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
连日来,内蒙古大学“不允许博士研究生宿舍床上有布娃娃,逾期不整改取消奖学金资格”的消息引发热议。内蒙古大学回应称,博士生作为在校生,应该和所有同学一样平等遵守学校规则。经核实,该博士生被当值同学记录在册,是因为玩偶体积过大、摆放不整齐,该同学后受到口头提醒,并未受到任何处分。奖学金评定是包含思想品行在内的综合性评定,所有在校学生理应遵守公寓管理规定,应该有良好的日常表现。
我看到很多关于此事的评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了在床上摆放超大布娃娃的女博士,而对学校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有的说,大学管布娃娃,本质上是形式主义,有的说,卫生洁癖是种病。类似批评,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学校没有权利管理学生宿舍;或者说,好像管理学生宿舍,不属于学校内部事务,而是社会公共事务。
可惜,媒体评论未能指出内蒙古大学此举,在法律上有任何的违法性,或者在道德上有任何的背德处。那么问题来了,舆论到底在批评什么?哪里来的道德制高点,可以叉着腰站在上面,对大学管理内部事务说三道四?每个单位都有每个单位的内部规定,每个大学也都有每个大学的内部要求。学校要求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并没有任何不妥。
向媒体爆料的女博士,为的是自己的奖学金资格。且不说她实际上并未因此受处分,就算的确因此被取消了奖学金资格,在规则明确且逾期不改的情况下,恐怕也没有问题。奖学金评定不只关注学习,遵守公寓管理规定同样是基本要求,而且人人平等,并不是对某个人的特殊要求。试问,包括发表批评文章的媒体在内,哪个单位没一些比较独特的,甚至在外人看来颇为奇葩的内部规定呢?在抨击大学管布娃娃之前,何不先来抨击一下自己?
在法律的框架内,学校有权对学生公寓进行管理,这是学校的权利,而不是舆论的权利。更何况,学校做法自有其考量因素,外界如果并不真正了解,就武断地从某个侧面否定一切,既不公允也不科学。除非的确是管理专家,有能力“指导”大学如何管理内部事务,否则舆论不应该把手伸得太长,针对学校内部管理行为,上纲上线地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
具体到个人层面,面对一些看不惯的内部规定,我们在工作之后,往往会选择遵守,这是成年人社会的普遍规则。女博士选择的却是利用媒体给学校施压。我想说,倘若她以此作为成功经验,继续保持到将来的工作之中,受伤的恐怕只会是她自己。面对内部规则,除非它不合法,选择遵守而非对抗,并不是懦弱,而是尊重。否则大家各行其是,管理就将成为空谈。
值得一说的是,媒体虽然在此事件中大多站在女博士一边,指责学校管布娃娃不对;但在另外一些事件中,却又倾向于强调规则意识,批评那些破坏规则的行为。试问,女博士对学校宿舍管理要求,难道不知情吗?为什么其他学生能做到,她做不到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岂不正是规则意识的缺乏?内蒙古大学在回应中强调,博士生作为在校生,应该和所有同学一样平等遵守学校规则。而那些批评文章,显然只看到了布娃娃,没看到规则意识。
A000000
学校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