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304兵工厂的前身
小西水历史
2024-10-16 11:41:08
太行区是革命老根据地,八路军为了及时修复战斗中损坏的枪支和修配缴获敌人的军械武器,1937年7月,在军队中设立了随军修械班、修械所。
1938年,八路军总部决定将分散的随军修械所的人员和设备集中到山西榆社县韩庄成立“八路军总部修械所”。同时还接管了柳沟铁厂,名为“总部柳沟铁厂”,主要修配枪支和研制地雷、炮弹等。韩庄和柳沟两个军火生产单位的诞生,是太行军火生产的基石,它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流动到固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变迁。
304厂的前身是“黄崖洞军工部一所”,创建于1939年7月。当时日军入侵榆社县,韩庄“总部修械所”受到威胁,军工部决定将韩庄修械所迁往山西黎城县黄崖洞水窑山进行建厂。厂区由陡峭的群山环抱,悬崖绝壁,地势十分险要。水窑山南口有一条狭长的山涧,蜿曲纵深,两山对峙,从涧底仰视,只见一线天,俗称“翁圪廊”,廊中出口处是峭壁直下,常年瀑布,工厂在此建有吊桥,平时放下吊桥与外界接通,战时取下吊桥,则路断崖阻,千军难入,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势,工厂利用此天然屏障,十分隐蔽安全。
黄崖洞兵工厂的建设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在程明升、陈志坚等领导下,工厂职工自力更生,就地取材,以石块代砖,以石片代瓦,上山伐木,开山辟岭,修路填坑,不畏艰难险阻,以满腔热情,积极从事建厂工作,终于在1939年底建成了机工房、钳工房等12栋房屋,建筑面积6 000平方米,设备40台,职工700人。生产“七九”式步枪,最高月产量430支,掷弹筒200多门,五。弹3000发,还生产有刺刀等武器,全年武器产量可装备16个团。它成为八路军军火生产的一个重要基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黄崖洞兵工厂的发展,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注目和恐惧,被视为心腹之患。日军先后多次偷袭、围困、强攻,妄图摧毁兵工厂,均以失败告终。1942年针对敌人的扫荡,军工部采取化整为零、分散转移的方针,将“黄崖洞军工部一所”一分为三:即黄崖洞原址为一分厂,部分迁到辽县(今左权县)苏公村为二分厂,原武乡县显五村铁工部改为三分厂。
1942年至1951年6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工厂几经分散合并,发展成为华北兵工局第一兵工厂,下设11个分厂。
1951年下半年,中央兵工总局统一管理全国各地区兵器工业,将原华北兵工局第一兵工厂改编,番号为中央兵工总局第342厂,以长治市为中心进行大规模改扩建工作。
1952年9月,中央兵工总局为了迅速提高兵工技术水平,把包罗万象、综合庞杂的342厂进行彻底改组,划分为3个专业性的生产单位,即新342厂、304厂、307厂。307厂予1953年迁往南京与金陵兵工厂合并,仍称307厂。
304厂是由342厂的四、五、六分厂组成的。厂部设在长治市北大街。在天晚街设2个车间,潞城安居村设5个车间。主要生产金陵式82毫米迫击炮弹引信、底火,最高月产量20万套。
0
阅读: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