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这位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可谓毁誉参半。
虽然朱棣在就藩幽燕以后,多次对北方用兵,使“胡马不敢南下”,成为皇帝以后,对西藏、西洋、南洋等地之政策都颇见成效,但是朱棣是谋朝篡位而成帝位这一点,使得朱棣背上了千古骂名。
不过,历史已是过眼云烟,朱棣为人为政,以及他的许多痕迹,都随历史一起湮没了,要说起他给华夏后世,留下了什么有益的贡献,令子孙后代受用无穷,那就应该是他执意迁都北京这件事了。
历史上,明成祖朱棣要迁都北京这件事,曾在朝堂上引发了很大争论,其中半数大臣都在反对朱棣,甚至不惜抬出朱元璋这个太祖的祖制来压迫朱棣,可朱棣仍然是固执己见,执意迁都北京。
其实,如果当时朱棣但凡意志不够坚定,可能今天的北京就不是北京了,那么话说回来,朱棣为何执意要从富庶繁华的南京,迁都北京呢?具体原因有三点,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三点。
永乐新政:迁都北平公元1399年,也就是建文帝元年,被建文帝朱允炆几次削藩,逼得忍无可忍的大明北方藩王燕王朱棣,联合宁王,骤然起兵,反了建文帝。
在事先提点好的内应的支持下,燕王朱棣的骑兵很快就打到了应天府(今南京)。
虽然建文帝反应很迅速,派出了领兵大将曹国公李景隆去阻击朱棣,但是在朱棣的连续攻伐下,领兵无方的大将李景隆几十万大军,被朱棣杀得丢盔弃甲。
靖难之役朱棣进南京
建文四年,这场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结束,朱棣以胜利者的姿态登顶皇明,在南京奉天殿即位皇帝,次年改年号为“永乐”,所以历史上也把明成祖朱棣称为永乐大帝。
朱棣在1403年即位建号以后,提出的第一件国事,就是迁都北平,也就是后来的北京。
刚刚经历过血腥的政变,朝臣们都对朱棣这位杀伐果断的新皇帝感到畏惧,但又对他提出的这第一条新政而感到很不解。
要知道,四年前朱棣就是从北平起兵,打了三年到南京应天府,现在又要回去了?这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朱棣的本意是想,大明朝他朱棣是第三代皇帝,可这皇帝之位不是他朱棣从上代皇帝朱允炆手里接过来的,而是从自己的侄皇帝朱允炆手里抢过来的,他朱棣是谋朝篡位,这皇位,他坐着于心不安。
所以,他下定决心,要做出一件大事,当做自己立位身正的资本。
但是对于朱棣迁都的这件事,永乐朝堂上当时一半的臣子,都持反对意见,而且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坚定,简直不把朱棣这个杀官不眨眼的皇帝放眼里。
之所以这些大臣态度如此,其实与这些臣子的出身背景有关系。
南京应天府作为京畿之地,与其最近的邻省,就是直隶和江浙等,江浙乃富庶繁华之地,多江南大族,朝中臣子,至少有一半出自江南士族,他们本就是江南士族在朝堂上的代言人,自然要为江浙说话。
更何况,江浙乃是文明富庶的地区,远远不是北平那样苦寒的边塞之地可比,这些耐不得冻的老官们自然不愿意挪窝。
但是,与这些江南文官持相反意见的也有,那就是自明太祖朱元璋时期遗留下,以开国公侯为首的武官集团。
明代江南繁华
朱元璋以民兵起家,一路靠劫掠为生,才逐渐壮大,这个从龙之功的队伍里,自然什么人都有,比如开国曹国公李文忠,就是个劫道的土匪出身,其他公侯伯爵自然也都不是什么好人。
这些老杀才在建国的过程中,吃到了军功的甜头,如果把国都定在北平边塞之地,那么建立军功的机会就会更多,这是他们支持朱棣的理由。
结果为了这事,朝堂之上文武大臣之间,那真是互相攻击,唾沫横飞,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明成祖迁都的军事需求其实,朝臣们之所以大半反对迁都,除了少部分个人因素以外,其他多数都是以社稷为重,毕竟迁都所费巨糜,轻易不得迁都。
再者说,南京应天府比起北平苦寒之地,差在哪了?
