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处西北内陆,位于黄河中游西侧区域。东隔晋陕大峡谷和黄河构成陕西与山西的地理分界,西北及大部被黄土高原覆盖,南部被秦岭山脉贯穿,渭河河谷冲积形成的关中盆地成为陕西最为富饶的地区。根据陕西地理、历史、区域及人文等因素由北向南被划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理区域分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b408d967446705d8e3603f509e8112.jpg)
陕西地理地图
陕西三大地理区域:①陕北深处西北内陆,且周边被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包围,加之人为的过度放牧活动和矿产开采给这里带来了较大的生态问题;②关中所在的区域是陕西人口和产业最为密集的区域,用水规模和需求庞大,同样面临着缺水问题;③位于秦岭之下的陕南作为汉江及其丹江口水库保护地,开发程度相对保守,就此陕西三大区域形成自然性缺水、人口产业性缺水和保护性缺水的尴尬现状。解决用水问题成为陕西发展的重大突破课题,为此提出了主体以“引黄造湖”工程的战略构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5353c8a6f553250d0859f979e307af4.jpg)
秦岭
【陕西:“引黄造湖”工程】:基于现行陕西及其周边缺水现状和缺水空缺,无法实现本地水源补给的前提条件之下,只能通过异地引水,再通过择址周边合理区域改造和进行蓄水,解决陕西缺水问题,这就是“引黄造湖”工程的总体思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a1289b26f8194f5091715fc98180167.jpg)
南水北调示意图
【陕西:“引黄造湖”工程】:该工程基于陕西所在的黄土高原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提出了四套方案。第①套:“治理黄土高原”;第②套:“黄河源头补水”;第③套:“南水北调延伸取水”;第④套:“围河造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d0cc4953d964afd91d26bfd5dc5744.jpg)
黄土高原
【“引黄造湖”工程:治理黄土高原】:要实现在陕西周边区域择址造湖,就必须前期改造和治理黄土高原。通过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貌中,“填沟埋壑”、“削坡平地”、“固道整塬”、“封山育林”,科学合理的解决陕西及其周边的水土流失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1c7829ab539d5c05dc1cf14d6ace5f6.jpg)
雅鲁藏布江引水工程
【“引黄造湖”工程:黄河源偷补水】:众所周知黄河的年平均径流量不足600亿立方米无法满足黄河多地用水需求且黄河中下游水质不佳等问题,提高黄河水量,补充源头水源,将雅鲁藏布江的水向北引入扎陵湖和鄂陵湖,再不断提升黄河水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69323f47a1dc960e4469f83dabbafa.jpg)
川滇引水工程
【“引黄造湖”工程:南水北调延伸取水】:前期完成打造“引汉济渭”引水工程,再者通过将“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河”等云南和四川的水对接进入“引汉济渭”工程管道。再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口延伸至湖南、广西、贵州、广东等地取水,再北上注入渭河河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91532ae0a98b71c1534fb3eb87728c5.jpg)
超级大湖泊
【“引黄造湖”工程:围河造坝】:在陕西与山西交界的“晋陕大峡谷”和“黄河渡口”两个区域围河设坝,打造水闸枢纽。进行存水蓄水,并且修建引水供应“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内蒙古、甘肃、宁夏”多地的管道系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1d9603870d67cb40dada02bc0a3bb58.jpg)
输水管道线路
【“引黄造湖”工程的意义】:该工程通过“治理,改造、引水、设坝、造湖、输水”完成整套系统工程,旨在于解决华北和西北两大缺水区域的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