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逆袭离不开思维升级,有时候一念美好,一念糟糕

君吉志勇 2024-03-06 01:20:44

今天聊的这个话题,有些深邃,问:年轻人到底还该不该去创业?有人肯定会说,创业,别逗了吧,现在大势已去,谁都知道顺势而为才能成功,你让年轻人去创业,那无疑是败家。其实按创业的成功概率来时,的确属于九死一生的事情,即便是在大环境好的前提下,依然有大把的失败者。所以富贵险中求,也在险中丢,求时十之一,丢时十之九。

但是也正是这句话,说明了大部分创业者的通病,那就是他们不做市场调研,不看行业前三怎么运作,不去了解市场,而仅仅只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在富贵险中求,也就是说是在冒险,类似赌博的心理,你想想赌徒的胜算有多高?这就好比菜鸟和专业选手的区别。

其实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区分一个人是菜鸟,还是专业人士,以为那些有成功经验的人,就是专业人士,而没有经验的人就是菜鸟,如果你真的这么理解和区分人与人之间的水平的话,那说明你看人更多的是靠直觉,你不仅仅是不适合创业,同时你为人处世一定很失败,因为你在看人上也过分依靠本能,我们时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是这句话却说出了一个现实,那就是百分之九十的人会背诵很多道理,甚至信手拈来,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按这些道理办过事情。

比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现实是,我们日常就是百分百在靠第一印象去衡量别人,等到发现自己小瞧了对方时,你说尴尬不尴尬?还有就是认错贵人,明明他还不如你,但是他在你面前伪装包装的严,这样你就容易吃亏上当。

创业也是类似的问题,区分菜鸟与高手的唯一区别就是,这件事情你到底有没有事先调查过,了解过。如果没有做任何调查与了解,你就冲动的去做了,你放心,你的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唯一的百分之一的胜算,也是因为你误打误撞到行业风口,只有有风口,有趋势的行业,才会包容创业菜鸟,即便你犯再多的错误,但是奈何产品供不应求,甚至残次品都能卖钱,你的利润足矣弥补你的错误损失。但是就目前来看,风口早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情,而下一次风口和趋势,更多的是集中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这和普通人创业大概率没有关系。

所以现在的创业,都需要做市场调研,或者需要你至少大致了解行业。千万别自以为是,我通过两个案例来向你说明,那些看似成功前就没做成过一件事的人,是如何一夜成名的。

第一个就是千古谜题,韩信是如何在没有带过兵的前提下,出山就成功,七战七捷,一生无败绩!看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韩信被刘邦封为大将军前,只是项羽帐下的一名类似保镖的人物,按现在官职来看,类似班长的级别,且手下没有一兵一卒。但就是这个从未独自领过兵打仗的人,第一战就创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且旗开得胜,不得不说后世看到这样的战绩,无不咋舌兴叹。

按常理,一般名将都是在实际战斗中淬炼出来的多,历史上很少出现,一出场就开门红的名将。而之后的韩信,更是率领了三万市井小民所组成的杂牌军,击败了赵国二十万之多的正规军,这种战绩一举奠定了韩信兵仙的称号。要知道对方兵力是韩信的六倍,且对方是久经训练的老兵,韩信则是刚刚组建,草草训练后就急速拉上战场的杂牌军。这个战果确实刷新了人们的一贯认知。

其实要说韩信出山前没有带过兵,是事实,但是要说韩信没有打过仗,这个就是错误的叙述。因为韩信最早是投靠在项羽的叔叔项粱的手下,后来项粱兵败身死,项羽才接管了项粱的队伍,到这时项羽才拥有了军队指挥权,到后来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用五万人打败了秦国从边防调派过来的四十万秦军,再到鸿门宴刘邦借上厕所的名义逃跑,韩信都是在项羽身边的。

也就是说,韩信在项羽的军队中学会了,如何排兵,如何布阵,如何激发士气,如何调遣粮草,而有关于韩信的兵法,据记载是其幼年就学会的,等于韩信在项羽帐下的那二年,等于是在实战中实习,因此韩信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有很多博主说韩信在攻打赵国时,用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第二次成功过的事迹,这点就有点描述不准确了。确切的说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一个发起的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破釜沉舟。正是由于项羽的成功运用,才被韩信拿来使用的。换句话说韩信在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点上,属于抄作业。

