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我们中国本土的神话小说,无论在民间还是学术界,《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都是堪称丰碑一般的存在。
只不过虽然《封神演义》故事发生的时间比《西游记》早,但实际上《封神演义》不但成书要比《西游记》晚,而且清代人梁章钜还在《浪迹续谈卷六封神传》中说,《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之所以要写这部书,就希望这部书能够和当时社会流行的小说《西游记》、《水浒传》形成鼎足而三的局面。
然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民间还是学术界,大家明显都更偏爱《西游记》一些,《封神演义》虽然精彩,却始终没能达到《西游记》的高度,以至于“四大名著”,《封神演义》都没有“挤”进去。
《封神演义》虽然在受欢迎的程度上没有超过《西游记》,甚至在文笔和创作方式方面也饱受争议。
但是从立意上来说,它仍然还是超过了《西游记》,是我国唯一一部史诗级的神话小说。
“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虽然精彩,但描写的却都是人间争权夺利故事。
《西游记》倒是以神话为主,可惜却在故事的取材上吃了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毕竟只是一部分人的事,跟天下、跟人民的关系不是很大。
而《封神演义》则不同,它故事的主题就是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商周大战,这不但跟天下、跟人民有直接关联,同时也把“封神”提升到了人与神直接对抗的高度,而且众神的命运还一度落于凡人姜子牙之手。
这种大胆的设定,在全世界的神话体系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天数”与规则
即使在以“人神”闻名于世的希腊神话中,众神虽然流氓气十足,在人类社会疯狂“留种”,可是人类与众神的界限却也非常分明。
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中,一众“半神”英雄的命运,自始至终都在众神的掌握之中,形同傀儡;而希腊神话中的悲剧,也大多都是因为凡人不敬天神而产生的。
以“开放”闻名的希腊神话尚且如此,在一神教的神话故事中神与人的界限更加森严分明,就连建造方舟拯救活物再造世界的诺亚,带领族人分开红海走出埃及的摩西,都必须像提线木偶般遵守神谕才能成功,稍有偏离都有可能导致自己的所行失败。
全世界的神话故事中,只有《封神演义》在哲学层面做到了“人神平等”,大家都必须服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神的意志为转移,玄之又玄的“天数”。
《封神第一部》的导演乌尔善,很明显就看到了这一点。
熟读《封神演义》的人有很多,可如果要问:《封神演义》中连鸿钧道人都无可奈何的“天数”是什么?恐怕能回答的人真不会太多。
而乌尔善在《封神第一部》中,借姜子牙之口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福祸无门,唯人所招;心怀恶念,妖孽自至。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存在即是被感知”的理论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悖论:如果神是万能的,那么祂就不能造出一块自己无法摧毁的石头;因为造出来了祂也就不是万能的了。
贝克莱的这个悖论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解释了神的能力再大也不能超越“规则”。而贝克莱悖论里的这种“规则”,其实就是“天数”最初级的表现形式。
不管是人也好,神也罢,凡是存在的都要受它的约束。由于这种约束是从其存在的本身而来,所以能力再怎么大都无法挣脱。封神故事中的人、神、仙其实都想逃脱这种约束,只不过选择的手段各不相同。
《封神第一部》中商王殷寿的选择,就是想用个人的力量打破“天数”,成为超越人和神的存在。
虽然在稍有阅历的人看来,殷寿的想法都是不正常妄想。然而这种妄想在阅历不足的年轻人看来,却是“雄心壮志”的表现。
所以在《封神第一部》中,本来是质子的姬发对亲爹姬昌都不亲近,反而对殷寿崇拜的无以复加。
《封神第一部》中费翔所扮演的殷寿,一改以往封神故事中昏庸糊涂,只会饮酒享乐的荒淫猥琐形象。这里的殷寿不但外貌高大贵气,而且心机深沉,野心勃勃。他不但统兵有方,杀伐果断,还洞悉人性,能言善辩。
从理想主义年轻人的角度来说,他确实是一个值得为之牺牲自己生命效忠的雄主。
电影中的殷寿的儿子殷郊和质子姬发都是年轻人,崇拜他这样的雄主是自然而然的。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殷寿和殷郊这对父子,最终还是因为权力起了冲突,以至于殷寿要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断头台的地步。
福祸无门,唯人所召。殷郊不知道自己崇拜的是什么,所以才沦落到了险些身死的地步。
可自以为掌控全局的殷寿,真的知道自己追求迷恋的是什么吗?
“心怀邪念,妖孽自来”,毫无疑问就是对殷寿最准确的评价。
殷寿的野心太大,超出了他个人所能掌控的范围,所以才会引来妖孽;甚至“天劫”。
所谓“天数”是什么?本质上就是每个人所追所求的负面影响。
我们往往会因为追求自以为美好的东西,而忽略了再美好的东西也必然有它阴暗的一面。
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就像贝克莱故事中的神无法造出那块无法摧毁的石头一样。
殷寿的雄才大略看似“完美”,也确实让他获得了包括姬发在内的年青人们的崇拜。
可是如果我们退一步来看;当崇拜殷寿的姬发等年青人们,因崇拜殷寿而想要成为像他一样的雄主时,殷寿又该何以自处?
