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炮将军”赵章成:炮弹里放辣椒面,一人打出了一个排的输出

看百年浮沉 2024-11-06 18:30:38

1964年解放军大比武。

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不顾场地泥泞,一把扯开迫击炮底座。

随后只见他左手稳稳扶住炮身,右手在眼前比划一个手势,双眼炯炯有神。

他心中默念着,慢慢将炮口调整到最佳角度。

赵章成

右手一用力,炮弹呼啸而出。

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后,炮弹最终准确地命中远处的靶心。

随后观礼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周围的战士们也为这位老人的精彩表现而欢呼,全场气氛到了一个小高潮。

这位老人是谁呢?他为什么会有如此高超的炮术?

三炮救红军

这位老人名叫赵章成,共和国开国少将。

西北军炮兵出身的他,在1931年4月的江西参加红军。

赵章成

当时的红军正经历着艰难的岁月,军队中急需各类技术人才。

赵章成的到来,犹如一缕春风,带来了希望。

凭借着他扎实的炮兵基础和过硬的技术,他迅速被重用,担任了炮兵连长。

除了日常操炮作战外,赵章成还带领着战士们,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操作大炮。

从瞄准到装填,从发射到落点评估,他耐心地讲解每一个细节。

赵章成(一排中)

长征开始后,赵章成随军转移。

这一路上他屡屡用迫击炮为红军扫清敌人据点。

在我们极度缺乏重火力的情况下,如此精准的炮击,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战士们的伤亡。

1935年5月25日,经过湘江战役的血腥洗礼,红军战士们衣衫褴褛,脸上满是风霜和疲惫的痕迹。

伤员在担架上呻吟,整个队伍的气氛紧张而压抑。

拦在他们面前的是大渡河,河水滔滔。

岸边的岩石峭壁高耸入云,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天险,眼前的形势异常严峻。

红军必须渡过这条河,才能继续前行,才能为后来的胜利铺平道路。

很快,强渡大渡河的战斗打响了。

十七勇士悄然乘船出发,他们只带着轻武器和坚定的信念,心中燃烧着革命的火焰。

船只在波涛中颠簸,在河面上荡起阵阵涟漪。

勇士们紧握着船边,尽力保持平衡,凝神聚气,目光专注地盯着对岸。

正当他们靠近对岸时,突如其来的枪声划破了空气。

早已埋伏在岸边的川军,在发现了这些勇敢的红军战士后,开始毫不留情地射击。

眼看强渡就要失败,在危急关头,上级要求赵章成利用迫击炮压制住敌军的火力,为勇士们开辟一条安全的渡河之路。

此时的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四周是一片混乱,他手边只有一架迫击炮和3发炮弹。

而且没有助手,完全靠他一个人。

面对的川军那厚重的火力和层层叠叠的阵地,赵章成迅速选定了一处相对隐蔽的高地,俯瞰着河对岸的敌军布阵。

他左手稳稳托住炮身,双脚扎根于地,心中默默计算着敌军的距离与角度。

第一发炮弹划破空气,轰然落下,准确无误地命中敌军的一个火力点。

只见敌军阵地瞬间烟雾四起,敌军的士兵们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措手不及,纷纷四散逃窜。

但赵章成并没有停下,他迅速调整炮口,继续瞄准另一个目标。

很快,第二发炮弹呼啸而出,直逼敌方另一个火力点。

接连两发炮弹的精准打击,已让川军感受到了威胁,他们开始变得慌乱不安。

随着炮弹出膛,第三发准确落下,瞬间爆炸。

巨大的冲击波撕裂了敌军的防线,川军在恐惧中失去了方向,慌忙逃离战场。

红军战士们看到希望的曙光,鼓舞士气,纷纷发起冲锋,成功地渡过了大渡河,改变了战局。

可以说,赵章成的三发炮弹挽救了红军。

迫击炮神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从日军手里缴获了几门迫击炮,可是没有一个炮兵会使用。

赵章成奉命支援,火速赶往前线。

当他抵达炮位时,眼前的迫击炮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赵章成(右)

地上散落着数枚炮弹,旁边站着几个束手无策的战士。

要知道,即便是口径较小的火炮,也需要多人的配合和协作才能正常使用。

但眼前局势紧急,必须打破常规,寻找解决办法。

“你们负责搬运弹药,尽快把炮弹送到这里!”

