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天扫掉100亿个二维码,二维码会被用完吗?它到底有多少?

科普博物馆 2023-05-05 16:30:54

支付码、健康码、乘车码,不知从何时起,二维码似乎渗透到了中国人日常的每个角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据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能用掉上万亿个二维码,而全球每天用掉的二维码则达到了100亿。也就是说,全世界78亿人口,平均每人每天会使用掉一个多二维码。那么问题来了,使用量如此巨大的二维码,真的会有用完的一天吗?这个神奇的小方块又是从哪里来的?

二维码会被用完吗?

因为二维码的大小是有限度的,所以肯定会有用完的一天。不过你也不必担心它的枯竭问题,因为二维码虽然有限,但其数量很庞大,甚至多过宇宙中原子总数,而如今被使用过的二维码还不到总量的0.0001%。

1994年9月,日本Denso公司在条形码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维度,发明了能储存更多信息的矩阵二维码符号。其本质就是将信息分成黑白方块填到一个大方块中。之后,手机或者扫描工具会通过读取这些被填入的信息,将信息转化成你或者机器看得懂的文字或符号。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二维码的发明者,原昌宏在获得相关专利之后,为了让二维码得到广泛使用,他们选择开放专利,并未收取技术专利费。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对自己的发明能获得如此广泛的应用而感到无比庆幸,原昌宏曾说过:“那时候,全球用的还是条形码,假如我对二维码实行合法专利权的话,那么它可能不会被如此广泛的应用,而是只会成为在丰田内部使用的编码。”

二维码是根据二进制的算法制造出来的,在计算机的世界中,所有的汉字和字母都可以通过二进制中的0或1来表示。

二维码的白色方块代表的是0,黑色方块代表的是1,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0/1自由组合的大方块。这也是计算机最喜欢也是最熟悉的信息表达方式。

制作二维码输入的信息分为三种,包括文本信息,比如名片,字符信息,比如网址或者电话号码,还有图片信息,甚至能包括简短视频。那么,我们到底可以生成多少二维码呢?

目前,二维码有40个正式版本,最小的是21*21的矩阵,最大的是177*177矩阵。像我们平时用的微信个人名片是37*37的,支付宝的支付二维码是25*25的。

以25*25为例,它总共有625个方块,除去用于定位的3个大回形方块和多余的纠错方块等,最终还剩下478个小方块。

理论上来讲,它们总共能组合成2的478次方种不同二维码,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假如全球76亿人同时狂按手机刷新二维码,那么每个人大约需要按10的134次方次才能将所有支付宝的付款码刷完。

而根据微信团队指出,在疫情期间,微信共使用了上万亿个二维码,倘若微信每年用掉了6000亿个二维码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微信二维码支付2^478/ 6000亿年,也就是 1.301 x 10^132年。

此外,整个地球村每天的二维码使用量为100亿个左右,即便全地球的人都在用25*25的二维码,那么也差不多需要7.806×10^133天才能将它们用完。所以说,在宇宙不断膨胀并灭亡之前,这个二维码可能都还会有大量剩余。而这还只是40个二维码版本中的一个。因此,我们无需担心二维码会被用光。

二维码的中国之旅

在二维码诞生之初,它只是作为一种管理个人证件的手段,经常被用在公安、军事以及外交领域。之后,美国、德国等国家又逐渐将运用领域拓展到了邮政、物流以及工业生产中。

我国对二维码的研究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类常见二维码进行了技术规范以及翻译。

而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兴起,移动网络技术、智能手机的发展以及消费需求越发庞大,我国技术人员在国外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二维码标准,从而促进中国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的开发。

其次,相信你已经发现,不论一个二维码怎么翻转甚至是缺失了一部分,我们依然能将它们的信息扫描并读取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二维码除了有我们想得到的数据之外,还有很多标识符号帮助正确读取代码。能将翻转的二维码读取出来是因为在二维码角落的三个大回形能固定位置。至于为何不设计四个大回形,是因为老师说,三点就能确定一个平面。而能将损坏的二维码读取出来,则取决于编写代码时用的错误纠正等级。

最后,这个携带有互联网信息的载体,其实并非完全安全的。许多不法分子会通过二维码传播互联网垃圾,导致扫码者损失钱财。比如通过扫描二维码被安装恶意软件,大多数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也是通过二维码传播的。所以,在扫描之前,要确定二维码的安全性,在扫码之后,注意手机的一些特殊提示,这一点很重要。

0 阅读:36

科普博物馆

简介:来点你不懂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