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现在村里离婚的年轻人可真多

豫见老家河南 2025-02-14 09:53:53

01

过年在家,寒冷无比,最宠爱的手机都不想扒拉了,解放双手,揣袖子里取暖。除此之外,另一种喜闻乐见的取暖方式就是——烤火,比较冷的那些天,我们家的火堆很少熄过火。有热气,就能聚集人气。有邻里路过我家,看家里烤火,就进来了,找个凳子坐下,一会儿,火堆边儿围拢了一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拉起家常开来。如此,堪称村里的小型CBD中心。我闲来无事,也由此听到不少村里的事儿。

02话说我们一个邻居家的孩子——小博,比我小七八岁,我的印象里,他小时候穿着开裆裤,拖着长鼻涕,处处捣蛋。他妈脾气不差,比较随和一个人,只是常常犯迷糊,人不傻,就是做事不够麻利干脆,干啥都有些糊弄。在教育上也比较糊弄,平时对小博疏于管理,小博捣蛋、闯下大祸时,小博妈就掂个棍子追着小博打,小博人小、贼机灵,跑的快,小博妈看追不上,便站在那里骂几句,此事就过了。03此后我外出上学,很少在家,在我成长的这些年,这些小屁孩儿也悄悄长大了。有天我和我妈去村头儿买鸡蛋,正好碰见小博,他给我妈打招呼,我看着他,一脸陌生,而后便问我妈:那是谁啊?我妈说:小博啊,你不记得了?我恍然想起小时候经常惹祸的他,无法和现在的成年人合二为一。岁月流逝,熟悉的村庄里的陌生面孔越来越多,长大的孩子,新娶的媳妇,而我只记得那些曾经二三十岁以上的面孔,又看着他们一点点变得更老了。

04烤火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又说到小博最近年下正忙着相媒(相亲)呢。我诧异不已,他才几岁,就这么离婚了?!细听之下,终于大概知道了来龙去脉。小博前些年结婚,后生育了一个闺女,本来夫妻之间也没啥大问题。小博妈做事不拘小节,对儿媳妇也没啥挑剔。但是小博爸却是个“事妈儿”,有事没事,总爱挑儿媳妇的理,翁媳不和睦,老爹就在儿子那里挑拨,时间久了,夫妻感情就生分了。现在年轻人,也不忍着,你用几十年前那套“为了孩子,迁就迁就,一辈子就过了”的说辞,已经完全不顶用了,年轻气盛的年轻人,一点不惯你,离婚!

05成年人脱离了家庭纠纷,享受了自由,只是可怜了他们的小女儿。小女儿四五岁,瘦的皮包骨头。小博神经大条,神龙见首不见尾,哪有女人般细腻的心思照顾小女儿?而小博妈天天在菜棚里忙活,忙的更加迷糊不已,分身乏术,对小孙女只能粗糙照顾,实在没空做饭了,经常泡面来凑,孩子经常吃不好饭,有点营养不良的趋势了。小博爸终于拆散了儿子的婚姻,儿媳妇走了,眼不见为净,大约他心里舒畅了。平常做什么,现在就做什么,当然还多了一件事:给小博张罗第二段婚姻。他是没有空养育小孙女的,在很多农村男人看来,做家务、照顾孩子,那都是女人的天职,与自己无关。

06听完小博的事,实在觉得有些惋惜。但是,一个将近30岁的农村男人,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拖着一个孩子,哪有那么容易就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呢?现在未婚的男大学生,找对象都千难万险。婚姻就像一只鞋子,你穿着合脚不合脚、舒适不舒适,就你自己知道,其他人的意见,包括亲生父母,只能当做参考,不能让父母的意见成为你的最终决定。父母干涉过多的婚姻,几乎没有什么好下场。父母为了孩子好,还要及时放手啊。可是,看看现在很多村里的孩子们,年近而立之年,还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靠爹妈、啃爹妈,他怎么能撑起一个家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养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一蹴而就的事。小博不过是众多村庄里渺小的例子,这些年我还看到更多家庭的破裂,原因各不相同,不过如果总结一下大原因,无非是:夫妻感情不合、钱的问题、家庭琐事、孩子教育、婆媳翁媳的问题……男男女女从一地鸡毛的婚姻生活中抽离出来,最最可怜的还是他们的孩子,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中,无法享受正常的父母关爱。母不养父不教,孩子在爷爷奶奶疲乏的照料下,沉迷于手机虚幻世界之中,等到十四五岁,辍学,外出打工。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一眼看到头的人生,或许是重复父母无望的人生。婚姻这种事,外人劝和,似乎用处不大,还得当事人自救吧,做决定之前,一定要思虑周全了。

0 阅读:0
豫见老家河南

豫见老家河南

身边故事,多村记忆和家常之味,当下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