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的每年过年初四到初六,都是父母单独行动、走亲戚的时间,去看谁呢?父母各自的舅舅、姑、姨等长辈,我们小孩子不用跟着,父母和各自的兄弟姐妹去看望长辈,快去快回,不会留下吃中午饭。随着年月的增长,父母的长辈们越来越少,就这还能生出点事端来。

今年过年针对看望父母的一个姑姑的问题上,亲戚间抱怨了几句话。为啥呢?因为这个姑奶奶,前不久给我们亲戚说:你们家(就是姑奶奶的娘家)那边的事,以后不要再告诉我了,我老了,也去不了。老家农村能有什么事呢?无非是谁结婚了,生孩子了,孩子办四岁生日了,或者家里什么人去世了、生病了。姑奶奶确实年龄大了,有70岁,一个没有收入的农村老太太,确实承担不了太多的人情往来。我就听我妈他们闲聊,大概就是爷爷奶奶辈、他们这辈人的事会告诉姑奶奶,我这辈人以及我们的下一代的事,大概不怎么告诉她。姑奶奶说如此生分的话,导致亲戚间产生了波澜:既然你都不想跟我往来了,那我过年也不想去瞧你了。不过,最后,几家亲戚还是提着礼品,去看望了姑奶奶。

农村的人情往来,一年细算下来,要花不少钱呢。过年回家不到两周时间里,我妈出了三份份子钱,一家是父母朋友孙子办四岁生日的宴席、一家是亲戚闺女回门的宴席,还有一家是邻居闺女结婚的宴席。前两家,一家份子钱100元,后一家50元,为啥是50元呢?因为我们家有事时,他也给了50元,所以如此还礼了。亲戚、朋友、关系好的邻居家结婚、生子、孩子生日(而且农村一般每家都是2个孩子或者以上),还有老人去世出殡、五七、一年、二年、三年祭日,也需要人到礼到。另外亲戚朋友邻居生病住院了,也需要及时去探望,之前都买点礼品看望,现在很直接,直接给钱,一般100元左右起步,看关系远近,给三五百,甚至上千元,也是有的。

而农家人的收入呢?年前我妈卖了2024年秋收的四亩多地的玉米,大概卖了5000元,除去种子、打药、肥料、收割等费用后,其实也没几个钱了。如果仅靠种地收入,只能勉强吃饱,所以不农忙时,村里很多男人外出打工,女人在老家附近的菜棚打零工挣钱,一小时几块钱,如此一年,可以勉强攒点钱。农家人一年吃饭穿衣,花不了多少钱,其中很大部分花销,都在人情往来上,还有一部分钱,花在补贴儿女孙辈上。

所以姑奶奶如此不想往来,在一定程度上,我也可以理解,毕竟她现在仅有的收入,估计就是儿女有限的孝顺,还有国家每月发放的百元养老金了。但是,另外一方面,确实有点令人伤心了。其实姑奶奶可以不用出面维护人情往来,人老了,退居幕后也是应该的,毕竟他的孩子们长大了,孩子们可以延续亲情关系……姑奶奶的孩子,和爷爷的孩子们,是亲的表兄弟姐妹,这几乎是兄弟姊妹以外,非常亲的兄妹关系了吧。在现实生活面前,人情抵不过时间,抵不过生活的窘迫。

说到这,想到之前老家一个亲戚,不知如何攀上了一个开封定居的远亲,关系搭上后,此后经常有事没事去远亲家走动。这不就应了那句话。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想要舍弃的人际关系,多数是觉得“无用的关系”,彼此没有什么用处,所以不愿意费心思维护罢了。如此这样,彼此作罢也不错,不然不情不愿,绝对是不开心的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