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接连发布通报,警告消费者不要食用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美国华盛顿州的部分牡蛎和蛤蜊。这些海鲜产品可能受到诺如病毒污染。那么,海鲜缘何成为诺如病毒的“温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感染呢?
一、什么是诺如病毒食源性感染?诺如病毒是导致食源(俗称“食物中毒”或“胃肠炎”)的常见原因,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感染后,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发热、身体疼痛等。
诺如病毒症状通常在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后12至48小时出现,并在3天内消失。值得注意的是,贝类相关的诺如病毒疾病在冬季(11月至次年3月)也更为常见,因为诺如病毒在较冷的水中存活时间更长,因此冬天更应注意海鲜饮食安全。
二、海鲜缘何成为诺如病毒的“温床”?诺如病毒食品污染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未经处理的污水(含有诺如病毒颗粒的粪便和呕吐物)进入海洋后,贝类会吸收它们,从而在其体内积聚病毒。食用生的或半熟的贝类(尤其是蛤蜊、贻贝、扇贝和牡蛎等双壳贝类),则会导致诺如病毒感染。
三、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诺如病毒感染?1. 避免食用生或半熟的贝类
诺如病毒通常无法通过冷冻或腌制等方法祛除,而高温可有效杀灭诺如病毒等食源性致病菌。食用贝类时应彻底煮沸,确保内部温度达到85℃以上并持续至少1分钟,已被证明能够灭活诺如病毒。
2. 注意个人卫生
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是在处理食物或就餐前。感染诺如病毒后,避免外出或与他人密切接触。
3. 保护高危人群
老年人、儿童以及免疫系统较弱者感染后症状可能更严重,应特别注意海鲜饮食安全。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国家公共营养师 宋丽】
【编辑:Y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