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白话说“年” | 李世金》
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节日历史最悠久最文明的象征。每逢快过年的时候,身居他乡的游子们都是栉风沐雨、日夜兼程,赶回家中,和家里人团聚,亲亲热热地过年。
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感到过年是一种热闹和幸福祥和的快乐。可是在古代,人们都称过年叫作“年关”。
为什么叫作“年关”呢?
这就要从“过年”的根本说起了。
年,传说它本是一种怪兽,十分凶猛,身躯高大。它头顶前方有一只角,又粗又尖锐,有一张大大的嘴,獠牙锯齿,一张开嘴,像一张弓,眼睛是三角形的,肚子很大,行走起来,肚皮都快拖到地面了,四条大粗腿,浑身长着长毛,一条粗尾巴从臀部能甩到嘴巴前面。它走起路来,快如风,吼起声来如雷鸣。人们都说它去无影来无踪,所有的野兽都怕它。它有个特性,除了生吃各种肉类外,它的嗅觉非常灵敏,喜欢闻熟食的味道。离老远的地方,它都能闻到熟食的香味。在正常的时间里,年可以在山间,在水边,在草地湖里,捕捉食物,没有饥饿。可是到了冬天,尤其是冰天雪地的时候,各种动物都躲藏在温暖的洞穴里或者草丛里,它的食物就匮乏了,它就会行起凶来,到处乱奔,寻找食物。白天,它也怕人群围攻,特别是到了晚上,它就活动平凡了。
在遥远的古代,人烟稀少,我们的祖先也才刚刚进入村落生活的文明时期。而且,人们大多是居住在山坡,居住在山脚下,居住在高地上。就是大一点的村居也只有几十户人家,一般地,都是八九或者十来户人家。人们都是住着低矮的小房子,有的人家,门还是开在房子的山墙下面。每到冬天,人们都不能做什么活动了,农人闲下来了,手工者闲下来了,猎人闲下来了。人们待在家里取暖。而且,到了冬天,也是四个季节的轮回开始。人们这个时候,都聚集在家里围着老人和孩子,也有时间做点比较好吃的饭菜,全家人欢乐一下,庆贺一下四季的辛苦劳作。所以,不少家庭里这个时候的晚上,就传出了熟食的香味,特别是传出熟肉食的香味。这就吸引了年这种怪兽的注意。于是,年就悄悄地靠近村庄,靠近人家。当人们稍不留神的时候,年就会钻进家里,把人们做好的熟食偷走了。
有时候,晚上趁着人们熟睡的时间,年还把人家的柴门推开,把人们做好的熟食偷走了。人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更是感到心疼。所以,到下一个四季轮回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注意了。一些有心的人们,就躲在家里看着,看看究竟是什么动物把这些熟食吃掉的。许多人家都发现了年这种怪兽行为。不过,人们只能看着这种庞大的怪兽作为,也不敢靠近,更不敢吱声。就这样,有关年的怪兽偷熟食的事情就传开了。之后,每到这个时候,人们就只好组织起来,拿着石刀石斧或者棍棒,驱赶年。可是,人们总是敌不过年。因为年的行走速度快,尾巴就像鞭子一样有力,人们反倒被年抽打得乱跑躲藏。对于这件事情,人们都感到头疼,但是,也无能为力。
后来,人们一到这个时候,就互相提醒,把熟食收藏好了,躲过年的这一关。慢慢地,一到这个时候,人们就提防,如何躲过年的关。就这样,艰难的度过“年关”,就传开了,并且,是人们害怕的共识。后来,一些有识之人,就留心了四季的轮回时间,大约一个轮回,是三百六十天左右,所以,人们就把一个“年关”的周转定做三百六十天。这就是农历的一个“年关”的计时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发现了,年这种怪兽害怕红色,尤其害怕响声。所以,人们每到“年关”时,就在大门两旁贴上红纸,并敲响罐子,后来,又发明了爆竹,于是就燃放爆竹发出响声,驱赶年这种怪兽。人们称这种做法叫做“辟邪”,称这种活动叫“过年”,就把“关”字丢掉了。
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过年虽然热闹祥和,但是,每到过年的时候,当家的大人们都想做点好吃的食物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们吃,或者给孩子们添件新衣裳,可由于贫寒的生活,没有结余的资源啊,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对于当家的大人们真是一种愧意啊。所以,这种情况下,人们也都说过年是“年关”,也就是说不好度过“年”的关口。但是,虽然从前过年如过关,可是,到过年的时候,家人们都还必须聚集在一起,共享穷苦人的欢乐,晚辈给长辈拜年,对长辈祝福,长辈给晚辈物品,表示疼爱和关心。
历史发展到了南朝的时候,文化兴盛起来了,人们到过年的时候,把贴红纸又改成了贴春联,这样,既能“辟邪”,又显得美观,还有祝福和祈盼之意。
作者简介李世金,明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