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75国,特朗普再加税125%,中方反击战开打,美国经济或崩盘?

秘闻娱超 2025-04-10 16:10:39

“中国反制,还是中国对全球市场不尊重?全球市场是他家的?”

就在中国宣布对美国关税同等反制再加50%之后,特朗普又一次的开始了他的“作秀”,他不仅宣布会对中国的关税会提至125%,甚至声称这是因为中国对全球的“不尊重”。

并且除此之外,特朗普还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中国之前一直在“剥削”美国和其他国家,直接把美国打造成了一个“受害者”。

但是到了后面他又夸奖起了75个“听话国家”,因为它们没有对美国进行“报复”,所以美国要给他们“温柔一刀”只收取10%的关税。

那么特朗普这75个听话国都有哪些?特朗普再次加税还能有作用吗?

中方反制,特朗普扬言再加税

中国在美方持续施压下,终于不再保持克制,宣布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关税总水平直接调高到了84%。

这一下,美国方面显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更关键的是,中国还出手制裁了多家美国企业,这些企业并非无辜,而是与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些企业的名字进入了中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这份名单的分量,美国比谁都清楚。

中国这波反击,毫不拖泥带水,也没有过多口头上的批评,而是直接通过政策和行动说话。

美国长期以来通过高关税、技术封锁、政治打压等方式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这次中国选择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回应,特朗普显然感受到了压力。

于是,他在Truth Social上发了一条声明,宣布将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25%,并且立即生效。他的理由是:中国对全球市场缺乏尊重。

在这份声明中,特朗普言辞激烈,声称不能再容忍中国“剥削”美国和其他国家。

他试图把中国塑造成全球贸易的“不良参与者”,然而讽刺的是,这个时候美国却恰恰成了那个最先不断挥舞关税大棒的国家。

加征关税本质上是个双刃剑。特朗普政府早就明白这点,但依旧选择了一条硬碰硬的道路。他以“让中国付出代价”为由,为自己的政策辩护。

但现实是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了,消费者买到的商品更贵了,中美之间的正常商业往来遭到干扰,这种“惩罚”到底是针对谁,已经开始变得模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朗普发出这个声明的同时,欧盟也没闲着。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不仅让中国不满,也让欧盟感受到了压力。

欧盟在经过内部讨论之后,决定对美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以此来表达不满。这不是象征性的举动,而是实实在在的回应。

一直以来,欧盟都对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自我优先”行为持保留态度,这次终于借势表达立场。

对75个“听话”国,网开一面

特朗普此刻的态度,呈现出一种有些混乱的状态。一方面他极力加码对中国的打压力度,另一方面却又突然“网开一面”,宣布对75个“表现良好”的国家暂停征收新关税,为期90天,并在这期间将对等关税大幅调低到10%。

他称这是对这些国家“听话”和“合作”的奖励。这个说法耐人寻味:在国际外交和经济合作中,用“听话”来评价别国政策表现,本身就透露出一股浓重的优越感。

而更尴尬的是,这种奖励的前提不是互利合作,而是“不对美国进行报复”。

这75个国家之所以会选择暂时不反制美国,并不是因为特朗普有多有号召力,而是出于现实考量。

眼下的全球经济环境并不乐观,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轻易卷入新一轮的贸易冲突中。

然而特朗普似乎将这种克制理解成了某种“效忠”,把国际合作解读成了一场“谁站在我这边”的阵营选边。

实际上,这种以施压换支持的做法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就已被广泛使用,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手里拿的是更高的关税和更激进的政策。

而他对中国的指责,说到底不过是为了掩盖贸易政策带来的混乱局面。当一国总统把复杂的全球经济体系简化为“谁亏了谁占便宜”的游戏时,本就不具备可持续性。

目前看,这场博弈还远未结束。中国的反制明显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策略调整。

这种强硬的姿态,代表的是一个大国在面对外部极限施压时的底线与态度。

相比之下,特朗普政府对内推行保护主义,对外不断挑起摩擦的行为,更像是陷入了一种自我构建的“对抗循环”。

欧盟的加入,无疑让美国的处境更加尴尬。原本希望借此施压中国的行为,反而使美国在多个贸易伙伴中失去信用。

关税大棒已经逐渐失去了威慑力

在过去几年中,美国逐渐失去了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中的主导地位,现在连最亲密的盟友都开始用实际行动表示不满。

更微妙的是,特朗普提出90天的关税“休眠期”,大概率是想为局势留下一点回旋余地。

毕竟连他自己都知道,如果在短时间内同时与多个经济体正面对抗,美国国内的压力会迅速上升。

企业界、民众、甚至国会都不会轻易买账。特别是在大选临近的背景下,经济表现与选票挂钩,一旦经济失控,其连任之路也会受到直接冲击。

特朗普试图以加税的方式证明自己在捍卫美国利益,却忽视了这一政策的连锁反应。不只是中美,整个国际社会都在重新评估与美国的贸易关系。

连一向注重务实的东南亚国家都在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寻求更平衡的合作方式。

某种程度上,这一轮贸易争端加快了全球产业链的再分布,而这恰恰是特朗普并不想看到的结果。

从最初的加税,到中国的反制,再到美国的再加税与对部分国家的“宽容”,整场事件像是一场没有清晰剧本的即兴演出。

特朗普在其中不断调整节奏,但始终没有改变的是他对强硬姿态的执迷。这种策略,也许能换来短期的政治声势,但从全球经济治理的角度来看,无助于解决根本问题。

各国已经越来越清楚,美国当前的贸易政策更多是基于国内政治考量,而不是经济逻辑的结果。

这种缺乏连贯性和可预测性的行为,只会让美国在未来的国际博弈中处于更为被动的位置。

中美之间的对抗还将持续,而全球经济的稳定,也正因这种持续的对抗变得更加脆弱。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 2025-04-10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

第一财经 2025-04-10 《特朗普暂停征收关税90天》

光明网 2025-04-09 《我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进一步加征50%关税追加提起诉讼》

0 阅读:0
秘闻娱超

秘闻娱超

感谢大家的关注