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硫磺枸杞这个事,聊聊人性!

趣闻有槽点 2024-09-03 19:36:36

这两天,枸杞登上热搜。

格尔木使用焦亚硫酸钠,甘肃靖远当地用工业硫酸熏。硫磺枸杞这个事,其实不是现在才有的,已经很多年了。电视剧《山海情》里其实就提过这个。

持续一阵就消停,可以理解为鬼迷心窍;持续很久都不消失,可以解释为人性!

所以,今天借着硫磺枸杞这个事,我们聊聊人性。

01

人很容易原谅自己

无论是焦亚硫酸钠还是工业硫磺,这事对不对?

肯定不对!

那你觉得,生产的商户、销售的店家,知不知道这样吃了有害?

肯定知道!记者采访的时候,当地商户都坦白了,知道不让加,市里每年都查。

那从上到下这一条线上的人,心里有没有愧疚呢?

有,但不多。

说到这个,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可能更容易理解。

记得小时候,家里老人讲故事,说以前在生产队的时候,队里分的粮食特别少,晚上经常会饿。于是,他们这帮小伙子会干什么呢?偷!他们会跑到生产队的地里或者某家自己种的院子里偷黄瓜、偷玉米、偷土豆等等,然后到没人的地方生把火,烤着果腹。

这种故事我觉得大家应该是不陌生的,甚至很多人都经历过。

别人给你讲这些故事的,你能听到他们懊悔吗?说我对不起队里啊,我对不起看地的老王头啊。你听到过吗?

没有!相反,他们是用一种非常怀念甚至骄傲的神情。

人是很容易原谅自己的,甚至会把自己的不得已理解成理所当然的正确!

我肚子饿了,所以我不得已去偷啊!我小时候家里穷,所以我当官之后,就喜欢钱!这种话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包括这次枸杞事件,我给你模仿下心理活动。销售的店家想,反正不是自己生产的;运输的司机说,反正不是自己生产的;生产的厂家和工人说,我得糊口啊。

现实生活中,他们可以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依然可以看到孩子吃饱后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但这些一点也不影响他去做这些事。毕竟,他认为这是养家的必要行为啊,所以哪里的愧疚呢?

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个人,从小到大,难道就没有坑过别人吗?现在不照样心安理得地刷手机嘛。

人是很容易原谅自己的,这就是人性!

02

枸杞的问题会解决吗?

我都不说食品安全能不能得到解决,只说枸杞的问题能不能解决。

答案很明显,即使这次曝光,依然不能解决。

至于很多人说,使用高压处罚。

没用!再高压也没用,人性就在这里放着。马克思说过,利润300%的时候,可以忽视一切人间的法律。朱元璋当年砍了多少,不照样拦不住贪污嘛。

他们能赚很多钱吗?

不能!你看看记者的采访,商家说啥?他说不去做这些手脚,就得亏钱。即使做了手脚,也就勉强赚个平均利润罢了。

他们会停止做吗?

还是不能!无论是青海还是甘肃,总之在西部这片区域,大部分地区都是人烟稀少的,很多县城都是几万人罢了。这样的地方,除非有丰富的资源,否则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根本就没有什么产业,那当地人能怎么办?能去外地打工的人早就跑了,剩下的人,既不愿意背井离乡,又没有那么多工业服务业,能怎么办?这些就是他们安慰自己的话,过去能安慰他们,未来,依然可以安慰,毕竟人最容易的就是原谅自己!

以后能杜绝吃到毒枸杞吗?

还是不能!枸杞最多的消费场景,不是药店、超市这些可以被市场监管覆盖的地方,而是火锅店、茶店、线上、集市等基本无法监管的地方。就像你去按摩,店里给你泡个茶送个水果,你知道这些是不是老板从某多多上9.9包邮买来的,对不对?

所以,以后也不能杜绝吃到毒枸杞,而且以后大概率还会爆出更多的毒食品,比如毒茶叶、毒牛肚等等。

还是那句话,人可以背叛自己的良心,不会背叛自己的利益。

想要吃到干净的枸杞,其实只有一个办法,加钱!选择从胖东来这样提供产品检验的超市购买,基本不会出现问题。

贵的枸杞未必干净,但便宜到吓人的枸杞,大概率有问题!

如果您喜欢我的风格,欢迎点赞关注!

0 阅读:7
趣闻有槽点

趣闻有槽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