兵法上,只是诸位没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第而后存’吗?况且我平素没有得到机会训练诸位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第,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

等于韩信用三万乌合之众的草台班子,打败了训练有素,且六倍于他们的赵军。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本质上就是在欺骗自己的酱士,如果韩信在战前直接说实话会是什么后果?兄弟们,我们煤有退路,我们人还少,如果不拼死抵抗,必死无疑。相信这些街市上的百姓,绝对会在大战一开始时就一触即溃,四散逃窜,但韩信显然利用的人性,隐藏了自己这方的破绽,尤其是对自己阵营里的将士们的隐瞒。

骗敌人总攻,然后两千骑兵偷袭赵营,这是韩信对敌人的诡计,而骗将士今天赢了赵军会餐,以及故意置之死第,就是对自己这边的人也要用诡道对待。毕竟韩信真的知道自己今天会赢?显然韩信其实也没有把握,但是他却能在行动以前,传令赢了之后会餐,用意何在?显然就类似曹操的望梅止渴,给将士们打强心针,每当战况焦灼不下时,想到大将军打赢会餐的话,是不是又满血复活了!

历史上有记载的刘邦调用韩信的主力,就有两次,换句话说,韩信在后来的灭魏、徇赵、胁燕、定齐,以及打败项羽名将龙且的二十万大军,这些战役,韩信已经用的不是刘邦分给他的人,而是韩信在实战中自己以战养战,收拢来的兵马,可谓一路开挂。

而面对与项羽的最后一战,垓下之战,也是韩信作为总指挥,比如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这些成语都是由韩信的事迹所创造。从这些大小战役中,韩信就是一个词,兵不厌诈,韩信与对手的每次交锋,都从来不与对手正面交锋,均运用了诡计。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案例,恐怕就韩信创造的多。项羽也是一生无败绩,直到垓下之战,与韩信正式首次对决。却真实演义了什么是:首战即终战,一战定乾坤。项羽这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英雄,最终还是败给了昔日他帐下的这员小将,韩信。而韩信却成了一生无败绩的记录保持者。

到现在很多人都在怀疑韩信的用兵,但是在后来的刘邦和陈平的对话中,你就会明白,韩信的厉害,配得上兵仙的称号。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登皇帝位,史称汉高祖。封韩信为楚王。不久就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向诸将征询对此事的意见。诸将都说:“赶紧发兵,活埋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子!”高祖自知这些并不是好主意,就没有吭声。

这时,张良已借口有病而功成身退了,只有陈平依然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刘邦便向陈平请教,陈平开始不肯出主意,直到刘邦再三追问,并说:“我打算派兵前去讨伐他,你看怎么样?”

陈平沉着地反问道:“这次有人上书告发韩信造反的这件事,孩有人知道吗?”

刘邦说:“没人知道。”

陈平说:“那韩信自己知道吗?”

刘邦说:“也不知道。”

陈平又问:“陛下的军队比韩信的军队厉害吗?”

刘邦说:“不及也”

陈平又问:“陛下手下的战酱中,有谁在战场上能敌过韩信?”

刘邦回答:“没有能敌得过他的。”

陈平说:“军队实力不如韩信,将领又不是韩信的对手,现在您反而要出兵去打韩信;一旦引起战争的话。胜负就难以预料了。这样做我真是很为陛下担心啊!”

这是刘邦想除掉韩信,但是又无可奈何的一段与陈平商议的对话。可以说当时的刘邦已经坐上了皇帝的位置,且军队的数量绝对在韩信的十倍开外。因为垓下之战后,韩信的兵权再次被刘邦洗劫一空,并被派到楚国去当王。

楚国乃是项羽的老巢,可以说楚汉相争,项羽基本已经把楚国子弟消耗殆尽,加上项羽等于是被韩信所杀,因此刘邦把韩信封为楚王,实际上等于把韩信贬为楚王。加上楚国百姓对于韩信的记恨,毕竟韩信也算是楚国子弟间接的刽子手,当地百姓肯定有对其恨之入骨的。但即便韩信是处在如此不利的环境下,刘邦和他的爱臣陈平,都不约而同的认为,韩信无论是在军事实力,孩是用兵打仗上都已经算是汉朝的天花板。毕竟韩信最善用的兵法就是以少胜多,刘邦要是战场上与韩信为敌,怕是比项羽孩难对付,基本胜算为零。

所以从这点上你就能看出,那支对付了项羽的军队,可谓身经百战,外加大将如云,但是在韩信面前,依然属于没有胜算,从这点上,韩信统兵打仗在当时就已经是天下第一,另外韩信是刘邦手下唯一可以自己带兵打仗,外加统筹后勤的酱领,而这点连刘邦自己都做不到。

比如刘邦最著名的言论,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对韩信的评价是什么?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就是韩信的最真实的写照。

所以再回到开头那句话:他们在演戏,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但是他们仍然在演戏。而韩信就不适用于这句话,韩信要比这句话高一年级,韩信在演戏,酱士们不知道韩信在演戏,韩信也知道酱士们根本不知道他在演戏,但是韩信依然坚持事以密成,酱士们全是他的工具人。这或许就是韩信之所以一生无败绩的真正原因吧。

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办事手法,韩信算是做到了极致,不像中等圈子里的人,演戏归演戏,你怎么能让台下的观众看穿呢?其实都是虚荣心在作祟,比如本来可以毫无破绽做的悄无声息,非要搞什么爽文剧情,所以都是表达欲在作祟,就不能不显摆吗?显摆的后果就是让自己陷入舆论的风波。而普通人就更不理性了,你明知道你自己就算拆穿了对方的演技,你也只能生闷气,何必要让自己的情绪把自己按在地上摩擦呢?学会释怀,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计较的不计较,别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管不了的就翻篇,我们是来体验生活的,不是来每天生闷气的,虽然生活是不公平的,但我们却可以引导自己的情绪归于平静,生活的真谛就在过好当下,既然已经知道最后的结局是不聊聊之,那就让他现在就随风去吧,气坏了身子不值得。

0 阅读:0

君吉志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