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虚构形象借用了名字的历史人物——辛派词人刘过

熠彤看历史 2023-06-14 09:57:03

南宋词人刘过,字改之,号龙州道人。

◆ ◆ ◆ ◆ ◆

文:魏东月

几乎是每一年,影视圈都会传出翻拍金庸武侠剧的消息,其中以《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神雕侠侣》等作品翻拍次数最多。今年也不例外,不久前传出大导演徐克要拍《神雕侠侣》的消息,连演员阵容都几乎确定了……虽然这部小说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电影电视已拍摄了不下二十次,但至今仍备受资本青睐。原因无他,无论故事、人物、情节都经典到无懈可击,用时下的话说就是经典大IP。其中,男主角杨过其人风流倜傥,虽然愤世嫉俗却有侠肝义胆,其历经艰辛最终成长成一代大侠的经历最让读者和观众心有戚戚焉。

杨过之名的由来,按书中所著,因为其父杨康误入歧途而人所不齿,因此郭靖取“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之意,给他起名为过,字改之。这个名字与其他众多美好而有深意的虚构人物名字一样,让读者印象深刻、拍案叫绝,并对金庸先生的文化造诣叹服不止。

那许许多多虚构的名字,不仅融入情节故事脉络、还能契合人物性格成长经历、甚至与家国情怀历史典故,都有着完美的映照;这些名字大多数出自作者的原创,然而,巧合的是,有一些名字也会在历史中找到原型,甚至在某些特质上果真有些相似之处。杨过的名字正是如此。比《神雕侠侣》所在的历史时期稍早数十年,同样是南宋,江南有一名士,屡次应举不中,漂泊于江湖之间;虽布衣终身,却与辛弃疾、陆游等人相交,侠气纵横。他姓刘亦名过,字改之,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其文学成就非同小可,于豪放派宋词贡献颇深,却在文学史的记载中仅有寥寥数句。

刘过的名字被杨过借用。 (图为《神雕侠侣》剧照)

这样一位靠虚构形象将其名号发扬光大的历史人物,值得一叙。

不受关注的辛派词人

两宋时期的文学以词为主,可以简单划分为两大阵营,豪放派与婉约派。其中,豪放派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个中翘楚。然而,同为豪放派,北宋的苏轼及其门人与南宋的辛弃疾和诸多辛派词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处于北宋王朝的鼎盛时期,思想受道家影响较多,个性自由旷放,词作以自然雄放、清旷超逸为主;后者则身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时代,满腔忠愤无处发泄,一寄于词,则以悲壮苍凉、沉郁顿挫为主。而刘过词风正正与辛弃疾相近,直抒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刘过的生平在史料中记载甚少,虽有诗词《龙洲集》和《龙洲词》传世,但在《宋史》里却无只言片语,仅能靠后人的笔记了解他的些许事迹,岳飞的孙子岳珂在其所撰的记载两宋时代朝野见闻的史料随笔《桯史》中曾提到刘过。

据记载,刘过少怀志节,喜欢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他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曾做过权相韩侂胄的门客。此外,在后世笔记中,着墨最多的是刘过与辛弃疾交往佳话。

元人蒋正子的《山房随笔》这样描述:辛弃疾在浙东为帅时,刘过慕名而来。门房见刘过只是一介布衣,不让其入内。两人遂争执不下,辛弃疾听见后召门房问话。门房不免说刘过是非,幸而此时陆游与陈亮在侧,二人则盛赞刘过,称其为当世豪杰、善赋诗,不妨一见。辛弃疾这才让刘过进来,冷冷问道:“能写诗么?”刘过答曰:“能。”这时席间正上羊腰肾羹,辛弃疾便命他以此为赋,刘过笑道:“天气太冷,我想先喝点酒。”于是辛弃疾赐酒,刘过接过,大口饮尽,不想一时手颤,有酒沥流于怀。辛弃疾就让他以“流”字为韵。刘过随即吟道:“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侯。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樽酒伴风流。”辛弃疾闻之大喜,请他共尝羊羹。后来辛弃疾在京口为官,一日率众幕僚登楼观雪。此时,刘过一副魏晋名士的风采出现了,敞着衣襟,趿着鞋子。辛弃疾或许心有不快,便命刘过赋雪,并以“难”字为韵。不想刘过张口即道:“功名有分平吴易,贫贱无交访戴难。”辛弃疾赞叹不已,自此二人遂为莫逆之交。

