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了褚遂良的话,才明白武则天为何要重用娘家人

禾珯茬读历史 2024-05-23 03:30:17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高宗李治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这意味着以武则天为首的庶族官僚集团的崛起。

一、

李治之所以立武则天为皇后,很大一个原因是武则天的后台不够硬。

她的父亲武士彟虽是大唐开国功臣,然而却只是个暴发户社会地位不高。父亲死后,她跟母亲就被武家人扫地出门,孤儿寡母两人自然不用担心外戚干政。更何况,武则天还是伺候过先帝的才人。

这样没后台、又有黑历史的女人,李治用起来才放心。

一个敢在老爹眼皮子底下睡小妈的人,还有啥事干不出来?他无情起来,可是连亲舅舅全家都灭的,更不要说一个女人了。

武则天虽然被立皇后,但是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下场,让她无时无刻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天自己就成了下一个“王皇后”。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她一边牢牢抱住李治这颗大树不放;一边主动出击,她要掌握主动权、掌控自己的命运。

二、

武则天出身小门小姓,在那个看门第的时代是非常大的劣势。

当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为后时,你看褚遂良是怎么反驳的?

他对李治说:“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请更择贵姓”。想换皇后可以,请找个豪门世家的女子吧。

看来褚遂良等人并不反对废王皇后,他们只是无法接受武氏这种小姓罢了。

在争夺后位的过程中,姓氏的劣势成为武则天谋取后位的一大障碍;虽然武则天胜利了,但小姓氏一直都是她心中的隐痛。成为了皇后,她自然不会再容忍别人轻视自己。

于是,武则天想要学唐太宗重修《氏族志》。

当初李世民就是看不惯那些豪门大姓凌驾在“李姓”之上,就让高士廉等人修订《氏族志》,将李氏放在第一等外戚次之,山东豪门氏族则被降为第三等。

武则天喜欢别出心裁,她将新修的《氏族志》改名为《姓氏录》,以李氏皇族和武氏后族为第一等,其余按照当时的官阶高下来排座次,一共分成九等。

换句话说,只要你肯跟着武则天好好干,就能升官抬高姓氏排名,这可是名利双收、光宗耀祖的事。

这是一箭双雕的妙招,既能提高武则天自身门第,又能拉拢庶族官僚和学子为自己所用。

不得不佩服武则天的政治手腕!

三、

当然,武则天想要坐稳皇后宝座,单靠虚名是不够的,还得要有一帮支持自己的娘家人才行。

这下子武则天就有些犯难了!

自父亲武士彟死后,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庆、武元爽就合伙将孤儿寡母给扫地出门,那时武则天才十一岁。这还不算完,自己的伯母善氏还落井下石,动不动就毒打母女俩人。

善氏是父亲的兄弟武士让的老婆,武则天掌权后,就将善氏杖死出气。

可见,武则天跟娘家的关系是非常糟糕的!

如果可以,武则天这辈子也不想再搭理这些人;但是为了自己的权利欲,武则天还是主动给两个哥哥升官。

武元庆由右卫郎将迁为司宗少卿,武元爽由安州司户参军迁为内府少监;两个堂兄弟,武惟良由始州长史迁为司卫少卿,武怀运由瀛州长史迁为淄州刺史。

看看,不是由穷地副手升到富区一把手,就是从地方直接升到中央,各个都是超迁。显然,武则天是想通过以德报怨的方式,修复自己跟娘家人的关系,进而将娘家为自己所用。

可惜,武家那些人完全不领武则天的情。

哥们几个当着武则天老妈的面说,我们当官是因为父亲功臣的原因,能当个小官就心满意足;现在皇后想要提拔我们,我们没那个本事领受,也不会以此为荣的。

武则天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好心被当成驴肝肺了;武家这些人是又臭又硬,一点也不领情。

既然这么不识抬举,也不要怪武则天心狠手辣了。

没多久,武元庆、武元爽、武惟良等全家老少都被贬到边穷地区;到任后,武元庆和武元爽很快就死去。武则天还为此,安了一个“谦让无私,裁抑外戚”的名头。

这可是“一石二鸟”之计啊!

一方面,报了小时候的被虐之仇;另一方面,也树立了公正无私的形象。

四、

解决了这些不识趣的娘家人,武则天的难题依然没有解决。

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以孝顺的名义,说服李治把李氏祖宗封了个遍。然后说,列祖列宗都称皇帝和皇后,作为晚辈怎么敢和祖宗使用一样的称呼呢?

得避讳才能显示出孝心!

李治觉得有道理,于是两人就不再自称皇帝、皇后,改成天皇和天后了。

武则天这野心是越来越膨胀了!

