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顶级领导者的修炼,成熟的人不会选边站

斯威国学 2024-03-29 20:09:16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前段时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了一段言论,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毫无疑问,我们和中国在这方面竞争,你得选边站。他的这番言论一出,举世震惊,其他国家都在心里掂量,我到底是在餐桌上呢?还是在菜单上?布林肯的这一套言辞并不奇怪,符合西方崇尚的丛林法则,You are either with us or against us。反映的是西方的主要思维模式,非黑即白思维。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反映思维。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言行倒是挺一致。 这世界难道只有这一个选项,没有其他选择了吗? 人们不禁把目光转向某东方神秘大国,你会发现,当其他国家瑟瑟发抖到底选哪边的时候,某东方神秘大国总有另外的选项,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 格局高下立现。 不成熟的人才会选边站、要求别人选边站,真正成熟的人都走在大道上,说话做事遵循道德规律,保持价值中立,不仅不会出错,还会促进家庭、组织、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这就是某东方神秘大国的思维优势,这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白中有黑,黑中有白,黑白互动,促进万物成长。 前面章节讲到的是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先育德,然后才能开其兑,济其事,打开主观通路,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实践,往更高处攀登。而本章已经是走上领导岗位,成为一名管理天下的人所要做的事情。这里的天下可以是小家庭,可以是企业,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国家。 角色的变化,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成为领导者,就需要改变旧有的思维模式,旧有的行为习惯,从过去有为的状态转化为无为的状态。怎么转化?过去有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无为,是以他人为中心,老子讲,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个时候,反而要塞其兑,闭其门,关闭主观通路。 所以,老子上来就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并不是说你不要说话,而是谨慎使用自己的语言,因为在你的天下,你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整个情境。 说话容易,不说话难。俗话说,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在有为的时候,多数事情是你主动,领导问,你有什么想法?你列出一二三,领导说,好,你去办。你亲历亲为,争取把事情圆满完成。几年之后,形成自己的经验、做事风格和规则。 而处于领导岗位,需要做的就不一样了,是识人用人,人尽其才,是让别人主动,让别人有为,而不是自己有为。 这个时候,难度来了。 过去,领导开会的时候问,你们有什么想法?你现在也有样学样,问下属,你们有什么想法?下属列出一二三。你一听,立即火大,都是什么玩意儿!这么幼稚的方案也能拿得出手?!马上否决,你这个方案不行,要怎么怎么做。这种干涉的后果是,每次下属遇到问题,领导,这个事情我解决不了,需要您亲自来。结果,你成了这个团队里最忙的人,今天飞广州,明天飞上海,整天事情不断,疲于奔命。你可能会想,我之前在老领导手下干的时候,能变得这么强,而现在,为什么我的手下个个都是废物,啥事都干不了? 这就是你的角色没有转换过来,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以百姓心为心。 有些老板不仅不认为这样有问题,还沾沾自喜,你看,你们一个个都不行,离了我,这世界玩不转了吧! 这样的后果是,团队管理呈倒三角,老板是底,员工是顶。表面上,老板还是老板,员工还是员工,实际上,老板成了员工,员工成了老板。老板最忙,而员工无法培养起来,团队无法壮大。我们做事情,都是希望事业越做越大,实力越来越雄厚,而不是相反,不是么? 我们再看家庭,父母培养孩子的时候,需要从有为渐渐转向无为。但是,多数父母做不到转换自如,他们要死死把控一切,不放手,因为有可能一放手,孩子成绩就下滑。孩子成绩一下滑,父母就慌得不行,好吧!继续给孩子铺平道路。有不少妈妈从小学陪孩子,一直陪到孩子上大学,把孩子培养得生活不能自理,学习需要时刻盯着,都不愿放手。而未来的苦果,只能自己去吞。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的情绪非常重要,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能不能稳得住是关键。下属的方案自己认为不好,第一反应可不可以不是火大?要知道,下属方案好与不好,是你主观认定的不好,而非客观。孩子成绩往下掉的时候,家长能不能做到淡定从容?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成绩往下掉,你能不能从客观,从长期去看?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背后首先是塞其兑,闭其门。 1、塞其兑 前面讲到兑指的情感通路,塞其兑指的是堵塞一个人的情感,就是主观上要做到情感中立。我们做事情要先做到中立,价值要中立,情感要中立,然后才能谈怎么把事情做好。如果做不到情感中立,我们在观察总结客观事件的时候,就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发生偏执的情况。 别人提出方案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火大,孩子成绩一下滑,家长就恐慌,这就没有做到情感中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服务的人越多,我们越需要稳,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不受任何人的影响,专注于团队的目标。最近菲律宾疯狂挑衅,我们网民坐不住了,而高层却不会被这种小角色拉下水,该干嘛干嘛,稳稳地专注于自己的发展。 2、闭其门 闭其门是把人的感官封住。人通过感官感知这个世界,但是所见、所闻并非客观真实。一个人的眼睛再亮,也不可能看尽世间一切。一个人的耳朵再灵,也总有忽略的东西。因此,老子才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做为一名管理者,不以自我为中心,做到中立,用百姓的心去感受世界,用百姓的眼睛耳朵去听这个世界,这才是管理者要做的事情。 在认知到说话不严谨的危害之后,本人用了几年的时间塞其兑,闭其门,去听别人说,而自己不说。遇到让自己动情绪的事情,跟自己不同观点的人,把有可能出现的负面第一反应调整为不反应。 接下来,怎么样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治?也就是怎样以百姓的价值为价值,或者说,如何创建一个百姓需要的价值呢?这个在第四章讲过,叫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我们还是得使用到观察理解客观道的方法。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这样的一个步骤:1、挫其锐,挫其锐就是不要被表象的锋芒所迷惑,目标的背后,才是人民真正想要的价值,他们真实的意义。比如夫妻吵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可能会跟他们分析一二三,指出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却不会去问,你们吵架是为了什么?问目标,问身份,才是以人民心为心,从人民自身去帮他们解决问题。在挫其锐的阶段,仍然需要保持价值中立,不受对方语言所呈现的表象所干扰。2、解其纷就是把对方所遇到的事件,一条条梳理出来,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3、和其光就是顺着人民行为意志的方向,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4、同其尘,指的是根据对方的角色三观来分析,用人民的意志来解决人民的问题。 问题解决完了,人民会感到,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并且愿意为这个目标去做出更多的努力。这就是玄同。 玄同,是太上,下知有之的最好注解。好的领导,做事情总是深谋远虑,重视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从不朝令夕改。好的领导做事情总是会先引领舆论潮流,顺应天道人心。因此,当事情做成了,老百姓都会感到,这就是我想要做的啊!用老子话讲,百姓皆谓我自然。 玄同既然是用人民的意志来解决人民的问题,那么,对于管理者来说,就没有跟谁亲疏有别,也不存在跟谁有利害关系,更不会有贵贱之分。这样去做事的管理者,自然会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戴。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二)
0 阅读:11
斯威国学

斯威国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