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存出一箱优质老白茶?多年经验总结都在这了,一次性送给你

白茶大课堂 2022-03-14 17:57:50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俗话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这话绝对不假。

愚笨的人才只会用眼睛挑鞋。

挑一双样式好、款式新,却一点也不适合自己脚型的鞋。

到时候图一时面子,苦苦强撑着。

只能是,磨破了皮,损伤了脚,打乱了心情。

何必呢?

强扭的瓜,是不甜的。

就像下雨天要打雨伞,艳阳天要打遮阳伞。

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具体地来看待。

而不依照具体的情况去保存白茶,茶叶也是会坏的。

《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不知从何时起,外貌主义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霸道地横行在现代社会中。

美容、美发、美肤...美就是万能的附加值,能做到和一切事物叠加出现。

仿佛任何东西,不美,就是最大的错误。

当然,爱美是人的天性。

连沉郁顿挫的诗圣杜甫,在最颠沛流离的时候,都不忘赏美品美。

那就别指摘芸芸的普通人了。

可爱美,是一项技术活。

在用茶方面,则更甚之。

茶友们爱美的表现,就是用铁罐装茶。

大多数的普通茶客们,都会使用这样的罐子来封装茶叶。

一来是美观好看,二来也拿取方便。

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

买了好的茶叶,既想在人前显摆几分,又要妥当保存。那最好的办法,确实是用铁罐。

试想一下,在客人突然想喝白茶的时候,茶桌上就摆着一罐触手可及的茶叶,体积不大也能轻易拿到。

岂不救了燃眉之急?

简直就是沙漠里带水而来的骆驼。

况且,罐内还有两层塑料袋装茶叶,封口可以密封起来,所以能保证在茶叶喝完之前,不会进水。

但很可惜,它的好处止步于短期内。

因为铁罐是作为日常存放来使用的,那么这就免不了要频繁地开罐。而每开一次罐,空气就会多进去一些。等到茶叶越来越少的时候,空气就举旗占山为王,带领着水汽在罐内“胡作非为”。

前茶已逝,留下来的茶叶才是最痛苦的。

明明该是鲜爽灵动的茶叶,明明要溶进汤水里成为一碗温润的茶汤。却因为受潮,不仅茶叶发软,颜色也变得灰败。

真是柔弱的像早熟的麦子,令人叹惋。

说真的,爱美没错,但如果用着不适当的方式去爱美。

那可真是一点都不“美”了。

长期存放,还是得用长期存放的方式。

《3》

学而优则仕,买而优则藏。

爱喝茶的人做到了行家,当然也会想要藏茶。

这里说的藏茶,已不是三五十天的搁桌摆着。是以年为尺标,藏到茶叶发生物质转化。

所谓时间深物质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也许会问:存白茶不就还是找个密闭的容器装着吗?何必再提。

但要想藏好白茶,学问其实可大着呢。

存不好,那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整箱的茶叶都不能再喝。

所以,不仅是要提,还要反复提。

常买白茶的人,想必都听过存茶的“三层包装法”。

即是说,用一层铝箔袋,一层厚的食品塑料袋,一个标准五层厚的瓦楞纸箱储藏茶叶,并且封装时,用透明胶带将箱子四周缝隙贴牢的包装方法。

三层包装法,对白茶长期储存的效果而言,是最优选择。

因为个人作战,总没有团队作战来得力量大。

纸箱,对茶叶来说是第一层防护,作为总防护官,它负责防晒、避光、防震防压等工作。在纸箱厚实的身躯下,茶叶可以安心的休养生息,不受光热和搬动时磕碰的影响。

塑料袋,是司令部长,接下第二层防护的任务。负责防潮、防跑气和防虫的一些工作,在必要情况下,它还可以阻挡臭味异味的拜访,像严格遵守上级任务的门口保安,没有健康码就是不能进。

铝箔袋,是白茶的贴身侍卫。它是三层包装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样起着隔绝水汽,挡光挡热的作用。偷溜进来的各种微生物,即使闯过前两关,也往往会在这里败下阵来。因为,早已筋疲力尽。

三层包装,三层防护。

带来的,是绝对的安心。

除了包装方法,优秀的储存环境也是存好白茶重要的因素。

在长期存放中,切记要避开水汽多、光线足、异味重的环境。

比如南方地区,回南天时比较潮湿,茶叶就容易吸附水汽而导致含水量上升,轻则容易跑气受潮,重则直接发霉变质。因此最好将茶叶摆放在离墙离地的地方。

茶叶也不适合存放在阳光房的位置。人晒太阳会获得能量,可是储存的茶叶如果长时间被阳光照射,反而死气沉沉。

至于厨房、卫生间等异味较重的地方就更不必多说了。要想保持茶原本的香气,还是让它自成一境,遗世独立吧。

存茶,是苦功夫。

但这是想要长期保存白茶的人必须经由的一役。

《4》

人不负茶,茶定不负人。

读过《神雕侠侣》的朋友们都知道,正是因为杨过在危急关头,帮助了神雕战胜巨蟒,才能在最后的时间里,拿到秘籍,练就神功。

这是共同攀缘,是互相成就。

合适的存茶方式,就如同这样的潮头捧浪花。

存好了,才能香气四溢,不减本味。

而当你真的学会存茶了,你就会发现,长期存茶,短期存茶。

其实都是存放白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保护着茶。

我们要做的,不过是选对方式罢了。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