历史上,除了夏商西周时期,天下不太安定,君王迁都频仍以外,后世朝代,除非动荡,否则极少迁都。
比如李唐时期,定都长安,是因为李唐的政治中心,大半都落在关陇贵族的身上,而关陇贵族的大本营,就在长安陇右。
说回本朝,朱明定都应天(南京),一则是因为这地方乃江南富庶之地,二来,这里紧紧挨着朱元璋的老家,淮西地带,大明朝开国元勋贵戚们的老家。
考虑到大明朝初定,百废待兴,内忧外患,一旦有什么不可预估的变化,淮西勋贵们到老家一呼哨,立刻就能起兵几十万,用作应急。
不过,这也都是朝臣们出于公心所想,那么,朱棣自己执意迁都的原因何在呢?
最重要的原因,其实也是落在军事上的。
皇四子朱棣成年时,明太祖朱元璋给他的封号是“燕”,封地在幽燕北平,虽然当时的北平是边塞苦地,且胡夷威胁在朱棣侧,但仍然不难看出朱元璋对朱棣这个第四子的喜爱。
明朝两代皇帝
因为当时的北平虽然是苦寒之地,但那里的城池,却是前朝元代的国都,也就是“元大都”,是名副其实的皇城,城池高大,地位重要。
朱元璋对朱棣很了解,认为他是太子朱标以外,自己最优秀的儿子,而且朱棣少有雄心壮志,喜好军武,性格暴躁,所以才把北平交给他镇守,希望他能替大明守好北大门。
而朱棣在就藩燕王以后,在军事上非常用心,不仅亲自领兵打仗,身先士卒,而且和麾下兵马情同手足,从来不克扣军饷,向来是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而同时,在就藩北平这些年的磨砺中,朱棣越发地感觉到了北平的重要性,此地北接黑土厚壤,南通华夏五洲,满蒙交易在这里蓬勃生发,这里堪称是中华咽喉。
而且由于塞外重镇的重要性,北平矗立在这里,就能直面外虏,形成一个又宽又长的战略纵深,起到缓冲作用,为中原腹地保住护卫屏障。
而且,朱棣迁都北平,未尝没有一展雄风的想法,北平靠近北方,这里是大明最大的养马区域,对于形成军事堡垒而言,相当重要,所以无论如何,朱棣都要迁都北平。
明成祖迁都的政治考量朱棣认为,李唐最初定都长安,是因为政治地缘关系,朱明最初定都应天,则是靠近祖地,繁华富庶,这都是一时条件,不足长论。
时代变化了,政治需求变了,这国都,也得相应的变化。
朱棣迁都北平的政治考虑,其实要落在经济方面。
当时,明朝最富庶的地方,除了南海边关,就是江浙、两淮等地区,这一带不仅文风盛达,而且钱货饱满,可谓是天下富庶全聚于此。
正是因为江浙、两淮的财货辐射,所以中个中原地区的经济环境,都显得格外活跃。
但是在朱棣看来,这样南北不均的经济繁华是很畸形的,因为大明的疆域很大,北方大片地区,也是明朝疆域,却是穷兮兮苦哈哈一大片,仅有的繁华,大概就是蒙汉交易的“马市”了。
朱棣执意迁都北平,就是要把明朝的经济中心,由偏南的南京,挪到方位更居中的北方,重新整合国家的经济布局,这样,国都的经济力量,就能辐射到更辽阔的北方,使整个大明的所有地区,都能受益。
而且,虽然看起来说的是经济,但最后的收益,还是要会反馈到政治上边,因为朱棣在当皇帝以后,也要面临朱允炆面对的那个问题——藩镇势大。
虽然朱棣痛恨朱允炆削藩,但是朱棣自己当皇帝,仍然是要削藩的,而迁都北平,就是削藩的第一步,通过政治中心的转移,朱棣能将北方的藩镇也抓得牢固些。
军事、政治、经济原因,朱棣都讲得明明白白,朝臣自然也没办法,于是只好遵从朱棣迁都的决定。
结语其实,朱棣迁都北平,未尝没有个人喜好的因素在里边,因为北平这个城市,和朱棣非常有渊源,他当皇帝之前的封号,就是燕王。
明朝酒肆勾栏文化
朱棣在北平这里住了多年,习惯了这里的一草一木,环境使然,他更崇尚铁血雄武的明朝,而对江南富庶之地的承平氛围感到不适。
论脾气火爆,整个中国历史上,朱棣都能排进前五名,朱棣要做的是进取之君,所以北平的格调更适合他的性格,能力决定心态,环境决定做法。
朱棣屁股底下的皇位,决定了他要对得起这大明江山,所以他才执意迁都北平,并多年经营,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几经营建,多次扩城,才有了这后世闻名天下的千年古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