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一瓶茅台酒才3元多,一准团级干部回家探亲,一次买了10瓶

笑蓝阅览过去 2025-01-15 04:42:28

1953年初春,一位从朝鲜战场归来的准团级军官王学俭,带着一身伤病回到北京休养。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瓶茅台酒仅售3元多。思念年迈父母的王学俭,用稿费买下10瓶茅台,与五弟王学书一同返回山东老家。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年过古稀的父亲并不在意这份"珍贵"的礼物,只是朴实地说想要一条暖和的毛毡子。这句质朴的话语,成为王学俭心中永远的遗憾。

烽火岁月铸就英雄本色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军人,他用笔和枪见证了革命的艰辛。这个人就是王学俭,1925年出生在山东省海阳县嘴子前村。

1944年,年仅19岁的王学俭毅然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先后担任文化教员、宣传干事和编辑等职务。

解放战争期间,王学俭展现出卓越的文字才华和组织能力。1948年,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报社副总编辑,开始了他与铁道兵的不解之缘。

1951年,朝鲜战争正处于胶着阶段。王学俭临危受命,担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政治部报社主编,开启了他的跨国军旅生涯。

1952年6月14日,王学俭第二次奉命入朝。在朝鲜战场上,他带领工作组深入基层,在杨连弟连住了44天,专门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然而,高强度的工作和恶劣的战地环境最终影响了他的健康。1952年10月,王学俭患上了痢疾,但他仍坚持工作,拒绝了军医的住院建议。

突如其来的高烧让这位坚强的军人倒下了。军医紧急将他送往铁道兵团二师医院,经诊断为痢疾并发伤寒。

医院得知他是"人民铁军"报副社长、准团级干部后,立即将他转入一间带火炕的朝鲜民房。通过注射当时极其稀缺的进口"盘尼西林",他的高烧得到了控制。

在朝鲜战场上,王学俭不仅要与疾病作斗争,还要面对敌机的轰炸威胁。他凭借着过人的意志力和坚强的革命信念,最终战胜了病魔。

1953年,王学俭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部报社副社长兼主编。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突出表现,为他赢得了三等功的荣誉,并被推选为铁道兵团英模代表。

京城休养显温情冷暖

从朝鲜战场返回北京后,王学俭的身体状况令组织上十分担忧。留守处主任王晓薇坚决不允许他立即回家,而是将他安置在留守处机关。

这段特殊的休养时光,体现了战争年代军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每天清晨,王学俭都能喝上一杯新鲜的牛奶,吃上一个热腾腾的鸡蛋,中晚餐更是安排了专门的小灶。

二十多天的精心照顾,让王学俭的身体逐渐恢复。回到家中的那一刻,等待他的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他那一岁多的儿子,见到他的第一面就喊道:"解放军叔叔好!"这声称呼让在场的人忍俊不禁。王学俭抱起儿子,教他改口叫"爸爸"。

为了进一步恢复体力,王学俭经常去北海公园滑冰。一群北京钢铁学院的学生注意到了这位身着志愿军军服的特殊人物。

这些年轻人主动上前教他滑冰技巧,还热情地邀请他讲述前线的故事。学生们的真诚深深打动了王学俭,他们甚至邀请他到学校食堂共进午餐。

这份难得的师生情谊并没有随着相聚的结束而终止。他们互相留下了通信地址,在王学俭重返朝鲜后,还保持着书信往来。

然而,繁重的工作最终还是中断了这段珍贵的联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短暂的休养时光却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那个特殊的年代。

这段休养经历,不仅治愈了王学俭的身体,更让他感受到了和平年代的温暖。从留守处的细心照料,到儿子天真的呼唤,再到学生们的热情相待,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人性的光辉。

这段经历让王学俭明白,即便是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意依然熠熠生辉。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情,成为他日后在战场上继续战斗的精神力量。

寻觅美酒图报亲情深

1953年春节临近,在北京休养的王学俭突然萌生了回乡探亲的想法。自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以来,他已经好几年没有回过老家。

组织上体谅他的处境,很快批准了他的请假申请。正巧五弟王学书从沈阳来到北京,两兄弟决定一同返乡。

在启程前,王学俭做了一个特别的决定。他将自己辛苦赚来的稿费,用来购买了10瓶茅台酒。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瓶茅台酒只需3元多钱。

这批美酒是王学俭专门为年过七旬的父亲准备的。老父亲平日里就爱喝两杯,他认为带些好酒回家,一定能让老人家开心。

兄弟俩带着这批珍贵的礼物,踏上了归乡之路。一路上,他们谈论着各自的工作,分享着离家多年的思念之情。

回到老家后,王学俭迫不及待地将茅台酒送到父亲面前。他详细地向父亲介绍这批美酒的来历,甚至还主动提到了价格。

老父亲听说10瓶茅台酒花了30多元,脸上没有流露出儿子预想中的喜悦。相反,老人家说出了一句让王学俭终身难忘的话。

老父亲说:"我老了,不馋酒了。你还不如给我买条毛毡子铺在炕上暖和。"这句朴实的话语,展现了一位老人最真实的需求。

这一刻,城市与乡村的生活差异,在这对父子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北京担任要职的王学俭,并没有真正理解父亲在农村的实际需求。

这10瓶茅台酒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礼物的选择问题,更是那个年代城乡差异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五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浮沉岁月映照人生路

1958年,王学俭的人生遭遇重大转折。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这一政治风波,让这位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军人,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这个打击对王学俭来说尤为沉重。作为一名在朝鲜战场上荣立三等功的英模代表,他的文学作品《运输战线的英雄们》曾深受好评。

整整二十一年,王学俭背负着"右派"的标签。直到1979年,组织上终于给予他平反,纠正了这个错误的处分。

组织的重新信任为王学俭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他被任命为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副局长,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这一年,他的代表作《运输战线的英雄们》重见天日。这部作品凭借其真实的战地记录和深刻的人性描写,被收录进1986年出版的《情漫山河》报告文学集。

然而,事业的重新起航并没有抹去王学俭心中最深的遗憾。父亲临终前想要的那条毛毡子,他始终没能买到。

在王学俭的晚年,他经常回忆起那十瓶茅台酒的故事。那个只值三元多钱的茅台酒,那句朴实的话语,成为他一生中最深刻的教训。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琐事,更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个缩影。它展现了一位军人在战场与家庭之间的艰难取舍。

王学俭的人生经历,从战场到机关,从低谷到重生,从遗憾到坚持,都深深印证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他的故事,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独特的注脚。

他的经历告诉后人:即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只要坚持真理,保持初心,最终总能等到雨过天晴的那一天。这或许就是王学俭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0 阅读:0
笑蓝阅览过去

笑蓝阅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