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县修建的水库简介
小西水历史
2024-10-08 18:21:04
1946年以前,朔县已有小型的蓄水工程。据有关史料记载,1938年,在青钟村后河湾修筑土坝一座,长50米,底宽20米,顶宽3米,并开支渠一道,长约8公里。1940年,在安子村村南,筑有土坝一座,长约80米,底宽30米,顶宽6米。
从1957年开始,本县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库、塘坝建设,到1960年,陆续建成太平窑、赵家口、北邢家河、下团堡、青钟、芦子坝、下疃等水库及一批塘坝。1970—1972年,又建成沙塄河、河会、小涂皋等水库。全县水库总数10座,塘坝5处。北邢家河、下团堡水库由于工程配套不完善,于1967年7月报废。现存水库有以下8座:
1、太平窑水库:位于县城以东太平窑村西北。地处恢河、七里河汇流处,河面宽阔平坦,上游来水量大。太平窑水库于1957年初开始勘测设计,10月25日正式动工,采取群众会战形式,机关干部参加劳动,县政府组成水库施工委员会,最多时投入劳力达3000余人。工程进展迅速,1959年1月大坝输水枢纽、干渠和建筑物等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投入使用。此后又分多次进行续建、扩建和改建,工程渐趋完善。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迎水面砌有石护坡,坝顶建防浪墙。主坝长1051米,高8.5米。副坝两条总长2300米,最大坝高4米。输水设施为拱型涵洞,闸板控制,其中南、北、中退水泄洪闸3座,南北进入闸2座,总计21孔,总泄量850立方米/秒,全部采用人工电动两用启闭机。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70平方公里,原设计总库容935万立方米。1970年、1975年改建后,成为中型三等水库,设计总库容1160万立方米,后淤积550万立方米,现有防洪库容605万立方米,蓄清库容39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8.5万亩j有效面积5万亩,以清水为主,清洪兼用。正常年清水灌溉4万余亩,最高的1984年达到5万余亩,洪水灌溉1~2万亩。全部工程共动土612万立方米,石85万立方米,砂2.5万立方米,总投资364万元,其中国家补贴139万元,自筹225万元。水库建成后,将原永丰灌区和水库灌区合并,称恢河灌区。
2、赵家口水库:位于县城东北,东西赵家口村南,为元子河支流歇马关河入境出山处。地形为两山夹峙,沟深谷窄。水库于1957年11月兴建,1959年5月建成,1962年、1975年又进行扩建、改建。大坝为粘土匀质碾压坝,长95米,高28米,顶宽5米,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坐落在天然岩基上,全长130米,宽19米,深22.5米。输水涵洞位于大坝左端,为碾压浆砌拱形洞,进口底部高程5.5米,宽1.2米,高1.5米,长125米,放水设备以卧管形式调蓄应用,设卧管进口23个,孔口直径0.45米,装设转动门盖。大坝下游约180米处,修筑有一道长40米、高8.4米的浆砌石重力拱坝,称二坝,为蓄水节制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68平方公里,主要水源为歇马关河水,清水流量0.25立方米/秒,全年洪水15次左右,每次历时2—5小时。
水库总库容648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1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有效面积3万亩,1984年实浇1.5万亩次。水库从1958年拦洪蓄水以后,涵管进口启闭设备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只能在低水位时控制,一直采用缓洪蓄清的管理办法,即每年9月中旬以后开始蓄水,到5、6月份就开启涵洞进行空库渡汛。水库兴建共动土约12.53万立方米,浆砌石798立方米,干砌石3715立方米,混凝土67立方米,人工24万个,国家投资30.4万元。水库建成后将原民丰灌区与刘家口裕丰灌区合并,组建成立裕民水利委员会。
3、芦子坝水库:1957年建成。土坝长60米,高7米,顶宽4米,蓄水能力25万立方米,泄洪量36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约1500亩。
4、下疃水库:1958年修建。土坝长60米,高7米,顶宽3.5米,蓄水能力9万立方米。最大输水流量1立方米/秒。最大泄洪量8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500亩。
5、青钟水库:1958年修建。土坝长130米,高6.4米,顶宽5米,蓄水能力19万立方米,最大输水流量1立方米/秒,最大泄洪量20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500亩。
6、下沙塄河水库:1970年建成。土坝长150米,高6米,顶宽4米,蓄水能力1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000亩。
7、小涂皋水库:1971年建成。土坝长130米,高13米,顶宽4米,蓄水能力18万立方米,灌溉本村土地约2000亩。
8、河汇水库:1972年建成。土坝长70米,高10米,顶宽5米,蓄水能力1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500亩。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