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走到了悬崖边缘。
今天,极越CEO夏一平被员工围堵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
现场有大量的员工聚集在办公室门口高喊:“夏一平,你出来……”
甚至有现场愤怒员工担心夏一平“跑路”,要求公司在今天把工资结算完,不然需要扣留夏一平身份证和护照。
12 月 11 日下午,夏一平发布内部信,表明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
当晚,极越有多部门宣布就地解散,比如交付部门;国内部分门店闻讯已经暂停营业。
今天,极越各地主播们也纷纷“在线求职”。网上更有一大群极越车主,准备组团退车。
看起来,极越的风波还有愈演愈大之势。
就此,功夫汽车也不禁想到另一个今年年初同样宣布裁员的CEO——丁磊。
彼时,高合的不少车主、媒体以及车企员工都在“力挺”这家新势力。
都是裁员,为何高合和丁磊能够“体面”退场?而落到极越和夏一平,反而被“围堵”谩骂,如此动荡?
(1)“体面”和“不体面”,根源是什么?
近期,微博上不停有传言称,上海某造车新势力将大裁员甚至倒闭的传闻。
极越一直是大家猜想的“主角”。
而一周之前,极越内部也传出了即将裁员的消息。
不过,直至今天,局势突然恶化,极越的“裁员调整”也十分剧烈。
按理来说,夏一平来到公司,应该能够起到“安抚军心”的作用。
谁知道,员工的情绪反而一下子被激化,最终导致“围堵事件”的发生。
对比丁磊,夏一平为何就陷入了如此境地?
功夫汽车分析,原因有三。
首先是宣布裁员的时机。
去年下半年,高合就已经陷入了危机。
当时,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融资环境急剧恶化,高合的销量也大受影响。
饶是如此,整个春节前,高合也没有爆出任何的消息,然后就是开年第一天停工停产六个月休整,就是为了让员工过个好年。
相比于在年前“突击大裁员”的夏一平,丁磊的做法就显得有人情味许多。
其次,债务问题。
债务问题,可谓是极越此番事件的最大导火索。
相比于高合,在传出危机之前,并没有爆出较大的债务问题。但是,极越的现金流问题却一直存在。
因为销量较差,极越一直都是靠融资过日子。
而从极越公众号上的“关于极越近期一些情况的说明”来看,极越肯定对供应商存在欠款现象。
甚至有媒体在微博上发帖公开催款,称极越拖欠直播款项36万元,多次催款都没有支付。
一般而言,车企或许会经常拖欠供应商的货款。
但是,对于媒体供应商,付款优先度更高。
毕竟,如果连媒体都加入“维权天团”,那也就很难“帮上一嘴”了。
最后,夏一平和丁磊的口碑差距。
对于极越的内部情况,员工必然最为了解。
面对陷入如此境地的极越和夏一平,极越内部员工更多是“愤怒”。
据极越的内部员工表示,公司内部一直有“传闻”,百度其实愿意继续输血,但前提是夏一平必须离任CEO。而夏一平不愿作此让步。
因而,他们认为,极越走到今天地步,夏一平要负大部分责任。
他们认为,夏一平不仅能力缺乏,而且任人唯亲。
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对于当前问题,夏一平也没有直面问题、直面员工的态度和勇气,还在保全自己“脸面”。
(2)都是“大裁员”,为什么“大不同”?
事实上,车企裁员的现象并不罕见。
今年以来,在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裁员这种“断臂求生”的节本手段已成为行业“新潮流”。
不过,同样是裁员,有的车企是一地鸡毛,有的车企则是裁出了“幸福感”。
今年,就有一家日系车企的赔偿方案上了热搜。
有一家日系车企采用“N+2+1.8”的丰厚补偿方案,让不少员工排队“抢着被裁”。
相较于日系车企,极越可直接就是“反面教材”了。
给出员工的两个选项,选项一,12月16日前自愿离职,签署协议,赔偿2月15日前到位,N+1(不一定发放);选项二:停薪留职,不缴纳社保和公积金。
多位极越员工,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一位员工总结,方案一就是“原地解散”;方案二就是“为爱发电”。
裁员并非洪水猛兽,但给出妥善的解决方案,才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最优解”。
在汽车行业“内卷”到极致的时代,车企不能只想着自己“降本增效”的算盘,而把员工当成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
这样的车企,会走至今时今日举步维艰的境地,也不难理解。
(3)功夫拍案
员工不是韭菜,车企不能想割就割。
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充满人性关怀的裁员方案,不仅能让员工在离开时“体面”,也能让企业在低谷时保留一份“体面”。
否则,终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员工和用户双双抛弃,沦为行业变革浪潮中的炮灰。
别吹日系车企赔偿了,那是因为是国企,而不是日企。国企裁员赔偿,不一定能要多,但是拿法定或略高于法定赔偿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