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读书笔记15:秦国的徭役知多少?

小草读书 2025-04-11 14:54:45

黑夫他们训练完队列之后,更卒们被允许休息半天,但不准外出,因为从明天开始,他们就将开始更加辛苦的徭役,好日子到头了。

提及徭役,黑夫脑中立刻浮现出许多场景:

骊山秦始皇陵的七十万刑徒、绵延数千里的秦长城、被活生生埋进长城的万喜良,还有把长城哭塌的孟姜女……

当然,最后这个故事的原型这会早就有了,叫“杞梁妻”,说的却是发生在春秋齐国的事,被后世以讹传讹赖到秦朝头上。毕竟“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于桀纣。”在后世读书人眼里,暴秦“焚书坑儒”,可是比桀纣还凶恶万倍哩,这么残忍的事,肯定是你干的!和破窗定律一样,既然秦朝这么黑,就多的是人来添一横抹一笔,罪行就越发罄竹难书了。

虽然故事是假的,但沉重的徭役的确是真的,那些十多年后揭竿而起造反的各路秦末英雄,大多是徭役惹出来的幺蛾子。

秦国的徭役还是比较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秦国规格最高的徭役,被称为“御中发征”,是国都分派下来的徭役,要去咸阳做工的。历史上,刘邦当了亭子之后,也曾前往咸阳服役,并对着秦始皇的车驾发出“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

2、各郡县自行征发的土木工程和传输需要的劳力叫做“恒事”,种类五花八门,有的是给禁苑、国家公用的牧场修缮围墙的篱笆,有的是给各县修筑城墙、堤坝,亦或是扩建县政府大楼。

3、最后一种是临时徭役,不在每年的“量入为出”,也就是政府财政计划内。必须得到上级政府批准才能立项,因为理论上,秦国是不提倡随便征发劳役的。

很不幸,黑夫他们这批更卒轮到的,恰恰是重活中的重活——修城墙。

这时代的城墙,并非砖砌,而是夯土造的。

夯土建墙是很有讲究的,一开始,大家在工头指挥下,把一块块厚木板拼起来,每两块木板外面插一根叫“桢”的立柱。这些立柱之间也系着绳索,就像夹棍一样把那些木板固定住,使它们不至倒塌。从而竖成四面木墙,组成一个狭长的方框,看上去就像是后世修楼的脚手架一样。

那些木板叫做“版”,夯杵叫做“筑”。这一工序就叫做版筑。

孟子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意思是商武丁那位大臣傅说,一开始也是抡大杵,砸夯土的苦活。

这样用版筑之法建造的城墙,质量是非常好的,夯得如同石头般坚硬。它们的寿命或许不如石墙,千百年后肯定风吹雨淋变矮甚至消失,但防御力却不错,经受得住石块轰砸。

所以这时代攻城的最好方法,并不是投石器,而是掘地道,或者发水来慢慢浸泡。

只是用版筑修城墙太耗费时间和人力了。黑夫他们他们两百余人,忙活了好几天,也不过建起了一小段城墙。

长城有多长?就算没有万里那么夸张,起码有几千里吧,又需要多少劳动力?北疆的交通、人口比江汉差多了,又会死多少人?

后人皆言,秦筑长城,死者相属。确实夸张了。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这就不是谣传,而是实打实的民间声音了,

0 阅读:4
小草读书

小草读书

有空读读书,和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