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博恩话史
编辑丨博恩话史
2014年6月21日,《人民网》曾发表一则新闻,称“内蒙古40多年前的一处重要军事基地‘开门迎客’”。
听闻此事,无数网友难以按捺心中激动,纷纷表示近期就会前往内蒙古观光。
要知道,一直以来,我国都尚未在东北地区建设红色军事旅游文化景区。
我国民众也从来没有接触东北地区军事文化的机会。
这段历史文化空白一度成为许多人民心中的遗憾。
眼下,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副旗长告诉《人民网》记者,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已然进行改革,实现了“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集一体的观光,怎能不让人跃跃欲试。
众所周知,呼伦贝尔市素有“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美誉。
能在景色美轮美奂的地方感受那段鲜为人知的东北历史,在革命烈士与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中忆古思今,该是怎样一番优绝佳体验。
据悉,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景区原名为“嘎仙沟军事基地”。
它在2013年末时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预计将于一年后的6月19日开门迎客。
据当地鄂伦春人介绍,在鄂伦春语中,“布苏里”是“森林茂密”的意思,正映照着当地林木耸立的优美环境。
1997年时,沈阳军区开始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深处构筑这宏伟浩大的国防工程,历时8年才真正建起这座“当时东北最大”的综合后勤军事基地。
到了1999年时,军队开始陆续从此地撤离,将这一军事基地交由地方看管。
据详细信息表述,该景区内完整保存了极具时代特色的军备设施。
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这里还拥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野生动物日夜不息地活跃在这片茂密的森林当中。
此外,这里还拥有北半球位为数不多的温寒带植物群落的“活化石”、“基因库”,颇具观赏、教育意义。
至于景区的详细规划,则是以9个洞库为核心,主要景点有陈列馆、将军楼、导弹库、“北国第一哨”、地下油库以及储藏库。
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在实现了“红色、绿色相结合”旅游目标的同时,还实现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在了解了景区大致情况以后,有部分网友发出质疑,为何这布苏里景区的主要景点都设置在“洞库”之中。
闻言,有知情网友透露——这座军事基地斥巨资27亿,真正地将大山从中掏空,彻底藏身在大山的“身体”之中。
那么,既然这里到处都是可以藏匿的山林,为什么革命先辈们一定要耗费巨量人力财力,将这座军事基地建在大山里面呢?
一、珍宝岛事件时值我国国际形势险峻,苏联自建立起便不断与我国产生矛盾,更是多次与我国发生正面冲突。
1969年时,“珍宝岛”事件的爆发更是让中、苏本就脆弱不堪的关系彻底断裂。
一直以来,我国与苏联之间的边境问题始终都是历史遗留下的“悬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得益于中苏两国关系较为密切,边境问题也一直被无视。
但在1950年代末期,我国与苏联在执政方针上发生了根本冲突,苏联也因此十分不满,遂在1959年时在中印边界问题中悍然支援印度,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撤退了所有专家,同时终止了一切援建项目的合同。
自此,我国与苏联的关系断崖式下降,搁置了几十年的边境问题也重见天日。
早在1964年时,苏联便开始向中苏边界地区打着“守卫边疆”的名义陆续增兵,且不断无端挑起事端。
到了1967年时,苏军便屡次踏足珍宝岛区域,干涉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对我国边防部队的巡逻任务加以阻拦,更是肆意妄为地打伤无数军民。
那时候,苏联驻华使馆更为嚣张,直接主张对该地区“上岛的中国人视作非法入侵,予以回击”。
据统计,截至1969年2月时,苏联的挑衅行为已经高达16次之多。
而自1964年至1969年间,就珍宝岛与七里沁岛的归属问题而言,由苏联挑起的边境事件高达4189起。
眼见苏联施加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行为也越发嚣张,我国屡次发声要求苏联停止武装入侵活动,但均被苏联无视。