而韩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每次打仗,他都要派出大量的斥候去探查地形,以及搜集情报,可以说对当地的地形第貌,以及敌人的动向都做到了如指掌,哪里可以排兵布阵,哪里可以埋伏偷袭,他都是事先和手下酱领有着大量的商议后才做出的决断。这就是兵法上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可以说纵观楚汉战争,韩信所面对的每一位对手,都是韩信了解对方的一切,对方却被韩信的疑兵所蒙蔽,造成韩信每次都是偷袭成功,以少胜多。

反观我们的创业者,有几个去做过市场调查?又有几个在自己所要创业的项目里,比如你想开家饭馆,是你在饭馆工作过,还是你亲戚也是开饭馆的,你打听过?还是你就是脑门一热,一拍脑袋就决定创业的?与其说是创业成功系数低,不如说很多没有基础的创业,就是乱弹琴,什么都不知道,就想着我看我家楼下餐馆生意好,于是我也开一家,你说这样的成功系数有多大?

例子二,不断跳槽,是字节跳动老板张一鸣早期工作轨迹的最大特点,他从不掩饰这种工作上的活跃性,反而十分坦然的解释说:你看,我始终没有切换过行业,也没有切换过工作状态,无非是在这个项目或者那个项目上。张一鸣一直把工作视为经验积累,包括搜索技术,基础算法,社交网络和信息分发,以及大企业是如何管理员工的等等,可以说每跳槽一家公司,他都是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去的,至于工资这类三瓜两枣的事情,从来不在他选择公司的主因里。当这些关于技术与公司管理类的经验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创办字节跳动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任何事情,当你发现他时,他绝对不是此刻你看到的这些,而是在很早以前种子就已经埋下,只不过这时它才发芽被你看到,实际上它的根,早就已经在地下绵延许久。

所以才有的老话,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实际上呢,创业路上能成功的人虽然是少数,但是多年的经验累积,行业的深层了解,都是一个人创业能否成功必不可少的护城河。创业之所以失败的人多,很大程度上和你的底子有多厚有直接关系,和大环境则只有间接关系。

比如现在都清楚各个行业都面临饱和,都面临供大于求,是不是就不适合进入了呢?其实恰恰相反,因为你看到的是宏观数据,但是创业对于个人属于微观视角。也就是说再内卷的行业,也有活的很滋润的一个人,再华丽的项目,也有赔钱举债的人。重要的是你要对标这些活的滋润的人,看他们的企业有什么独门绝活,才使得他们能够和大部分不挣钱的人拉开差距。这才是创业者该做的事情。

就像张一鸣在互联网企业打工多年,做程序员多年,无非就是在了解企业,精进技术,发现行业内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获客策略,以及从技术的角度去看待市面上的互联网产品有什么不足,我是否能升级改造?这便是从螺丝钉,到老板的蜕变过程。

所以创业本就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等到你没有钱了,再去想创业的事情,多少都有点慢半拍的嫌疑。多少人在工作岗位上抱怨资本家,却从来没有想过打工是为了学习经验,好有朝一日自己当老板,成为别人眼里的资本家。所以打工选择行业选择企业,从开始就高下之分了。即便你没有类似的心眼,但是在决定投资当老板时,就算你不熟悉行业内幕,能不能先打听一下,搜索一下,搜集一下相关资料。至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连调查的功夫都省略了,我看你还是苟苟营就好,至少我认为大部分人不适合创业。除非你也有颠覆式改进的技术,否则至少要先了解行业具体情况,不然光靠一腔热血,多半会石沉大海。

这就好比大家都看网购是趋势,于是认为快递业未来十年都不会淘汰,于是想加盟快递,我保险你根本就不知道,送一票快递实际能挣多少钱,我更感肯定,你都不知道,快递除了送快递以外,还有收件任务,还有投诉罚款,等,你确定快递就是门好生意吗?没有调查你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你不小心接盘了,我只能祝你也能在不想干的时候,顺利找到接盘侠,如果你运气足够好的情况下。

当然很多网店,虽然现在也很卷,但是靠着经营策略的不同,也依然生活的很好,不然,真的向那些只会在屏幕前制造紧张气氛,制造焦虑情绪,而自己一天网店也没开过的人,又怎么可能会知道,如果按他描述的那么灰暗,那岂不是大家都失业在家了?显然不是这么回事啊。悲观者虽然冷静,但只有乐观者才充满希望,因此,切勿听那些人纸上谈兵,一面之词,如果你是要创业,我建议你先去调查一下你要进入的行业,这是闭坑的最有效的法门,正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一般有效的策略都听上去那么的平淡无奇,但你想想韩信,你想想张一鸣,你就会明白,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有的都是厚积薄发的准备。切勿认为成功就是想当然,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就看你积累的底子和打听到的行业内幕有多少。

0 阅读:2

君吉志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