想要支撑她不断膨胀的野心,没有坚强的后盾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她又开始培植起自己的外戚来。

既然武家人靠不住,那从自家姐妹那边入手,兴许能找出几个有用的青年才俊。

武则天有一个姐姐和妹妹,妹妹早死无子嗣;姐姐武顺嫁给了贺兰氏,很早就守寡生有一男一女。

姐姐的儿子叫贺兰敏之,他成了武则天第一个重点培养的外戚。

武则天一来就将其他改姓武,还让他袭爵周国公,这可是武则天老爹的爵位。

可惜,这贺兰敏之虽然聪明英俊,但在政治上却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他非但不能替武则天排忧解难,反倒一次次让武则天难堪。

太子李弘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心头肉,两人对他可是寄予厚望的,也到了纳太子妃的年龄。

本来武则天已经为他选定了杨家的女儿,马上就要举行婚礼。谁曾想,这贺兰敏之真不是个东西,竟然大胆到连太子妃女人都敢碰,施展了手段诱奸了杨小姐。

如果你觉得这贺兰敏之已经够浑蛋的,那你就小看他了。当时太平公主还小,这贺兰敏之竟然也要对其下手。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跟武则天母亲荣国夫人也有一腿,这种事放在古今中外任何时期都会让人大跌眼镜。

搞出这么多混事来,贺兰敏之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武则天将他流放到南方的雷州,中途又派杀手用马缰绳将其给勒死了。

五、

第一个想要重用的外戚就这样练废了,但武则天想要改天换命,还是要有一群忠于自己的外戚才行。

经过反复权衡后,武则天决定不计前嫌召回被贬苦地的几个侄子,也就是被她搞死的武元庆、武元爽的子嗣,其中也包括被她杖杀的善氏子孙。

武则天确实很大方,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一回朝,立马袭爵周国公,任为三品的宗正卿。

这个职位一般都由李唐宗室担任,专门掌管皇族事务。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武家人,有种让武家凌驾于李家之上的想法,其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对武元庆的儿子武三思,武则天也很舍得培养。不仅被封为梁王,后来还官至宰相。

武则天晚年,朝堂大权几乎掌握在武三思手上。他还起了夺嫡之心,这才有了武则天晚年立李氏子孙为太子,还是立武氏的烦恼。

武家子弟在武则天坐稳后位,以及后来登基称帝等事上,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特别是武三思,他天天就在揣摩姑姑的想法,屡次进言诬告李唐宗室及大臣,为武则天称帝扫清障碍,深得武则天的信任。

有意思的是,武则天死后武家子弟不仅没有被清算,还依然活跃在大唐朝堂上,甚至在后宫中还差点再出一个“武则天”来。

六、

神龙政变后,张氏两兄弟就被诛杀,武则天也被迫禅位。

很多人都以为武家人要倒大霉了,没想到中宗李显再次登基称帝后,不仅没有对武家人进行清算,反而给予更加重用。

特别是武三思,依然活跃在中宗朝堂,把持着朝政大权。后来,死在了中宗太子李重俊发动的兵变中。

武攸宁是武则天的堂侄,他是被武则天杖杀的善氏之孙。武则天不计前嫌封为建昌王,后来也做到了宰相的职位。

武攸暨也是善氏之孙,被封为安定郡王。为了能够亲上加亲,武则天赐死了他的原配妻子,将女儿太平公主嫁给他,从此他就进入武氏权力核心。

武则天在位时,武攸暨晋升司徒,后又加开府仪同三司,成了宰相。

武攸止也是善氏之孙,没有什么名气只做到绛州刺史,这在武家子弟中只能算一般般。但他有个赫赫有名的女儿,就是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跟她的姑奶奶武则天一样,这武惠妃也将皇帝的原配王皇后给扳倒了。如果不是群臣怕重演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故事,死活不让唐玄宗立武惠妃为后,大唐还真有可能再出个“武则天”。

后来,武贵妃又勾结权臣李林甫,构陷太子李瑛兄弟三人致死。三王死后不到一年,武惠妃就害了疑心病,屡次看到他们的鬼魂,竟一病不起死于恐惧中。

武惠妃死后,唐玄宗又重新物色美女,这才有了后来的杨贵妃。

当然,武家后人也是有正面的人物的。

武则天死后约一百年,大唐经过“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唐宪宗李纯上位后,就打算改变这种现状,于是就重用贤臣良将。

其中,就有一位“铁血宰相”武元衡,他是武则天的堂兄弟武载德的后代。

武元衡不仅才华横溢是个“状元郎”,而且还长得特别帅,号称当时的“第一美男子”。

难得的是,他为官正值且清廉,致力于削藩改善民生,因此被藩镇节度使所痛恨。为了打击朝堂的削藩派,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就派人暗杀武元衡。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凌晨,大唐宰相武元衡被人暗杀在去早朝的路上。他被暗杀后,唐宪宗李纯化悲痛为力量,重用裴度等主战派,终于将藩镇势力给镇压。

自此大唐再次迎来了短暂的盛世,史称“元和中兴”。

武元衡死后,武氏族人在大唐朝堂,再也没有什么作为了。

0 阅读:99
禾珯茬读历史

禾珯茬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