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对王芬、何进的举措和董卓的废立均有清醒的判断

史海撷英 2024-07-29 14:24:22

曹操崇尚法家,凡事都从权力的角度辨析,务实且精明,不被假象所迷惑。初出茅庐的时候,曹操就遇到了三次生死攸关的抉择,成功了肯定是莫大的机会,失败了则将灰飞烟灭。

第一次抉择发生在曹操还是小官的时候,冀州刺史王芬、谋略家许攸找到了他,谋划废昏立明,以合肥侯取代汉灵帝。

曹操对于革新朝廷是赞成的,但是,他认为王芬等人过于草率,分析道:“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伊尹怀至忠之诚,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上,故进退废置,计从事立。及至霍光受讬国之任,藉宗臣之位,内因太后秉政之重,外有群卿同欲之势,昌邑即位日浅,未有贵宠,朝乏谠臣,议出密近,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睹当今之难。诸君自度,结众连党,何若七国?合肥之贵,孰若吴、楚?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

曹操

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曹操的判断十分正确。他没有被看似有利于己的清流舆论所左右,而是着眼于政治合法性、权力态势、实力对比等现实条件,判定王芬等人的举动几乎没有胜算。曹操冷眼观察,看得十分通透,他没有上这条凶多吉少的船,确实精明。

第二次抉择发生在大将军何进当政,图谋彻底铲除宦官之时,身为典军校尉的曹操是否响应这个行动呢?

当时朝廷内外形势都十分危急。外部有西北军阀韩遂等人称兵作乱,天下骚动。内部则灵帝去世,太后临朝,亦即“主少国危”之际。太后用自家人何进秉政,何进想一举铲除祸害甚烈的宦官,希望太后支持,不料碰壁 ,进退两难 ,便同袁绍商议。袁绍和曹操是西园新军的同僚一起商议此事。曹操对此有完全不同的见解。曹操认为问题出在皇帝过于偏重宦官,造成尾大不掉甚至恶奴欺主的情况。“太祖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这一次曹操又预料准确了。引外地军队镇压宫廷禁卫,不啻改朝换代;在此过程如不能控制权力中枢,就难以成功。

董卓

第三次抉择旋即发生。何进死后,西北军阀董卓紧接而至,尽揽大权,废除皇帝,另立献帝。这一举动暴露了董卓的政治野心,东汉王朝已经命悬一线。董卓放出许多好处,招降纳叛,上表为曹操请封骁骑校尉,拉拢他入麾下。

曹操很不看好董卓,董卓来自边疆,在官僚和士人阶层中根基很浅,却野心太大,一来就废黜皇帝,把篡汉的企图暴露无遗。这种没有政治合法性的强权,必定把各个政治派系推到反对面,并且给了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旗帜:匡扶汉室。所以,追随董卓给出的眼前利益固然诱人,但不久必定万劫不复。相反,讨伐董卓看似以卵击石,却可以获得正义性而有利于将来的发展。曹操看得很清楚,判断也很正确。所以,他没有接受董卓的封官,而是悄悄地变易姓名,潜逃出京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曹操的三次抉择,全都应验了。除了对于形势和各方态势的冷静分析之外,曹操常常能够见人所未见。很多人只看到实力对比等看得见的物质条件,却没有看到更为重要的正义、合法性等政治伦理的方面,将这些看作虚的东西,殊不知这些才是号召天下、群起响应的关键所在。

0 阅读:8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