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初中辍学的00后,现如今生活状况,你大概想不到!

豫见老家河南 2025-02-20 10:01:04

过年时候,我凑巧蹭到村里邻居家孩子四岁生日的酒席,办事这家男主人是村里的大忙人,他大概与我父辈是同龄人,村里谁家有婚丧嫁娶,他都去帮忙,上份子钱。

这也是他的职业,他去帮张罗婚丧嫁娶的各种礼仪,临了,主家也会给他逢红包,或者赠予烟酒之类,以做答谢之意。不知,你们老家叫这种职业为什么名称?

这位大爷平时交际颇广,所以他孙子四岁生日宴那天,几乎我们村的人都出动了,非常壮观。吃席的人员众多,我跟着婶子,凑到了稍微熟悉人的一桌上坐下。几个人七嘴八舌,天南海北瞎聊。聊着聊着,聊到村里临近几个邻居家的孩子,听得我心里颇为震惊。这几个男孩子大概出生在1997-2000之间,皆学无所成,初中毕业,浑浑噩噩几年到了适婚年龄,家里便安排相亲。接下来他们的生活也极其相似,以下为整体概述。赶上男多女少的时代背景,彩礼一路高涨,他们几个的彩礼,大概在15-22万之间。在豫东老家,虽然老家的房子可能没人住,但是不能没有,不能不气派,所以,你可以看到村里两层、三层的小楼比比皆是。不盖房,几乎很难相亲成功,媒婆都羞于启齿。盖了房,家庭存款花的差不多了,到支付彩礼时候,只能东拼西凑,所以,借彩礼订婚,在村里司空见惯。不管钱怎么弄来的,婚,必须订下来,借的钱怎么还,来日方长。

接下来,孩子买车、结婚等等,挣挣花花,父母的外债越来越多,几乎不用商量:孩子所有婚前外债,统一由父母偿还。孩子结婚后,手握20万+的彩礼,外加结婚份子钱、陪嫁等,住有二层小楼,出行有代步汽车,几乎一夜暴富。然而他们的父母债台高筑,纵使年近半百,仍旧不得不想方设法挣钱,男人去建筑工地,女人同行或者做其他活计,日日不得闲。问题是这些父母还有自己的父母需要赡养,总有人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夫妻双方不得不留一个人在老家附近,完成他们的赡养义务,这又埋下另一个伏笔。

刚结婚的孩子在干嘛呢?在农村,新婚小夫妻结婚后,一般在两年内都会造出来一个孩子。由于两代人育儿观念、生活习惯差异太大,多数儿媳妇不愿意给婆婆带孩子,而且女性一代人的新思想崛起,认为家庭和孩子属于夫妻共同所有,那么“夫”当然不能缺位。于是两个年轻人在家,合力照顾小家庭。谁负责赚钱养家呢?日常买菜做饭等,可以要求老母亲代劳。大处花销要求老爹补贴,小钱可以花老本(彩礼份子钱等)。所以,当你细看千禧宝宝婚后的日子真不赖,饿了,去母亲家蹭个饭,吃完饭,抹干净嘴巴,就可以走人。农活不必承担,从小没咋干过,也不会,家里爹妈还可以干得动,也不舍得使唤孩子。一对小夫妻看养一个孩子之余,打打游戏、刷刷短视频,或者网购平台瞎逛逛,快递到了,代步车终于可以派上个用场,也免得落了灰尘。说实话,我挺羡慕的。但是,我又挺疑惑的:他们真的一点都不焦虑明天么?可是,父母对他们又打不得,骂不得。为啥不能打不能骂?他做的不对,又不是什么原则性错误,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惰性越来越大,父母的耐性耗地麻木了。这样的小夫妻生活,绝非个例。

千禧年间的孩子,比我这么大的人要幸运,他们几乎吃穿不太发愁,更不愁缴纳学费的问题。等他们开蒙后,手机、互联网在农村已经司空见惯,这有利有弊。我们小时候在田野里瞎跑打闹,他们小时候蹲在家里玩手机打游戏了,迷失在虚拟世界里。一邻居说,隔壁那对结婚两三年的小夫妻,一年到头没见咋出过门,不出去工作,也不出来交际,也不知道在家干啥。我想能干啥呢……吃饭睡觉玩手机。同时代人的生活轨迹,尽管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同年龄的人,但却是那么一小撮人的真实人生。可以说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小部分的人生,可以看到一部分人的人生。十几岁辍学,外出打工混几年,拿着高额彩礼结婚,生子,在家花老本,啃老。当然,必须说明,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生活,同龄人还有很多优秀的青年才俊,如此一对比,更叹老家那些扶不起的少爷了!他们的明天,谁来承担?

0 阅读:1
豫见老家河南

豫见老家河南

身边故事,多村记忆和家常之味,当下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