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浙江还在布局AI小镇,广东热议算力基建时,江苏悄悄甩出了王炸——全国首个省级数据企业培育方案正式落地!这份由12个部门联署的文件,正在长三角企业圈引发地震式讨论。

方案最硬核的条款,当属"千企计划"。到2027年,江苏要培育1000家规上数据企业(注:规上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这个数字相当于目前全省数据企业总量的3倍。更让创业者心动的是,符合条件的企业不仅能享受税收减免,还能优先获得政府数据资源开发权限。
"以前我们这类企业总被归为'技术服务商',现在政府专门划出数据资源、数据技术等6大分类,相当于给企业发了'数字身份证'。"他指着文件中的"数据产品交易分成机制"说,"这个创新条款,可能让我们的年利润再增20%。"

政策工具箱里藏着五大杀手锏:①国资国企必须新设数据业务子公司②传统企业转型数据业务可获转型补贴③引进头部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④建立数据人才"订单式培养"通道⑤开放智慧城市等30个场景供企业练兵
政策特别强调"数据确权"这个痛点。文件中明确将建立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体系,这意味着企业积累的数据资源可以像房产一样抵押融资。某医疗大数据公司CFO算过账:"我们积累的300万份诊疗数据,预计能评估作价1.2亿元。"
在配套措施方面,江苏玩出了新花样。7月即将上线的"数据企业成长监测平台",会像体检中心一样为企业把脉,动态调整扶持政策。"系统提示我们需要加强数据安全投入,第二天就收到工信局的技改补贴方案。"

文件中暗藏产业变革信号。要求到2027年打造2000个典型数据产品,这相当于给每个规上企业派发2个创新KPI。"这种'产品化'导向,将倒逼企业从接项目转向做产品,真正形成数据要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