辛弃疾对刘过的诗词极为欣赏。

刘过生活在南宋风雨飘摇的危亡时代,一生坎坷,常年流落于江湖,布衣而终。他一生对入仕甚为积极,这并非贪图功名利禄,而是心怀民族大义的精神与爱国之心,深知唯有入仕方能报国。但事与愿违,四次应举均以失败告终,只能将满腔抱负写进了词作之中。

从性格来看,刘过与杨过相同均是狂放不羁之辈,他以苏东坡为先导,以辛弃疾为前驱,一生以抗敌御敌、重整乾坤为目标,所以,他的诗词中展现的尽是正气凛然、积极向上的反抗精神。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在《艺概》中评价说:“刘改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着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

刘过词作赏鉴

由于刘过对辛弃疾十分崇拜,所以文学史中普遍认为刘过有意识地效法稼轩,其诗云:“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侠骨死犹香。”刘过的名作《沁园春》即是“有意效稼轩体者”: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习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此词是仿效辛弃疾《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的对话体,将先后相隔几百年的白居易、林逋和苏轼请来帮忙说项,构思奇特。词中巧借三人的诗句来对话,纵笔驰骋、挥洒自如,深得辛词豪迈狂放、幽默俏皮的神韵。

刘过对辛弃疾十分崇拜,深得辛词豪迈狂放、幽默俏皮的神韵。

在刘过的诗词中,经常会看到军事意象,由于金人南下、国事衰微,因此他运用军事意象,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抒发驱除鞑虏,收复山河的强烈愿望。如那首《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其次,刘过习惯用故国作为意象,他秉承了前朝浓厚的故国情怀,即身为一介布衣,依然对故国拥有深深的眷恋。如那首《登凌云高处》所写:

九秋草木岚烟湿,万里山川海气浮。

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

由于一腔热血,无处发泄,又居无定所,四处流浪,在其诗词中不乏羁旅意象的运用。他还经常使用雁与雁信作为一位异乡游子思念家乡的意象,侧面衬托出流离失所与孤苦伶仃的现状,悲伤的情感浓烈。如那首《柳梢青·送卢梅坡》: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再者,饮酒意象也是刘过频繁使用的。他好酒,与其豪放不羁的性格息息相关。他常常高歌畅饮、纵情诗酒,豪放文风与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有时则借酒消愁,彰显一位落魄文人的性格。如那首《水调歌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

除此之外,在刘过的诗词中,还会用到凄清冷寂的色调。或许因为年老力衰,满腔的抱负却没能实现,用凄清冷寂的意象,折射出内心的悲楚与凄凉,这种心境是其一生真实的写照。所以,就有了那首传世名作《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这是一首忧国伤时、沉哀入骨的名作。词序中交代了写此词的缘起:古历八月初五,与朋友在安远楼举行小型宴会,一位姓黄的歌女慕名乞词,于是即席写成此词赠送。

这首《唐多令》蕴藉含蓄、耐人咀嚼,与其他爱国诗词比较,别具一格。因此,词作流传甚广、评价甚高。宋人李继昌在《左庵词选》中赞其为“小令中工品”;清初先著的《词洁》誉为“数百年来绝作”。清代词人徐釚则在《词苑丛谈》引《山房随笔》说:“刘此词,楚中歌者竞唱之。”

或许,杨过这一虚构人物仍会将“名过,字改之”流传的更远更广更长久,但是刘过的那些深具爱国情怀、悲情苍凉,能够打动人心、包含时代的缩影的作品也一定会流传下去。虽然两者尚无法做到相得益彰、互相成就,然而只要东方文化不停下发扬光大的脚步,最终这共用一名的两人会在文化传承的征途里见证彼此。

0 阅读:1

熠彤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