因此,我国被迫发起反击,“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就此拉开序幕。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从珍宝岛上游与下游区域发起入侵,对我国边防部队人员造成伤亡6人的袭击。
见此,我国领导人立刻下令自卫反击,将苏联军队驱逐。
毫无疑问的,苏联并不甘心失败而归的结局,又于15日3次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以及步兵100余人,在直升机与炮火的支援下发起猛烈进攻,我国境内纵深地区同样遭受波及。
好在,深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的我国已然提前在大兴安岭深处找寻了一块区域,作为修建军事要塞用地。
二、布苏里军事要塞当时,出于防止苏联突然袭击并能迅速做出应对措施的目的,我国相关人员进行数日勘察,最终选择在隐蔽性较好、易守难攻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区域,展开布苏里要塞的建设任务。
要知道,我国一直秉持着“不到迫不得已之时不产生武装冲突”的主张,现在修建军事要塞也不过是未雨绸缪,避免苏联真正怀揣置我国于死地的意图。
因此,为了不引起两国误会,让苏联误以为我国已经接受“战争邀请”,这座军事要塞的修建必须足够隐秘。
可是,想在两国矛盾激烈、对峙时常进行的状况下,在距离苏联不远的地方秘密修建军事要塞无疑难于登天。
万般无奈之下,我国领导人最终决定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手工修建。
徒手将一座山挖空,建设军事要塞。
仅从字面意思上听起来,其困难程度就可想而知。
更别说布苏里区域树木茂盛,山间时常有各类蚊虫出没,环境十分恶劣;冬季温度较低,厚重棉衣不利于工作进展,工作条件十分困苦。
然而,再大的困难也没有阻挡战士们的决心。
他们拿着简单的工具,迸发出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布苏里要塞的建设中。
随着一批批的年轻战士们来来往往,在夜以继日地努力之下。
历经30年的艰苦建设、耗资27亿元人民币,这座藏在深山中的要塞终于在1998年悄悄修建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的战事虽然来势凶猛,却也退如潮水。
早在1969年3月17日时,再次出动步兵,借助坦克力量入侵珍宝岛的他们就被我国击退,再没能进行反扑。
据相关信息统计,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苏军死伤230余人,坦克装甲车辆毁伤19辆。
而我国军人在这场战争中阵亡71人。
事件结束以后,我国曾表示“中苏问题的矛盾激化并非中国责任,但我们仍然愿意通过和平谈判进行解决,反对武力”。
尽管深知自己无力与中国进行抵抗,苏联当局却仍然试图让边界问题朝着有利方向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舆论、军事、边境冲突方面的措施。
他们罔顾历史常识,称“沙皇专制政府虽然崩溃,但俄罗斯国家的边境不应该毁灭”。
并以清朝时期清政府在辽河区域修建的、禁止居民越界打猎、放牧的“柳条边”作为“中国北部边界标志之一”。
在军事方面,苏联继续向中苏边境调兵遣将,不时进行武装演习、炫耀武力,并将挑衅活动不断扩大,做好了随时侵华的准备。
不过,苏联的挑衅行为仍是屡次被我国镇压。
或许是终于恼羞成怒,苏联国防部长曾表示“要使用核武器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
但考虑到这一行为会引起世界各国不满,该主张最终未能实施。
在苏联言行不一、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方面看来,我国修建布苏里要塞的行为实属高瞻远瞩。
偷偷建造完毕且投入使用的它不仅极大程度提高了我国的军事力量,也为我国北疆的军事部署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支持,能够帮助国家解决诸多潜在危机。
当时,布苏里军事要塞被称为“面积最大、位置最北、国界最长”的军事基地。
其设计全面到几乎能以一己之力涵盖所有军需,且诸多设备均为当时我国最顶尖的科研成果构成。
伴随着苏联在1991年宣布解体,这座军事要塞最终还是没有发挥它的原本建设目的——抵御苏联的长期针对。
不过,在战士们在修建过程中不畏艰苦、备战备荒的精神才是布苏里要塞被赋予的重要历史意义。
也是布苏里赋予当今后人的重要意义。
如今,布苏里红色文旅向世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填补当时所遗留的历史空白,不仅是无数革命先辈们优秀精神的具象化载体,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缘此,身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