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上海花8000元吃粪?涉事餐厅大曝光,其他菜品更是没眼看!

秘闻娱超 2025-04-11 15:16:39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但也保住了我的味蕾。”

女子在上海一家餐厅花了8000块订餐,谁知饭店二话不说端上了一盘大象粪便。

没等女子震惊,这位餐厅的服务员就洋洋得意的表示,这个大象粪便是他们的卖点之一。

更让女子惊讶的是,餐厅后续端上来的菜品更是一言难尽。

到底是什么样的餐厅,能做出这么贵的反人类食物?

“高雅”的代价

这家人均消费4000元的店铺,号称要把云南的自然风味带到城市里。

创始人是个云南人和一个法国人,据说他们在云南雨林里摸爬滚打了7年,才琢磨出这么一套菜品。

或许正是因为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所以他们将餐厅装修也非常“原始”。

它的门口有岩石流水,绿植环绕,甚至还有烟雾缭绕的效果,空气里更是飘着一股“自然”的味道。

而服务员们则穿着统一的制服,笑容满面地迎接顾客。

从气氛上看这家餐厅确实给人的感觉不太一样,可等到菜品真正端上来的时候,很多人就傻眼了。

第一道开胃菜是个小甜点,端上来时是一片绿油油的叶子,上面点缀了几滴露水和一点蜂蜜。

顾客看着这片叶子,脑子里可能还想着是不是装饰品,结果服务员淡定地说,这就是吃的。

有人试着咬了一口,说感觉像是在野外求生,胃里空荡荡的,心里却满是问号。

之后又等了一个多小时,这才终于盼来了第二道菜,本以为能吃上热乎的正餐,谁知道端上来的还是叶子,区别就是这次是用液氮处理过的。

服务员让顾客双手一拍,叶子就碎成了渣,旁边配了一小坨奶油。

这奶油被放在一块大石头上,盘子大得夸张,食物却少得可怜。

吃完这两道“叶子”,服务员开始引导大家换地方,说是要去另一个用餐区。

穿过一道门,里面的景象更夸张了。整个房间被绿色植被塞满,墙上挂着藤蔓,地上还有人工造的雾气。

服务员热情地向客人介绍道,这里正是餐厅精心打造的雨林温室,而即将呈上桌的菜品,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饕餮大餐。

结果端上来的还是叶子,这次服务员们似乎连餐具都懒得给,直接让顾客上手抓着吃。

好不容易吃完了“叶子地狱”,食客本以为能吃上点儿高级肉菜——河藻脆片配熏鱼奶油。

谁知一口咬下去却满嘴腥味,更离谱的是,这道菜的量还只有那么一小撮。

没等人缓过来,紧接着又端上来一道“水藻糊糊配水藻脆片”,看着绿乎乎的一团。

正当食客开始琢磨怎么下嘴的时候,服务员就拿来了一个怪模怪样的勺子,说上面密密麻麻的凸起能按摩舌头,提升味道。

然而一听这勺子是循环使用的,哪怕消毒得再干净,人们心里还是有点膈应。

不过就在大家以为这顿饭已经够离谱的时候,下一道菜彻底把人惊呆了——一块冰。

冰上雕了些花纹,旁边抹了点蜂蜜,服务员让顾客拿起来舔着吃。

不少人站在那儿,手里捧着冰块,脸上写满了尴尬,但这些比起接下来的这道菜,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令人窒息的甜品

服务员接下来郑重其事地介绍了今天的压轴菜——大象粪便。据说这道菜是餐厅的主打卖点,名字起得还特别有诗意,叫“鲜花插在香粪上”。

为了表现出对这道菜的“尊重”,服务员先让顾客挑一种香水和果酱,然后带着大家走到最后一间房。

房间里摆着一块干巴巴的大象粪便,旁边放着蜂蜜雪葩酱、花粉、糖浆和果酱。服务员说把这些抹上去,就能开吃了。

走完一整个流程之后,别说是食客震惊了,就连看视频的网友也惊掉了下巴。

而除了大象粪便,菜单上还有竹节虫、酸蚂蚁和一些散发腐臭味的糊糊。服务员解释说,这些都是雨林里的灵感,把自然搬到了餐桌上。

对此很多网友并不买账,觉得这样一家餐厅要价3888,死贵不说还根本吃不饱,完全没有开下去的必要。

可现实却是,这家餐厅火爆的超出想象,有时候即便是提前预约也不见得能立刻排上号。

更让大家理解不了的是,在上海类似的奇葩餐厅只多不少。

所谓“高级”

另一家高级餐厅里,一盘价值480元的菜端上来,只有半只鸡。服务员一本正经地说,这鸡是喝牛奶、听音乐长大的。

可顾客不信,问是不是真的,服务员支支吾吾地说,这是供应商的说法,自己也没见过。

后来有媒体科普,鸡根本消化不了牛奶,喝多了还会营养不良。

这半只鸡的故事听着高大上,实际就是个营销噱头。

顾客气得不行,说贵点没问题,但不能拿这种瞎话糊弄人。

曾有顾客点过一道名为 “冰灼牛舌” 的菜品,当时店员先是小心翼翼地将一小片牛舌放入热气腾腾的汤中烹煮,待其达到合适的火候后,迅速捞出,放置在冰块之上进行冷冻处理,让牛舌的温度瞬间骤降。

最后蘸点酱汁端上来,4小片牛舌258元,吃完连牙缝都塞不满。

另一家咖啡厅里,一杯叫“索菲亚庄园”的咖啡卖1800元,菜单上写得天花乱坠,可喝下去也没觉得多特别。

甚至有人在烧烤摊上吃了顿“日式烧鸟”,3串菠萝21元,3串包菜15元,总共一小盘就378元。

商家换个名字,价格就翻了好几倍。

其实这些餐厅的套路其实都差不多,他们先是用繁琐的流程和稀奇古怪的环境把气氛烘托起来,之后再给菜品取个高大上的名字。

什么“分子料理”“古法窖藏”,听着就让人云里雾里。盘子越大,菜越少,空的地方随便撒点酱汁或者放朵花,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可实际上,很多东西成本低得离谱。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花大价钱吃这些东西?

有人说是因为稀奇,想试试没见过的东西。也有人觉得,贵的东西总有贵的道理,花了钱就能显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经济学里有个说法,叫“凡勃仑效应”,意思是越贵的东西越有人追捧。

商家抓住了这点心理,把普通的食材包装得像稀世珍宝,再编个故事,就有人心甘情愿掏钱。

可惜掏了钱也未必真能吃出优越感,有人吃完大象粪便甜品,说味道也就那样,还不如家里一碗红烧肉来得实在。

食物本来是填饱肚子、安慰心情的东西,它不能也不应该变成身份的象征。

信息来源:

新民晚报《惊呆了!上海这家餐厅,请你啃树叶、吃大象粑粑,人均餐费居然要这个数……》

0 阅读:0
秘闻娱超

秘闻娱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