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真相,比你想的要复杂

禾珯茬读历史 2024-05-31 02:03:44

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李治从各地招募大量府兵组建了35个军团,打算对高句丽发动最致命的一击。

一、

要知道,当初隋炀帝征高句丽也才用30个军团。他老爹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也没有这么阔绰。看来李治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灭掉高句丽。

正月二十二日,任命萧嗣业为扶余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前往平壤。四月十六日,任命任雅相为浿江道行军总管,契苾何力为辽东道行军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行军总管,与萧嗣业及诸胡兵共三十五军,水陆分道并进。

可以想象,当时的阵仗得有多庞大。

人的情绪是很容易受到感染的,看到这么大的阵仗,李治心里也痒痒的,就打算学他老爹李世民亲征。

这下子武则天就怕了,你李治是不是统兵的料,她最清楚。为了避免自己守活寡,她赶紧不停地劝阻,李治这才放弃了亲征的想法。

一开始,唐军的攻势还是蛮顺利的。

八月十一日,苏定方在浿江(今朝鲜大同江)大破高句丽军,进而包围平壤城(高句丽都城)。北线的唐军也将高句丽军打得丢盔弃甲,直接放弃鸭绿江以北,退回以南防线死守着。

经过一个多月的对峙,天气开始越来越冷,鸭绿江水都已经结成坚冰。此时如果不赶紧越过鸭绿江,对唐军来说将面临补给困难,以及恶劣天气的双重打击。

于是,唐将契苾何力决心强攻鸭绿江防线。

一声令下,唐军将士踏冰而过、奋力砍杀。高句丽军没想到唐军这么勇猛,很快就大溃败逃。唐军追击数十里,斩首三万级,其余部众全都投降。

正当契苾何力率领的北路军顺利推进,打算南下与苏定方大军合围平壤时,意外却发生了......

二、

由于大唐一次性集结了35个军团,连防守西线的部队也调了过去,这就导致西线空虚,漠北铁勒九姓趁机发起叛乱。

简单解释下“铁勒九姓”,这是唐朝对蒙古高原北部的回纥、仆固、同罗、浑、思结、拔野古、契、阿布思、骨仑屋骨思等游牧部落的总称。

龙朔元年(661年),也就是李治举全国重兵攻打高句丽这年,一向与大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逝世,继位的比粟毒野心勃勃,就带领部众与同罗部、仆固部侵犯大唐边境。

比粟毒率军十余万向南入侵,打算攻打长安,按“铁勒九姓”的实力完全是痴心妄想、以软击石。

只是,放任不管任由其发展,大唐王朝的西北防线必然会溃败,到时两线作战就更不利。更何况,天山是西域通商的必经之路,位置非常的重要。

既然西线被偷家了,李治只能暂缓对高句丽的猛攻,下令进攻高句丽的北线唐军立刻退出战斗,火速向西前往天山平乱。

平叛大军的统帅是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李治任命他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命左武卫将军薛仁贵为副手,率军讨伐叛军。

郑仁泰是太宗老臣,从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跟在身边,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这次由他当主帅,应该也是看重他的老资历。

然而在这一战中,郑仁泰并没有过多出彩的表现,反倒让副手薛仁贵出尽了风头,还引出了“三箭定天山”的典故。

三、

龙朔二年(662年)三月,唐军抵达天山(今蒙古杭爱山)。铁勒九姓闻唐兵将至,早就准备了十余万人等着,打算凭借天山有利地形,阻击唐军。

不得不说铁勒的防御工事做得还是不错的,唐军抵达后还真被困住。要是这样僵持下去,唐军就要为粮草犯愁了,谁知敌人却主动送上门来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铁勒“选骁健者数十人挑战”,人家不跟你集团作战,而是要跟你单挑。

铁勒九姓是游牧民族历来崇尚勇士,喜欢用勇士挑战的做法来显示自己的能力,更何况这次他们有10几万人,唐军却只有区区数万人。

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下,铁勒将领就更加不把唐军放在眼里,就派几十员大将前来挑战,还指名道姓要跟薛仁贵单挑。敌军早已闻得薛仁贵大名,知其不仅骑术好、箭术更佳,难得有机会遇到,不比个痛快哪行呢。

薛仁贵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将,一看来了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年轻,一开始并不想搭理对方。转念一想,或许这就是打破敌军防御的大好机会。

只见薛仁贵飞身上马、张弓搭箭,在对方还未反应过来时,他已连发三箭,将3员敌将给射下马来。史载“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这么骁勇的表现,使得数十铁勒骑士纷纷投降。

眼看自家的勇士就这样向唐军投降,原本就是一盘散沙的铁勒大军,士气立马受到极大的挫败。

薛仁贵抓住机会,以精骑穿过山口对铁勒大军发起突击,撕裂了敌军的防线;郑仁泰则率领大军一旁掩杀,铁勒大军失去了地利优势,自知不敌只能全军投降。

就这样,薛仁贵凭借三箭就降服了10几万铁勒大军,“三箭定天山”的典故就此流传开来。

四、

战打胜利了,问题也随之而来。10几万降兵该怎么处理,对薛仁贵来说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唐军远道而来,原本后勤补给就困难,再加上这10几万人的口粮,唐军真是负担不起的。要是都放了,这些人就会跟深入大漠跟铁勒残部汇合,到时又会起兵反叛,那这仗不就白打了!

