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4岁成开国少将,后任浙江省委书记,两个儿子因犯罪被判死刑

癸妹聊历史 2023-06-02 10:24:39

《增广贤文》中有言:“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

这句话很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父亲对孩子严厉,孩子就会成才、孝顺;母亲溺爱孩子,最终只会害了他。

当然了,这里的“严”,并不是说当父亲的要成天板着个脸,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而是说要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教育孩子,教育他们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这里的“慈”,也不是说当母亲的对孩子好一点就会害了孩子,而是说不要过分的宠溺孩子。

孩子的教育问题,对于世界上大多数的父母来说,都是非常操心的。教育好了,孩子就能成才,教育不好,孩子很可能就会误入歧途,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比如开国少将熊应堂将军,就因为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导致他们误入歧途,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最终被判处死刑。

熊应堂,湖北黄安人,1911年出生,17岁参加红军,22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熊应堂自幼家境贫寒,6六岁那年父亲又早早离世,留下他们兄妹三人和母亲相依为命。

父亲离世后,族人便时常欺负他们孤儿寡母,不仅不肯接济他们,还时常对他们进行欺压排挤。

他们一家人受尽了磨难,最后哥哥夭折,母亲被卖,钱也被贪婪的族人给瓜分了,剩下他和小妹孤苦无依。

为了生存下去,熊应堂不得不将小妹送给人家当童养媳,而自己则去打零工。

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熊应堂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过来的。

1928年,红军来到了熊应堂的家乡,当他得知红军是为穷苦人民打天下的队伍后,便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红军,由此开启了他的革命生涯。

参军后,熊应堂非常努力,无论是训练还是日常站岗、巡逻等都非常地认真。

在参加战斗时,他就像是一头猛虎,敢打敢冲、不畏牺牲,期间屡立战功。

因其英勇善战,先后被提拔为红四方面军总部通信队副排长、排长、政治指导员、红四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团长等职。

皖南事变中,熊应堂所在队伍遭到了敌人的打击,损失惨重,但他拒绝投降,带领剩余战士冲出了包围圈。

在这之后,熊应堂相继出任过沿江支队参谋长、第七师第十九旅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熊应堂还担任过华东野战军第七师第十九旅旅长、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五军参谋长、副军长等职,先后率部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诸多战役战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功勋。

新中国成立之初,熊应堂被派到军事学院学习,后来出任空军第四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5年,熊应堂被任命为第二十军军长兼浙江省军区司令员,之后又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浙江省军区司令员。

因其资历深、工作能力强,1971年时又被调到浙江省委,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然而,由于工作太忙,导致他没有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他的两个双胞胎儿子的教育问题,也基本由妻子一人承担。

但他的妻子对两个孩子十分宠爱,甚至到了溺爱的地步,最终导致他们误入歧途,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将军的大儿子名叫熊北平,小儿子名叫熊紫平,由于疏于管教,两个儿子非常地骄傲放纵,加上他们又是所谓的“高干子弟”,在学校里更是无法无天,经常欺负同学,就连老师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熊应堂工作太忙,与两个儿子的接触也少,对他们的品性自然也就没有关注到。

尽管也曾听到过一些风声,但熊应堂总觉得他们只是个孩子,掀不起什么风浪。

后来,为了磨砺孩子的心性,熊应堂还特地将两个儿子送进了部队。

本想着经过在部队的磨练,两个孩子的行为就会有所收敛,谁知他们在部队里也非常地嚣张跋扈,成天喝酒闹事,军队纪律对于他们而言,如同摆设一样。

后来,兄弟俩觉得待在部队里不自由,缺少“乐子”,于是便决定离开部队。

退役后,两人被安排进工厂上班,谁知他们本性不改,依旧我行我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甚至好几次都差点引发了重大的安全事故,可谓嚣张至极。

据记载,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熊北平兄弟俩前后共诱骗过140多名女子,其中有超过一半惨遭侮辱,其他大多数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1978年10月,熊北平、熊紫平兄弟俩遭到市民的联名举报,中央下令对其进行“严打严办”。

在被逮捕之初,“二熊”仗着自己父亲的权势,依旧嚣张跋扈,但熊应堂将军在得知他们犯下如此多的罪行后,也只是长叹一声道:咎由自取!

最终,熊紫平被判死刑,立即执行;熊北平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两个儿子落得如此下场,熊应堂在悲痛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后悔,如果他当初能好好管教儿子,恐怕就不会有这些事情了。

受此打击的熊应堂,最终辞去了担任的领导职务,于1996年2月10日在上海去世。

0 阅读:149

癸妹聊历史

简介:传递有趣的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