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30年的临床经验中,治疗糖尿病这类慢性病,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血糖指标是否达标稳定;第二,不适症状是否得到明显改善;第三,是否影响正常生活质量。只要做到血糖平稳、症状缓解、无并发症,就是治疗的理想效果。
今年年初接诊过一位2型糖尿病6年的患者。初诊时发现他面色潮红但虚浮,说话时明显气短乏力。详细询问后得知,虽然一直坚持服用二甲双胍,但空腹血糖仍然居高不下,维持在11.5mmol/L左右。
患者还出现明显的口干烦渴、饮水量大增、小便频繁,全身乏力嗜睡,双脚发麻,并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查看舌象见舌质红、苔薄,脉象沉细。
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辨证为典型的气阴两虚症。对于这种情况,张锡纯老先生创制的玉液汤最为对症,堪称糖尿病人的"甘露饮"。
我在玉液汤的基础上加以调整,组方如下:生山药,生黄芪,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连翘,金银花,丹参,桂枝。
服药一周后,患者的口渴、多尿、乏力症状明显减轻;继续调理2个月,空腹血糖从11.5降至5.69mmol/L,其他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面色红润,精神状态大为改善。
看到患者恢复良好,建议他在继续监测血糖的基础上开始缓慢减药,同时叮嘱要注意饮食控制,保持适度运动,定期复查各项指标。
经过半年随访,患者顺利停用了降糖药,且多次复查血糖指标都保持正常!
用药分析:黄芪配合葛根——补充元气;生山药、知母、天花粉——滋养阴液;生鸡内金——健脾助消化;五味子——固肾止渴;连翘、金银花——清热润燥;诸药合用,既能益气生津,又能润燥消渴,补足了患者缺失的元气与阴液。
注:本文仅作为健康科普分享,不作为具体用药建议。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用药剂量和配比至关重要,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用药。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胜过。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们而且分不清医学医生医院.最喜欢拿医疗腐败来说(比如书虫)不知道西医是需要三期证明有效才可以上市。医学是只关注病因和治疗,而真正治病行为是医生.而医生和医院有啦利益然后才出现腐敗。药决定能否治病。药量更是决定病好的快慢.中医竞然还有认为药量如何来不重要(比如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