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这位教授夫妇的薪级,请您不要理解为炫耀!
我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为这位老教授点赞。弘扬他不懈努力近50年!
二是想对大家说: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特别优秀的人士,做出了我们普通人难以想到的成就。如这位老教授,到退休时,薪级达到了58级,工龄有可能达到49年(他参加工作后很可能带薪本科学习和研究生学习,这都可能算工龄)。
我们普通人要把他们当作我们学习的楷模。自己不断努力,就可能有更大的收获!
昨天读到一位八十年代本科毕业分到企业工作十多年后下岗,经过三年备考,考上研究生后留在大学工作,后从副院长位子退休的实例,也可供我们参考。
为了增加可信度,我分别用自己编制的程序和原套改表给大家套改这对夫妇的薪级,供大家研究。
起因:
前天,有位广东的粉丝朋友给我留言:
“宜亮先生,我1965年出生,1988年本科毕业并参加工作,1999年副教授,2025年退休,应该几级?我先生:1960年出生,1976年参加工作,1982年12月本科毕业,1990年博士毕业,正教授1996年,2025年12月退休,应该几级?”

一、先说这位女士的薪级:
她1988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1999年聘用副教授,到2006年工资改革,她的套改年限是23年(套改年-参加工作年+不计工龄的大专以上全日制学年年限+虚年1=2006-1988+4+1=23年),副教授任职年限8年(套改年-职称聘用年+虚年1=2006-1999+1=8年),根据这两个年限,2006年可定薪级26级,至2025年薪级为45级(26+2025-2006=45级)。
下面图表是我制作的系统套改的薪级:

下面的图表:是用2006年原套改表确定的薪级:

对比以下两个图表:2006年确定的薪级,都是26级。
二、老教授的薪级
老教授1976年参加工作,1982本科毕业,我猜也许参加工作时是知识青年下乡,后于1978年考入大学;这样,他2006年的套改工龄可以连续计算。套改年限为31年(套改年-参加工作年+虚年1=2006-1976+1=31年);老教授1996年聘用正高级,到2006年,他正高级的任职年限为11年(套改年-聘用年+虚年1=2006-1996+1=11年),根据这两个年限,2006年可定薪级39级,至2025年1月,老教授的薪级达到58级(39+2025-2006=58级)。
先给大家看我制作的系统确定薪级的情况,见下图表:

下面是用2006年的套改表手动确定的薪级:

总结:
1、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级(公务员是职务和级别,其他人员是职称和薪级),2006年前参加工作的,2006年以套改年限和职级的任职年限确定。
2、200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确定岗位后根据参加工作时的学历定薪级:初中学历定1级、高中、中专学历定2级、大专学历定5级、本科学历定7级、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执行9级、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分别定11级和14级。
3、2007年1月开始,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合格以上档次,增加一个薪级。符合工作满8年固定一个薪级的条件,根据各地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