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去世后,悼词极为特殊

专解明朝疑难杂症 2025-02-08 14:35:31
黄克诚去世后,悼词极为特殊

黄克诚一生离不开两个特殊取舍,一是在别人劝说下依然秉持九上九下,二是给子女定下两条家规,他没让子女参军也没让他们享受父亲的光环,这些看似离奇却暗藏玄机。

黄克诚当上将领也没改变节约习惯,他住的房子破旧得掉木板,修缮费用有点高就干脆不修了,就算简单补一补家里冬天冷得要命夏天热得受不了。

他身体不好大家劝他去玉泉山养病,拗不过众人就提了两个要求说自己一个人去伙食费得自己掏,这种想法让中央都觉得有意思就批准了。

去玉泉山养病时工作人员摘了樱桃给他吃,他吃完觉得味道好就问樱桃哪里来的,工作人员说是问这里要的想让将军尝尝,他立马说不能占公家便宜让工作人员赶紧把钱送去。

他每天工作时间长得很,就算身体不好也坚持工作,有人说他太辛苦了该休息休息,他总说工作忙哪有时间休息。

他最不喜欢浪费,总对身边人说我们要为人民服务不能让一分一毛浪费在不该花的地方,这话后来成了很多干部的座右铭。

晚年时双目失明行动也不便,躺在病床上还关心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连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说给他一万能变成十万来花。

病重时他开始拒绝治疗,说自己油尽灯枯不该再浪费国家的钱,大家劝说他都不听,最后只好让警卫员摁住他打针。

临终前他还叮嘱妻子说丧事要简办不要向组织提要求,这种不愿麻烦别人的性格一直保持到生命最后。

黄克诚去世后中央人员慰问家属,吃饭时问起四个子女的工作情况,发现他们都很优秀但没一个参军的。

四个孩子说自己和父亲一样都是近视眼,这个理由听起来有点牵强,因为其他兵种也有戴眼镜的。

但黄克诚从没给孩子们找特例也没给过任何优待,他和妻子唐棣华就是要孩子们自己走路不依赖父亲。

新中国成立后黄克诚去湖南工作,路过外婆家把孩子接走,告诉他们两条家规就是不让动用公家资源办私事也不准向公家要特殊待遇。

小儿子结婚时连像样的酒席和婚房都没有,工作人员心疼说让用下小车接新娘,黄克诚马上说车子是公家的。

有次下大雨他儿子黄健去上学,司机看他挽着裤腿打伞觉得可怜想让他坐车,唐棣华赶紧告诉儿子这不是爸爸的车是公家的。

黄健听完妈妈的话就谢绝了司机好意自己打伞去坐公交,这种情况在他们家经常发生。

从小到大父母对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让他们明白,不参军不代表没有为国家做贡献的心。

黄克诚作为开国将领一直敢说敢做,他不怕权威敢跟错误政策对抗,这种性格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1930年他反对打武汉连彭德怀劝都没用,1931年反对打长沙被撤职,1932年又因违抗军令从赣州撤离被撤职。

1959年黄克诚长征后多年因坚持真理多次遭打压撤职但始终不屈服,1960年又被指责右倾只剩党籍。

改革开放后他复职担任中纪委工作,上任就严厉处理腐败行为,这种铁腕作风让很多人不满。

他在总后勤部长任上严格执行预算管理经费,用细致眼光保障军费不被浪费,在那个物资紧张的年代很多将领不满。

但他坚持认为国家贫穷必须节约,这种铁腕政策帮助国家把有限资源发挥到最大化。

1987年追悼会上杨尚昆说黄克诚同志有坚强党性不盲从不苟同坚持真理刚正不阿,这评价很贴切。

他的一生没因九上九下的政治调动迷失方向反而更坚定信念,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