赵章成指挥着其他战士。

随着炮弹一发又一发地被送到炮位,赵章成直接上手。

他快速转动炮管,打出了一发又一发炮弹,炮膛渐渐被打得通红。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忙碌地清理战场,俘虏们则被带到指挥部进行审问。

当他们被问及战斗时的经历时,有人说一个迫击炮排在进行齐射,让他们感到极大的压力。

赵章成的操炮技术可想而知。

他独自一人操控着数门迫击炮,凭借丰富的经验,成功创造了一个奇迹。

1940年9月,八路军进攻公路沿线的日军据点。

可其中一个据点周围有高耸的山脊和坚固的工事,敌人的火力点又设置得极为巧妙,造成我军进攻困难重重。

赵章成再次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他经过几天的观察,决定出其不意。

他命令后勤采购了大量的辣椒面,并在炮弹里仔细填装。

随后在下次进攻中,赵章成亲自设定了射击的诸元,将装填了辣椒面的炮弹准确地射向了敌军的阵地。

随着炮弹的爆炸声响起,浓烈的辣椒味随之弥漫在空气中。

日军被突然袭来的气味熏得七窍生烟,纷纷用手捂住鼻子,脸色扭曲。

八路军趁机迅速展开了进攻,经过短暂的激烈交火,终于突破了防线,赵章成在此战居功甚伟。

关家垴战斗中,日军据守在险峻的山顶,火力强大,给八路军的进攻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扭转战局,赵章成不顾危险,将迫击炮阵地前出到距敌200米的地方,使用最大仰角,打出了一条近乎垂直的炮弹轨迹。

随着一声声轰然巨响,炮弹准确地命中日军的火力点。

他们没有料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变得慌乱起来,原本稳固的防线开始出现漏洞。

我军的士气如同潮水般上涨,战士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勇敢地冲向敌方阵地,进一步打击日军。

战后,赵章成的精准射击和高超技艺让战士们惊叹不已。

由于他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炮兵作战史上的奇迹,大家纷纷称他为“炮神”。

曲射改平射

百团大战之后,日军修筑了一座座坚固的工事。

这些工事四周布满密集的火力点,企图将抗日的有生力量困死在险峻的太行山脉中,切断我军的生机。

随着敌人防线的加固,灵活机动作战的八路军在战斗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坚固的日军碉堡时,曲射炮显得捉襟见肘。

几场战斗中,八路军突击队几乎每次都被迫以肉搏的方式冲击敌阵。

虽然战士们勇敢无畏,但面对重重碉堡和日军的精准射击,伤亡惨重的情况让部队首长十分揪心。

可是当时八路军缺少重武器,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迫击炮又全部都是曲射,难以打击碉堡。

因此,研发一款适合八路军的平射炮就十分关键,而这项任务就交到了赵章成手中。

接到命令后,赵章成抽调了数名经验丰富的迫击炮炮手,日夜奋战,研讨着各种可能的战术和方法。

他们首先尝试用擦炮的洗把杆进行发射,在一次次的实验中,洗把杆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

战士们为了寻找更好的方法,开始思考是否有其他能够替代的材料。

最终,他们注意到了既结实又轻巧的高粱杆,试用它们来推动炮弹。

使用高粱杆的确改善了发射的效果,但仍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就在大家愁眉不展之际,赵章成突然提到。

借鉴掷弹筒的工作原理,改装迫击炮弹,并采用拉火击发装置。

这样就可以在炮身相对平稳的情况下进行发射,解决炮弹无法下滑的问题。

在随后的测试中,攻坚小组欣喜地发现。

这种新机制的确能够实现更为稳定的发射效果,改装后的82迫击炮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威力。

随后,这种改装后的迫击炮在实际战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炮兵们可以在目视范围内直射日军碉堡,极大缓解了我军攻坚能力不足的尴尬。

