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还是养儿啃老?

趣闻有槽点 2024-08-30 22:15:15

在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是许多家庭信奉的至理名言,它承载着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许与依赖。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这一观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原本应成为家庭支柱的子女,却变成了“啃老族”,让许多父母在晚年非但未能享受到子女的赡养,反而需要继续为子女的生活奔波。

01

现象透视:从“防老”到“啃老”的转变

以前,我们都是在新闻里听到日本出现这种情况,看到日本平成一代被称为“废掉的一代”,“宅男”、“啃老”屡见不鲜。记得当时国内还对此嗤之以鼻,没想到,一切反转的这么快,轮到我们这边了。

近年来,关于国内“啃老族”的报道屡见不鲜。他们大多是已经成年、具备劳动能力,却选择依赖父母生活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或因就业困难、或因个人能力不足、或因消费观念扭曲等原因,无法独立生活,反而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不仅违背了“养儿防老”的初衷,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02

背后原因

1. 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许多家庭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存在过度溺爱的现象,没有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导致孩子长大后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在工作中遇到挫折便容易选择逃避,回到父母的庇护之下。

2. 社会竞争压力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加之这几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年轻人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在巨大的压力下,他们可能选择暂时放弃就业,回到家中寻求安慰和支持。然而,这种逃避行为往往导致他们陷入更深的依赖之中,最后选择终生啃老。

3. 个人能力不足

除了外部环境的压力外,个人能力的不足也是导致“啃老”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难以站稳职场,最终选择回到家中依赖父母。

4. 消费观念扭曲

受欧美消费文化的影响,最近十年,国内消费主义盛行。许多年轻人追求高消费、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却忽视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其实,打开抖音看看就知道了,有多少年轻女性在那里,目的真的就是养活自己,踏实过日子吗?怎么可能!还不是为了那点虚荣心,赚到钱就买名牌包包、奢侈化妆品,观念扭曲真的到了极致!

5. 心理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贫富差距确实越来越大,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差距根本是无法凭借一代人的努力就能弥补的。年轻人多是虚荣的,在差距面前,极易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03

应对?没办法!

啃老肯定是不好的,那我们有办法应对啃老吗?

答:没办法!规律就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其实我也可以说一大堆,比如加强家庭教育啊、提升个人能力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倡导健康消费观念等巴拉巴拉一大堆。但实际上,都是虚头巴脑,一点用都没有。

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娃,上面做了那么多,又倡导又鼓励又发钱,有用吗?没有!

日本有多少宅男、啃老族?日本没想办法吗?想了,但是没用。

美国街头有多少流浪汉?有多少年轻人不学好?美国没想办法吗?想了,但是没用。

说到我们自己,以前结婚生子是刚需,现在这些观念都变了;以前买房是刚需,现在发现,住是刚需,买房并不是刚需,持续消耗掉你赚的钱。以前我们认为可以一直增长,什么增长陷阱,不存在,最后,还是陷入一样的结局。

我们得承认,我们并不比别人聪明,那么,别人陷入的情况,我们也要经历一遍。

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唯一能做的,那就是善良。如果真的没有条件,那就不要强求生;如果真的没法陪伴,那就不要强求生。如果真的生,那就一定要做好陪伴,做好教育,呵护成长,不光是身体,还有心理。

为人父母,是一份责任,是一份担当。我们不能把孩子当工业品、流水线,而是要用心去培养。养儿未必指望防老,就跟《天道》里丁元英说的,如果养儿是为了防老,那就是一场交易。但是,养儿,必须得养好!

希望大家都不要成为深圳那个生二孩后又生四胞胎的父母!不要像他们一样,给不了条件,又给不了陪伴!

这是对孩子的善良,也是对自己的善良。

祝好!

希望善良的您动动小手,点个赞,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本号,谢谢大家啦!

0 阅读:32

评论列表

人大体可作欲小欲大之分

人大体可作欲小欲大之分

2
2024-09-17 04:13

中国目前的现状,要养的话,请做好心里准备,孩子对社会现状是满意的,心态是积极的,那没事。不过大概率是不会喜欢卷的,所以做好给自己养老的准备。

趣闻有槽点

趣闻有槽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