留也不是,放也不是,确实让人十分头疼!

就在薛仁贵苦恼该如何处理降兵时,主帅郑仁泰那边又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铁勒九姓里的“思结”、“多滥葛”等部落得知薛仁贵三箭就降了10几万大军,又听闻唐军主帅郑仁泰亲自领兵来攻打他们,早就没了抵抗的心思,赶忙开门投降。

郑仁泰这边刚接受完投降,那边立马就纵兵大势抢掠,把男的当做俘虏使,女眷则用来犒赏士卒。已经投降的铁勒部众也不傻,立马向北逃跑,试图与大漠以北的回纥等部会合。

坏消息传来,这下子薛仁贵就更头疼了,心里不知道将主帅郑仁泰骂了多少遍。自己手下可是有10几万降兵,要是这些人得知同族的遭遇,一旦哗变起来就会出现大规模的骚乱,到时唐军就压不住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于是,“坑杀10万降卒”事就出现了。

薛仁贵下令将铁勒男丁尽数坑杀,女眷分给将士,一下子就绝了铁勒数万户。这一残酷手段让铁勒元气大伤,多年都未能聚集军队进攻大唐。

这事对大唐和薛仁贵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舆论纷纷谴责薛仁贵违背了唐军“投降不杀”的宽仁政策。气急败坏的铁勒部遣使赴长安控告薛仁贵滥杀,希望高宗李治给予严惩,以平民愤。

五、

薛仁贵搞出这么大的事来,李治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严惩薛仁贵,肯定会影响军心士气,以后谁还肯为大唐卖命;不严惩,舆论和铁勒部情绪都压不住。

惩不惩罚薛仁贵先放一旁,怎么也得等大军班师回朝再说;现在的重点是得先派个人去安抚铁勒部众。于是,李治就想到了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是一员猛将,早年随唐太宗平定西域诸国、远征高句丽,功勋卓著深得太宗信任。最重要的是,他出生于铁勒部,是铁勒贵族后裔。

派这样的人去安抚铁勒部众,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于是,高宗李治任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铁勒道安抚使,前去收集安抚铁勒余众。让李治没想到的是,契苾何力对铁勒余部的处理方式却更加的残酷!

接到命令后,契苾何力只带精骑五百就直入铁勒各部,然后对众人说:“陛下知道你们都是被胁迫的,现在赦免你们的罪,罪在酋长,我们之惩罚首恶之人。”

众人听到后大喜,一起逮捕其酋长、贵族等二百余人交给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二话不说,立即诛杀这二百余名贵族头人,鲜血染红了草原。

没有贵族带头反叛,这场叛乱才被平息。

六、

另一边,主帅郑仁泰众兵抢夺一番后,就率军深入大漠追击逃跑之敌,结果却迷路了。

派出去的斥候来报:“敌人的军需物资牛羊马匹遍布原野,可以去夺回来。”

听到又有财物可以抢,郑仁泰立马来了精神,亲率轻骑兵一万四千人出击,兼程赶赴、越过沙漠,抵达了仙萼河(今蒙古色楞格河)。结果,不仅看不到任何的牛羊马匹,就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瞧见一个。

这下去郑仁泰慌了,原本为了行动迅速,只携带了少量的口粮,且都早就吃光了。路上又遇上大雪,士卒饿死、冻死的越来越多,甚至出现相互厮杀吞食的情况。

等部队回到军营时,剩下的骑兵只有二十分之一,还不到八百人。

一万四千轻骑出击,只为抢掠发财,结果敌人一个也没看见,钱财一分钱没抢到,反而损失了一万三千多人,这下子郑仁泰的罪过可就大了。

大军班师回朝后,立马就有御史弹劾“郑仁泰等诛杀已降之人,不抚恤士卒,没有充分准备资粮,遂使骸骨蔽野”、“薛仁贵所到之处,贪婪暴掠”,希望皇帝严惩两人。

最终,李治下旨以功赎罪,将两人都给释放了。没多久,两人又都被重新启用。

0 阅读:61
禾珯茬读历史

禾珯茬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