赵章成的改造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打破了以往的局限,改变了战场的格局,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解放战争爆发后,解放军缴获了大量的火炮和其他武器装备。

赵章成身为炮兵元老,理应在这场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负责组织和指挥日益壮大的火炮部队。

但是文化水平的限制,使他在面对现代化的炮兵装备时感到力不从心。

原本粗糙的炮兵经验,在新的重型火炮上也无法发挥作用。

新型火炮的发射方式、精确瞄准和后勤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也都在考验着他的能力。

他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于是逐渐淡出一线。

军史传奇

抗美援朝爆发后,赵章成带队进入朝鲜。

1955年大授衔,他凭借长征和抗日战争阶段的贡献,荣获少将军衔。

1964年全军大比武是赵章成最后的辉煌。

当时应毛主席要求,全军举行大比武,炮兵某部也在比武演习,赵章成自然不会缺席。

等前面的重炮比试完,该轮到迫击炮登场了。

战士们在阵地上紧张而有序地操作着,然而雷声大雨点小,战果并不显著。

这是因为迫击炮的底盘在泥泞的地面上摇摆不定。

尽管炮兵们竭尽全力调整角度、寻找最佳发射点,但效果依然不如人意。

此时赵章成的眉头渐渐紧锁,等又一轮齐射过后,他再也忍不住了。

他快步向发射阵地走去,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抵达阵地后,他迅速脱下自己的解放鞋,将鞋垫放在泥泞的地面上,作为炮的底盘,以求能更好地稳定炮身。

随后他指挥士兵们调整炮位,重新设定射击参数。

经过短暂的交流,赵章成很快站到了82迫击炮的旁边,亲自示范起了射击。

赵章成的手稳健而有力,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热情,他对着年轻的战士们一边讲解着战术,一边熟练地操控着炮火。

只见他用左手稳住炮身,右手提至眼前,做礼佛手势,双眼微眯。

赵章成

确定了距离后,他灵巧地取出炮弹,呼吸平稳,目光锁定目标,准备发射。

在万众瞩目之下,赵章成果断开炮。

随着一声尖啸,炮弹呼啸而出,划破空气,瞬间命中目标。

现场顿时沸腾起来,战士们欢呼雀跃,掌声如雷,激动的气氛瞬间感染了每一个人。

此时的赵章成,额头微微渗出汗水,但他的心中却是无比畅快。

尽管年过花甲,长时间未曾实操火炮,但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能力与天赋。

赵章成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所有的荣誉与掌声都汇聚在他的身上,化作他不屈的精神。

此后,随着解放军定位变化,以及武器装备的逐步升级。

迫击炮这种机动性强、火力不错的武器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使用频率逐渐下降,淡出了我军炮兵的主力阵容。

赵章成这位曾经的“炮神”,也慢慢地被历史的洪流所冲淡。

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对军事事业的热爱,默默地在后方继续支持着部队的发展。

赵章成(左)

他将自己的经验与见解倾囊相授,指导年轻的军官如何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保持冷静、快速决策。

1969年11月,赵章成因病去世。

这位曾经在炮火中铸就传奇的将军,在世人无法预料的瞬间,与这个世界道别。

日后的重要军事回顾活动中,赵章成的名字时常被提起。

许多年轻的士兵在学习炮兵战术时,都会听到关于他的故事,战士们对于这位曾经的“炮神”充满了崇敬。

尽管迫击炮的时代已经过去,然而“炮神”赵章成的名字却如同一颗永恒的星星,深深镌刻在军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铭记的传奇。

即便岁月如梭,战场态势已然改变。

但赵章成那种坚定不移的精神,以及对炮火的热爱,依旧在每一个参与军队建设的人心中熠熠生辉。

他的故事将继续激励着未来的战士们,鼓舞他们在新的时代里,勇往直前。

参考资料:

神炮将军赵章成:三发炮弹挽救红军------央视国际

八路军的“神炮”——赵章成将军掠影------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哪位开国将军抗战时期曾一人操三门炮 连发240弹------中国新闻网

0 阅读:0

看百年浮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