变与不变
原本《封神演义》的故事,其实就是人、仙、妖对“天数”不同态度产生的矛盾。
阐教众仙和西周势力想要顺应“天数”,并且在“天数”中找到更有利于自己的位置。而截教众仙和商王朝的拥护者们,是想要对抗“天数”,保持现状。
换句话说,封神故事的本质就是“变”与“不变”的冲突。
《封神演义》之所以能够称为“史诗”,也正是因为它这种高深立意。
在《封神第一部》中乌尔善以殷寿和殷郊、姬昌和姬发这两对父子,深刻地阐述了这种“变”与“不变”的冲突。
电影中商王殷寿把对“不变”的追求,提升到了极致——他想要的不止是执掌天下,更是永生不死。
然而如此一来,他的儿子殷郊就比较尴尬了,倘若父亲永生不死的话,那他这个儿子对于父亲来说,也就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
变化的本质,就是有些东西在老去,有些东西在新生。所以当殷郊因为母亲姜皇后之死而冒犯做父亲的殷寿时,殷寿毫不顾念父子之情,一声令下就把他推上了断头台。
后来殷郊被救走以后,又回到了父亲殷寿身边,而殷寿也很“大度”地接受了殷郊。
表面上看好像是“父慈子孝”,但殷郊原谅殷寿是因为他想继承父亲的王位;而殷寿接受殷郊是因为他看儿子长了本事,想让儿子为卖命保护自己。
这一对父子之间的关系看似有变化,但实际上内中利益大于亲情的本质,从来都没有变化。
而姬昌和姬发这一对父子的关系,同样也十分复杂。
电影中姬昌和姬发父子俩,其实都是渴望变化的,只不过姬昌渴望的变化是结束殷寿残暴的统治,开创一个和平的新时代。
而姬发一开始渴望的变化,是偶像殷寿能够横扫六合,变得更加强大。
这父子俩的信念冲突,使得他们的关系并不和谐。
但姬昌不同于殷寿的地方在于,他并不追求永生不死,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老去,也非常乐于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
尽管电影中对姬昌与姬发的父子关系并不和谐,但是姬昌为了保护当质子的姬发,还是忍痛吃下了长子伯邑考的肉。
哪怕是被打的遍体鳞伤,虚弱的老父亲姬昌仍然不忘告诫姬发: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也正是因为姬昌对姬发不离不弃的循循善诱,才使得姬发逐渐看清了殷寿的真面目,明白了自己所崇拜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这就跟殷寿和殷郊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殷寿和殷郊之间的父子关系,是靠利益维持,利益是他们不变的追求;而姬昌和姬昌的父子关系,靠的则是信念与思想的传承,本身就是在顺应变化。
变和不变,都有对应的“天数”。
即使是以最简单的逻辑来推导,殷寿和殷郊这对父子的结局也注定是可悲的;因为就算他们真的战胜了姬昌和姬发,至高无上的宝座也只有一个,他们父子之间还是难免一战。
而姬昌和姬发之间,因为顺应了变化,就不会出现这种可悲的局面。
尽管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当中,“不变”似乎才显得更加可靠,更加能给人安全感。
但实际上“变化”才是世界和时代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去顺应,对抗根本就行不通。
关于改编
《封神第一部》虽然在总体上遵循了传统封神故事的架构,但也有不少地方进行了改编。
对于这些改编,网络上肯定会有一些人表示不同意见。
然而对于改编这种事情,我虽然不一定都喜欢,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赞同的。
因为原著故事只是前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底本,只有勇敢地在前人的基础上求变创新,才能为原著故事注入新的活力,使原著故事适应新的时代。
如果我们只是笨拙地对前人鹦鹉学舌,被前人的条条框框束缚,我们的文化还谈什么发展呢?
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经典著作,应该是帮助我们打开想象力的钥匙,而不应该是禁锢我们思维的枷锁。
《封神第一部》在糅合了传统封神故事的同时,对一些已经不合时宜部分进行大胆的改编,为老故事注入了新活力,为国产神话史诗电影打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在跟《西游记》比高低的较量中,《封神演义》毫无疑问是落了下风,最终也没能达到和《西游记》、《水浒传》“鼎足而三”的高度。
《封神演义》真的输了吗?怕也未必!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封神演义》远比《西游记》早,而且还有不少人认为它是《西游记》的“前传”。
《封神演义》虽然没能超越《西游记》,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混成了《西游记》的“爸爸”。
这样的结果,恐怕连许仲琳自己都想不到吧!
而如今《封神第一部》的热映,也让封神故事的热度超过西游故事,成为了一种可能。
也许当年许仲琳没有做到的事情,在我们这个时代真会发生也说不定……
用户12xxx23
时代在变,的确如此,,,那就重新定义呗,五大名著加上封神榜,,,猴王袁洪练就八九玄功,就在封神榜中呗,大战杨戬,论剧中年代前后,在西游前!!!
苍穹之韵
姜子牙也是神好吧 本质还是神灵算计着世界
江山
我负责任的跟你们说封神演义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厉害了氢氧化钠
资本的力量真是强大!为了给电影造势,不惜踩低西游记[汗]
尚空空
封神无非血统论,背景论,
佛系男人
狗血剧情,特效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